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现代制图课程体系是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理论为指导思想而提出的.在借鉴国内外制图课程改革基础上,提出制图教学“一体两翼”的构思.即以理论学习为“体”,计算机虚拟模拟实践和实地实践为“两翼”.以制图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改革目标,提出新的教学体系.实践证明,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现代制图课程体系既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对制图课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教育目的,全面理解以“看图为主、看图与绘图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图学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图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看图和绘制机械图的能力,掌握工程技术语言,是本课程的中心任务。目前,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传授该门课程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重任,必须通过日常点滴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想象力,能够让学生对制图产生兴趣,能够从学习中感受到成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井且能建立一定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南久仁 《硅谷》2008,(9):94-94
中小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和所获取知识的层次上都有所提高.针对"学困生"对症下药,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学困生"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工程制图元认知训练模式的教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认知训练的实质是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元认知培训模式是通过学生对于学习时遇到的困难的内省,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采取最合适的学习策略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学习、学会学习的过程。在制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一些通用性的制图思维策略,要训练学生的制图问题解决思维策略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能力,引导学生在不同问题上主动总结问题解决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将理论教学内容、形式与实践技能教学、训练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及"学科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机械制图》课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制图、读图能力,机械制图不仅是后继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一项“工程语言”,关系到学生走进工作岗位后的实际操作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学习中,学生普遍反应这门课程比较难学,特别是立体思维的建立和空间立体与平面图形相互转化的学习更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并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引导演示"实验法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职高学生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实际,指出运用"引导演示"实验教学法改变了过去的"教师忙,学生闲"的被动局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文章着重对"引导演示"实验法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思考作了深入的探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工程制图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论述了清华大学工程制图课程的改革目标与主要内容,提出了由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常识、计算机绘图5要素组成的工程制图课程新内容,建立了基于模块的、面向多学时和少学时的课程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以图学理论、制图标准规范与机械设计常识为理论和方法的依据,以仪器绘图、徒手绘图与计算机绘图为技能训练手段,以提高看图、画图基本能力和结构设计的能力。以32学时为例,给出了其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改革结果。  相似文献   

10.
《工程制图》是一门通过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把平面图形(视图)想象出空间图形(立体图形)的课程。由于高职学生缺乏立体几何知识,在学习工程制图的道路上,遇到很多困难。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制图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根据其主要特征,将枯燥的概念归纳、总结为一些简明的顺口溜或口诀,同时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联系起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推动“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和满足生物质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极有必要以本科专业课“多糖化学”为载体,以课程教学为媒介,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辅以最新的研究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思政元素。教学方法多样化,利用线上资源、国家级实验平台等进行交互协同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结论 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房屋建筑施工图"为研究性教学的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抓住课堂、课外、训练等几个主要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图纸规范"、"图示内容"、"尺寸标注"、"符号表达"、"文字书写"以及"总体印象"等几个方面对学生作业进行全面的评价。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工程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绘图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作者在企业长期工作积累的经验,对强化工程意识与工程图样绘制能力的工程图学教学进行了探讨,通过化整为零、见缝插针的教学方式,将与工程图样绘制相关的工程实践知识作为补充内容,安插在相应的章节,以开拓知识面的形式进行介绍,然后在装配图绘制等实践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工程实践知识运用到零件构型设计与工程图样绘制之中,培养学生工程图样绘制的工程背景意识,为将来绘制出符合工程实际要求的工程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读图是工程图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根据学生在课程学习前期和中期的读图特点,提出了线框构型读图方法,并通过实例论述了方法的具体步骤.然后,文章从心理学和思维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学生的读图过程,比较了各种读图方法的特点,说明了该方法对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和立体构型能力的适宜性.教学实践表明该读图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加强当代高校食品类专业大学生在食品添加剂知识的教育引导,充分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方法 在介绍我国高校开展在线课程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建设背景,并以"智慧树"运营服务系统为工作平台,探索如何借助网络平台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选修课"食品添加剂"的在线课程建设.结果 通过梳理章节框架布局,凝练在线专题知识点,明确师生权责分配,丰富课程授课形式,合理设置评估方法,正确评估课程学习效果等方式强化了在线课程建设,提升了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结论 在线课程建设既弥补了网络授课过程监督管理的不足,又使优质教学资源在不同高校间得到合理分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其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了专业课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面向三维CAD/CAM技术的机械制图教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分析了三维CAD/CAM技术的发展引起的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变革及其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影响,介绍了面向三维CAD/CAM技术的机制图教室研究及实践,根据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强调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强空间思维能力,形体构形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两年来工程制图测绘周教学改革的效果做了分析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图面质量和考核方式3个方面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程制图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工程图表达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及实践能力问题,提出既要重视基本理论,又要应用基本方法,以引导学生应用投影原理正确分析问题并发现有关规律。教学与工程实践结果证明了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提出了工程图表达应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通过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确定了教学难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19.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图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共识和现代教育思想,确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在6届30个班级中,经过对制图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确定把制图课的教学着眼点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图学思维方式、把计算机实体造型表示法融入制图课程和运用CAI课件进行制图课教学,建立人-机协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园林工程专业的《园林工程制图》教材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安排,提出了园林工程图的分类,图形表达方法的特点,以及对园林工程图绘图技能的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