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条螟(Proceras Venosatus walker)是为害甘蔗的主要蔗螟之一。甘蔗从苗期到生长中后期均受到条螟的为害,苗期受害造成桔心苗,伸长拔节后受害造成梢枯(死尾)或螟害节,对甘蔗的产量和糖份影响均很大。广东的珠江三角洲蔗区,进入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高产良种粤糖57/423的推广,条螟的为害也比过去日趋严重,一般产量损失15—20%。因此条螟在种植粤糖57/423为主的蔗区,已经成为影响甘蔗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近年来我们在条螟为害较为严重的番禺县东冲公社和鱼涡头公  相似文献   

2.
我场位于雷州半岛北部,是一个以种植甘蔗为主的国营农垦场。甘蔗螟虫的种类有二点螟、黄螟、白螟和条螟等多种。据1973年调查,春植蔗苗期以黄螟为主,宿根蔗苗期则以二点螟为主,同年春植蔗苗期螟害累计枯心苗率为15.7%,宿根蔗高达60.9%。由于蔗螟的严重为害,给甘蔗生产带来很大的。  相似文献   

3.
甘蔗条螟是为害甘蔗的一种螟虫,六十年代以前,广东各蔗区虽有发生为害。但并不严重。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推广了高产良种粤糖57/423和以及耕作栽培制度比以往复杂,所以条螟发生逐趋严重,特别以珠江三角洲主要蔗区番禺、中山、顺德等县尤甚,对甘蔗产  相似文献   

4.
甘蔗的一生均受到蔗螟的为害。幼期受害造成枯心苗,伸长期拔节后受害造成螟害节或枯梢(死尾蔗),结果有效茎数减少,蔗株不高,糖分降低,对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均有严重的损失。是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及时防治蔗螟为害是确保甘蔗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不能忽视。蔗螟种类多,有黄螟、条螟、二点螟、白螟、大螟及台湾稻螟等多种。发生期复杂,为  相似文献   

5.
广东翁源蔗区甘蔗螟虫系统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翁源蔗区甘蔗螟虫严重发生与为害的问题,利用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在甘蔗条螟性引诱剂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以甘蔗条螟性引诱剂迷向防治法为主的技术,通过控制虫源基数,配合科学、合理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农药,把农业防治技术措施贯穿于整个甘蔗生产管理过程中,并将各项防治技术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创造一个有利于甘蔗生长和天敌活动而不利于甘蔗螟虫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了有效控制甘蔗螟虫为害的目的。成功研究与总结出了一套翁源蔗区甘蔗螟虫系统控制技术,该项技术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蔗螟是为害甘蔗的主要害虫,在广东珠江三角洲蔗区,主要有黄螟、条螟、大螟三种。甘蔗从下种出苗到收获,整个生长期均受蔗螟为害,甘蔗苗期受害后,造成枯心苗,使有效苗数减少,随之影响后期的有效茎数;甘蔗生长中、后期受害后,轻者造成螟害节,重者造成梢枯(死尾蔗),对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因螟害损失产量一般在10—20%左右,重者可达85%以上。由于甘蔗生长期长,一年才收获一次,蔗螟种类又多,发生为害期长,这为防治好蔗螟  相似文献   

7.
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总结了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试验及大田推广应用情况,实践证明,性诱剂迷向法可以达到控制条螟为害的目的,并且节省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蔗螟性诱剂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甘蔗螟虫是为害甘蔗较为普遍而严重的一类钻景性害虫,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了对蔗螟性外激素的研究,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发现并合成了6种蔗螟的性引诱剂,并在蔗螟的预测预报及防治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应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的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预计,经过进一步研究,性诱剂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在蔗螟的综合防治,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珠海斗门蔗区甘蔗条螟为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条螟是珠海斗门蔗区的主要甘蔗害虫之一。种植感条螟的品种和滥施农药,可加重条螟发生和为害程度。种植抗虫品种,采用以性诱剂迷向法防治为主,辅以“花叶”期高效低毒农药挑治,是防治甘蔗条螟的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条螟是为害甘蔗的一种主要螟虫、甘蔗苗期受害和其它螟虫一样造成枯心、甘蔗拨节伸长期受害则造成梢枯(死尾蔗)或螟害节,对甘蔗生产威胁极大。据1977年在顺德县蓬间大队调查,仅甘蔗生长后期受害而造成梢枯死尾的蔗茎占10.8%,由此造成蔗茎产量损失5.6%,若加上苗期的为害造成枯心缺株及中后期受害造成螟害节,损失达10%以上。沙围田蔗  相似文献   

11.
甘蔗条螟和甘蔗二点螟是为害甘蔗最重要的害虫。为探索一条可持续、环保型的新型防治方法,本文利用广谱杀虫性球孢白僵菌在室内对2种甘蔗螟虫开展生测实验。实验证明,侵染天数和侵染浓度均对2种害虫有显著性影响,各种浓度白僵菌对2种甘蔗螟虫均有致病效果,其中甘蔗二点螟幼虫相比甘蔗条螟更快被侵染并死亡,白僵菌对不同甘蔗害虫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为白僵菌在甘蔗上的利用提供参考,以加快微生物生防技术在甘蔗害虫防治上的推进。  相似文献   

12.
甘蔗白螟在我县六十年代还是次要害虫,但近年来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如洋青公社车路头生产队1976年春植苗圃地曾因白螟严重为害而没法采苗;1978年春在害虫防治水平较好的洋青公社水流大队田头湾生产队蔗地调查,  相似文献   

13.
甘蔗条螟(Chilo venosatus Walker)是甘蔗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甘蔗条螟性外激素及其性诱剂的研究及应用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利用条螟性外激素进行诱蛾预测条螟的发生期指导适时喷药及释放赤眼蜂的防治工作,效果很好。近年应用性外激素进行迷向法防治条螟的研究,初步看到有明显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蔗螟是甘蔗的主要害虫。我场主要发生二点螟、大螟和条螟。以二点螟居多,占80%以上,年发生四代,为害严重。为了防治螟害,确保甘蔗高产丰收,我场主要采取:处理残渣压基数,套种轮作避害虫,点灯诱蛾防产卵,掌握虫情巧用药,放蜂杀卵保丰收等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枯心率由1975年的11.2%压低到2.8—3.78%。现将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处理残渣压基数蔗螟的越冬基数的大小,是决定第一代螟  相似文献   

15.
甘蔗二点螟是我区甘蔗生产的主要害虫,发生分布广,为害极严重。其发生量的预报是近年来蔗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叙述了用回归直线法预测第一代二点螟发生量的计算方法,分析了1973~1984年田间卵块密度资料后,发现它与5月上中旬温湿系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建立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转Bt基因甘蔗株系(B2、B14和B17)对甘蔗条螟的幼虫取食行为、致死率、产卵选择性和孵化率的影响,并结合室外田间抗性指标调查,评价转基因甘蔗对甘蔗条螟的抗性强弱。结果表明,对甘蔗条螟的抗虫性以B17为最强,其次是B14和B2。其中,各株系对条螟在产卵选择性和孵化率方面差异不显著,而在幼虫取食面积和幼虫致死率方面,B17、B14、B2均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甘蔗二点螟Chilo infucatellus (Snellen),又称粟灰螟,分布于我国北方谷子产区及南方甘蔗产区,在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山西、陕西及内蒙古等省(区)主要为害谷子,也有为害玉米、高梁、黍、糜;野生寄主有稗、狗尾草。在台湾省,主要为害甘蔗,其成虫偶尔亦有在蔗地或蔗地附近的禾本科杂草上产卵,但孵化后的幼虫复移至蔗苗  相似文献   

18.
这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赴塞拉利昂马格巴斯糖联农场的考察报告。本文详细描述了非洲茎螟的发生与为害特点,对非洲茎螟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对防治非洲茎螟的技术对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二点螟是分布最广,为害甘蔗最严重的一种害虫,在湖南以其第一代引起枯心造成的损失最大。1977年前,我们根据外地经验或资料上的介绍,推行过砍收甘蔗后随即翻耕,捡除  相似文献   

20.
二点螟是我国甘蔗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分布广泛、为害严重。各省(区)蔗区年发生代数不一,但均以一、二代对生产造成损失较大。因此,要求有一种测报办法来指导防治工作。最近,在南方九省(区)蔗螟测报及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