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快速查找食物中毒原因, 为中毒事件的调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为疑似断肠草中毒, 应用气质联用技术检测样本中的钩吻碱。结果 近两年已处理的4起疑似断肠草中毒, 共9份检测样品, 其中8份中毒样品被检出钩吻碱。结论 气质联用法可快速、准确检测中毒样品中的钩吻碱,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疑似牛奶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为类似突发应急食物中毒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综合分析判定食物中毒原因。结果本次食物中毒事件发病28人,送检的牛奶样品中检出脱氢乙酸钠,含量为1.70和1.71 g/kg,未发现含有其他毒物。结论本次中毒事件是由牛奶中违规添加高浓度脱氢乙酸钠引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某地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为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和食品健康卫生调查方法,在实验室内对收集的相关食物、使用过的工具和患者的肛拭子进行检测。结果:该起食物中毒事件人员均有食入相同类型熟食,中毒人员先后均出现典型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中毒人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有明显升高;2份肛拭子样品和1份残余食物样品中均检测出大量副溶血性弧菌。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判定该事件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4.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为查明中毒原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鉴定和毒性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方法 WS/T 12—1996《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进行。米酵菌酸检测按照GB/T 11675—2003《银耳卫生标准》执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样品开展检测。结果经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和基因指纹鉴定仪进行鉴定,4份样品中3份鉴定结果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小鼠毒性试验阳性。4份样品均检测出米酵菌酸。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源于食源性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由此引发的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实验室快速检测确定致病因子,根据致病因子发病潜伏期推断可疑餐次及食物,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食品/环境卫生学调查、采样及检测结果,判定中毒餐次及食物。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食物与发病之间存在关联,病例发病潜伏期及临床表现符合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发病特点,留样食物和病例血液检出米酵菌酸。结论 中毒餐次为2020年7月19日晚餐,中毒食物为炒河粉,原因是某食品厂在生产、运输等环节存在违规操作,使河粉受到细菌污染,细菌增殖并产毒,导致此次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一起寺庙内发生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为此类食物中毒的防制提供参考。方法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和统计学处理,找出中毒原因并提出防制对策。结果本次中毒确认病例28名,其中僧人24名,从业人员和游客4名,中毒罹患率为5.6%(28/500);现场调查7月20日晚餐制作过程存在交叉污染情况,病例组与对照组就餐食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含食堂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和工用具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均为O3∶K6型,确定该起食物中毒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中毒可能原因为食堂从业人员带菌且操作不当,污染7月20日晚餐而引起。结论本次事件提示寺庙食堂也会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相关部门应重视寺庙食物中毒风险,改善食堂卫生条件,落实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加强监管监测和风险预警,以保障寺庙僧人和游客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本次事件的调查,及时查明中毒原因,以总结经验,为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开展现场调查,对可疑植物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 9人中有8人发病,罹患率88.89%,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头晕、腹痛为主。流行曲线提示为点源暴发,5月16日早餐为可疑餐次,山野菜为可疑食物。结论本次中毒事件为一起因误食野生有毒植物——藜芦引起的植物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8.
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引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有毒物质及其含量,为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及NY/T 584—2002《西瓜(含无子西瓜)》行业标准,采用多种方法对基层疾控中心送检的 3份可疑西瓜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分别在送检的3份西瓜样品中检测出高浓度的涕灭威及其氧类似物(亚砜、砜)。结论 本次学生食物中毒由涕灭威引起。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临床诊断和现场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本实验依据国家标准GB4789-2010、GB17012-1997等方法,对食物中毒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结果 6份腹痛、腹泻病人的呕吐物标本中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份可疑牛奶中有7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食物中毒标本及分离的阳性菌株作肠毒素定性测定,13个阳性菌株C型肠毒素检出率100%。结论:该中毒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C型肠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0.
查明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分析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为明确食物中毒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一起食物中毒蛋糕和病人样品,用实时荧光PCR快速筛检,按GB 4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菌检验法》分离、鉴定致病菌,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对病原菌作同源性分析。结果 从16份蛋糕样品中检出8株肠炎沙门菌,32份患者粪便样品中检出17株肠炎沙门菌,PCR核酸阳性与GB 4789.4—2010法分离到菌株完全一致;PFGE条带聚类分析显示患者与蛋糕中检出的肠炎沙门菌属同一基因型,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由肠炎沙门菌污染蛋糕所致;PCR法与GB 4789.4—2010法联合检测,有助于快速锁定食物中毒致病菌,从基因水平上证明食物病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4—2011年甘肃省突发并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甘肃省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1年甘肃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73起,中毒2 311例、死亡53例,病死率为2.3%。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10月,其中9月中毒人数最多。致病因素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30起、植物性和动物性13起、化学性为25起;致死人数较多的因素依次为农药/鼠药(30例)、毒蘑菇(7例)、肉毒毒素(4例)、亚硝酸盐(4例)和其它(8例)。结论: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所导致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农药/鼠药中毒和蘑菇中毒是导致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主要死亡原因。农村是食物中毒的防范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深圳市食物中毒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原因,为制定预防食物中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2017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到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结果 2015—2017年深圳市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7起,中毒病例329例,死亡病例1例。中毒事件主要集中在5~9月份,共报告24起,占64.86%(24/37),涉及中毒病例223例,占67.78%(223/329);中毒事件发生场所主要是饮食服务单位,共报告11起,占29.73%(11/37),中毒病例124例,占37.69%(124/329)。中毒原因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沙门菌中毒最多。结论 深圳市食物中毒防控策略应以降低沙门菌等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等为主,重点场所为饮食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在5~9月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和监管力度,以降低食物中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4--2009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14起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所有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9年甘肃省共报告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14起,中毒203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3.94%。事件发生主要集中在春夏季,7月和8月高发。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中毒食物主要有毒蘑菇(6例)、菜豆(3例)和发芽马铃薯(1例),有毒蘑菇致死人数占87.5%。结论:蘑菇中毒是导致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主要死亡原因,陇南地区农村家庭和学校等集体食堂是防范重点。建议采取重点地区重点防控,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干预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预警及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全国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全国共报告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660起,累计报告中毒17 955人,死亡196人。第四季度是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云南、广西、四川、广东、贵州是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高发省(自治区);菜豆中毒事件占事件总数的53.3%(352/660),乌头、油桐、蓖麻子、发芽马铃薯和钩吻引起的中毒事件占事件总起数的24.5%(162/660)。集体食堂是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加工处理方式不当和误认误食是引发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做好集体食堂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严格规范食品标签和食品宣传,及时预警、监测、报告和处置食物中毒事件,开展公众的健康教育工作,是预防控制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2007-2011年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状况的分析,探讨食物中毒在甘肃的流行特点,为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数据汇总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甘肃省2007-2011年共发生食物中毒41起,发病1 644人,死亡26人.2009年中毒事件发生起数最多,共13起,近2年有下降趋势.致病因素中微生物引发食物中毒最多,为20起,占总发病人数的74.94%;化学性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69.23%.结论:注意饮食卫生、严格食品质量监督、加强安全意识是预防食物中毒和减少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为掌握北京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规律和流行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 对2010年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的25起食物中毒事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全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故25起,发病人数396人,与2009年同期相比,发生起数降低44.4%,发病人数减少30.5%。微生物及动植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集体食堂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其次是饮食服务单位;第三季度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发病季节;植物类食品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加工不当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对重点单位集体食堂的监管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和健全食物中毒事故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查明本次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确认致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控制暴发的扩散和蔓延。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并采集相关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及肠毒素基因鉴定。运用流行病学曲线推算潜伏期范围,确定中毒餐次和中毒食品。结果共搜索确诊中毒病例27例,主要临床特征为恶心、呕吐、腹泻,部分病例伴腹痛、头痛、头晕等。中毒餐次为2014年12月10日的午餐和晚餐,中毒食品为烤肉拌饭,致病因子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烤肉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间PFGE图谱相似度100%,具有同源性;RT-PCR鉴定毒素基因为A型肠毒素。结论发生在同一肇事地不同餐次由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交叉污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来源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应加强餐饮行业监管和关键环节控制,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分析甘肃省2004—2012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方法 对甘肃省2004—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所报告的食物中毒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全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78起,中毒2508人,病死率为2.15%(54/2508);报告事件多发生在第二、三季度;中毒场所以家庭最多,占总报告起数的41.03%(32/78);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发病人数均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3.33%(26/78)和60.41%(1515/2508);化学性食物中毒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62.96%(34/54)。结论 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但引起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误食农药、鼠药污染的食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原因。方法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事件中进食可疑食物史者200人,累计发病95人,发病率47.5%,均治愈。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确定为一起沙门菌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甘肃省食物中毒的原因、发生规律和特点,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各类食物中毒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甘肃省2006—2010年所发生的食物中毒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0年发生食物中毒47起,中毒人数1 733人,死亡24人,病死率为1.38%。中毒事件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第二、三季度发生的起数分别占总数的36.17%和31.91%;中毒场所以家庭和集体食堂较多,分别占总起数的44.68%和34.04%;中毒原因以微生物性中毒为主,占总起数的46.81%;化学性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50.00%。结论:食物加工和储存不当引起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是甘肃省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投毒及误食鼠药是导致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与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