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我国冀北山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生态恢复治理的应用实践,分析了山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原因和特点,对水土流失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原则,以及控制措施,生态恢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丘陵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我省淮河流域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面积5000余平方公里,经过多年治理,现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543平方公里,栽植水保林、用材林、经济林70万亩,坡改梯治理59万余亩,兴修了1万余处蓄水保土工程,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1、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九五”以来,我省淮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575平方公里,年平均治理面积192平方公里,比“八五”期间的治理速度加快27%。在10个丘陵山区重点县中,水土流失面积率超过70%的已有6个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宁省水土流失原因的分析,指出了水土流失对山区河流的危害,提出了加 强山区水土保持是治理山区中小河流根本有效措施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山阳县自然条件及水土流失与治理现状,总结出山区沟道治理思路与模式,为陕南山区沟道规划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山区小河道工程区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全息息相关,但随着农村水土流失状况的不断加剧,小河道泥沙含量不断加大,洪涝灾害频发。为了保证山区小河道工程区内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展开对山区小河道疏溪固堤、封禁治理等至关重要。文章依托于建平县朱碌科镇二道河子河七台营子段坊岸工程区小河道治理工程,对小河道治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河道治理规范,制定了设计原则和防洪标准,对防护堤设计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设计并且确定了防护堤的高度和基础深度,并对工程结构设计进行了稳定性验算。根据工程区小河道林地破坏情况,提出了封禁方法和封禁措施,为山区小河道堤坝工程设计以及山区小河道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辽宁省东部山区虽不断治理,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东部山区自然、社会以及水土流失等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东部山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从而保护和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河北省全面开展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加强了对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项目和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群众性生产活动的水土保持管理,实施了“四荒”拍卖治理、限羊禁牧等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政策,国家通过水源地保护、防沙治沙和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项目,加大了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通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山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河北省山区水土流失总体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扼制,全省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特点,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阐述了生态修复在治理山区水土流失中的应用,主要在生态修复治理的过程,生态修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房山区水保工作走上依法防治轨道刘宝玉(房山区水利局房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052km2,占山区面积的79%。经多年治理,截止到1996年底,共完成治理面积748km2,占应治理面积71.1%,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南召县山区生态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危害日趋加剧。在西部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封禁治理、补植、补种、围栏、生态移民、退耕还林、基本农田实施高产高效经营模式等措施,初步遏制了水土流失,使山区迅速恢复植被的同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俊琪  高见  夏晶 《江苏水利》2011,(11):14-15
江苏省大部分地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主要表现为丘陵山区(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区水土流失。全省丘陵山区面积为16047.2km2,约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5.6%,目前每年水土流失总量达558.4万t。长期以来,江苏省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修建了一大批蓄水保土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但治理程度仍待进一步加大。本文就江苏省丘陵山  相似文献   

12.
焦作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633km2,占总面积的15.54%,其中黄河流域263.8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1.67%,水土流失分布为强度区67.9km2,中度区123.42km2,轻度区72.48km2,海河流域369.2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33%,水土流失分布为强度区54.26km2,中度区153.74km2,轻度区161.2km2。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通过对焦作市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实现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防护型治理向开发型治理,坚持丘陵区以水保林建设,山区以加强封山育林为重点的治理思路。以加强和提高全社会对水土流失的重视,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区地势变化大,地质结构复杂,河道坡降陡,洪水来势凶猛,冲刷能力强,水土流失严重,洪灾损失严重,河道治理的难度大,研究山区河道的规划治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永顺县水土流失严重,通过"长治"工程连续4年治理,取得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经济的显著成效.主要经验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培育典型,开展规模治理,强化资金管理和严把工程质量关,搞好工程后期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石灰岩山区的开发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岩山区植被稀疏,土层瘠薄,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是山区开发中的一块硬骨头,有人称之为“山区开发的禁区”。近年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蓬勃开展,片麻岩、土石山等山区的治理开发任务逐渐减少,各级政府已经将山区治理与开发建设的重点转向了石灰岩山区。1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6.
水土流失危害,导致山区生态恶化,地力衰退.山光地瘦人穷,自然灾害频繁是水土流失地区共同特点,它严重地制约了山区生产和经济发展.防治水土流失是合理开发山区水土资源、振兴山区经济、脱贫致富的战略措施.1985年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韩、北江上游严重水土流失区整治和开发利用》议案、《防治北江上游水土流失》议案,在《议案》精神指引下,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把治理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议案》是振兴山区经济的重要战略决策,促进了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为山区脱贫致富开创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杜随洲 《山西水利》2005,21(5):12-13
运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但是水土流失却大面积发生。通过对改革开放至今不同阶段小流域治理承包户治理水土流失,发展山区经济进行分析,提出了小流域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保持政策连续性,明确小流域使用权与成果产权,科学合理规划,适度规模的治理与经营面积。  相似文献   

18.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其河道坡降陡,洪枯水位变幅大,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山区的大部分村庄、良田集中分布在河道两岸,洪灾频频发生,河道治理难度大。鄞州区在山区河道治理工作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旸 《治淮》2007,(1):6-8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淮河治理放在全国水利建设的重要位置,治淮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淮河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治理,潜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淮河治理的重要环节(一)水土流失造成水利工程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发生近年来,淮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已经给淮河水患治理和流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危害。从各地监测资料分析,每年全流域上游因泥沙淤积造成100 ̄150口山塘报废,山区河道每年河床抬高5 ̄10cm;近十年来,有200座小型水库变成了“沙库”。1982年、1991年与1956年相比,同一水…  相似文献   

20.
1997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分别就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作出重要批示。水土保持工作是改善人类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水土流失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江苏的水土保持工作,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四十多年来,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00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3%。“八五”期间,全省年平均治理220平方公里,比“七五”期间提高57%,20个丘陵山区重点县,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率超过70%的已有1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