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综述了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详细介绍了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该技术发展过程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具有流程短、单位投资低、能耗低、劳动生产率高等特点,而取向硅钢被认为是双辊法连铸工艺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钢种之一。针对此介绍了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国外双辊薄带连铸生产取向硅钢相关方面的专利,并分析了双辊薄带连铸生产取向硅钢与传统工艺在组织、织构以及抑制剂控制方面的差异性,指出该流程在生产取向硅钢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工业化应用将会对取向硅钢的生产和发展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辊薄带钢连铸工艺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辊薄带钢连铸是连铸领域中一项新的技术,由于其特有的优势而越来越被重视,该项技术也日趋成熟,很具开发潜力.文中简要描述了双辊薄带连铸的原理和特点,并对双辊薄带钢连铸工艺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硅钢是双辊薄带连铸工艺最具开发潜力的钢种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生产硅钢技术的现状,并讨论了该工艺的技术要点、难点以及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硅钢是双辊薄带连铸工艺最有开发潜力的钢种之一,本文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生产硅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该工艺的技术要点和难点,并指出了其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双辊薄带钢连铸工艺,设计了双辊连铸机的计算机在线自动检测系统,通过采取正确的抗干扰措施提高了检测的精度,系统在双辊薄带钢连铸试验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邱以清  邸洪双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2004,39(Z1):428-430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已取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辊薄带连铸技术.设计并制造了一套具有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系统的双辊薄带连铸机;采用三维有限法对双辊薄带连铸过程进行了热流耦合模拟,从而为选择工艺参数提供了参考;深入地研究了电磁侧封,获得了电磁力沿熔池内金属熔体高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在实验室条件下生产出了不锈钢、高速钢、硅钢、碳钢、镁合金等薄带,并得到了稳定的双辊薄带连铸工艺规程.目前正在开展工业规模的双辊薄带连铸实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不锈钢是双辊薄带连铸工艺重点开发的钢种之一。综述了不锈钢的分类和性能特点,简要介绍了不锈钢的几种生产型式,详细讨论了双辊薄带连铸生产不锈钢的技术要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双辊薄带坯连铸的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与连铸工艺的关系。对于辊径为φ500mm.辊面宽250mm的双辊连铸机(浇注奥氏体不锈钢带坯)而言,控制连铸速度18—22m/min,双辊间熔池液位高度约110mm,铸辊压力25—40kN,熔池采用层流式布流,水口深度约10mm,以及液面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时,可以最大限度获得裂纹少、板型好、表面光洁、内部夹杂少的较佳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的铸带坯。  相似文献   

10.
不锈钢是双辊薄带连铸工艺重点开发的钢种之一.综述了不锈钢的分类和性能特点,简要介绍了不锈钢的几种生产型式,详细讨论了双辊薄带连铸生产不锈钢的技术要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开发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我国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研究开发以及向工业化方向发展状况,论述了该技术在我国钢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还分析了在向工业规模化生产 中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探索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且对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在我国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亨特双辊式铝板连铸连轧生产工艺的特点及其铸轧板显微组织结构的特征,以供我国发展连铸连轧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双辊薄带连铸布流系统的结构,通过水力学模拟研究了双辊溶池内流体的流动,并使用浪高仪对双辊溶池内的液面波动进行了测量。重点分析了不同分配器结构尺寸、不同溶池高度以及流量(拉速)等参数对溶池内液面波动的影响,从而为双辊薄带连铸布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双辊薄带连铸装置产业化技术经济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0吨级双辊浅薄带连铸机组投入产出的估算,结合某钢铁企业传统工艺生产带坯的成本核算比较,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评价了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在“九五”期间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双辊薄带连铸连轧作为钢铁工业中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近终形钢铁制造短流程工艺技术,从2001年开始一直是宝钢科技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大科研项目。近几年,宝钢双辊薄带连铸连轧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宝钢薄带连铸连轧宁波工业化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宝钢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介绍了薄带连铸连轧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宝钢薄带连铸连轧技术工业化的研发实践,提出了薄带连铸连轧技术的未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双辊薄带铸轧生产线的运行状况。整理出其工业化应用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如用于相关设计和决策的连浇时间、作业率等。给出了生产能力的算例。利用经典的传热凝固理论和经验对双辊连铸的关键参数进行界定,导出了辊缝d(铸带厚度)和辊径D、液位h和最大浇铸速度Vcm的关系。分析了铁辊和铜辊的差异。总结分析了双辊铸带宏观偏析有别于连铸坯的现象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Hwang  JD  任雅琳 《上海钢研》1998,(3):67-76
良好的表面质量对于直接进行冷轧的双辊连铸不锈钢薄带是很重要的。因而,AISI304不锈钢的表面质量是双辊薄带连铸工艺投入商业化生产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双辊连铸薄带中常出现的表面缺陷包括纵向和横向裂纹或皱纹以及不平整,它们主要是由两个辊子之间弯液面的气体卷入和表面波动引起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个模型化软件来模拟倾斜双辊连钎中半稳态熔池的流动行为并调查研究生产出的薄带流动特性和表面质量的关系。根据  相似文献   

18.
薄带连铸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邸洪双 《河南冶金》2005,13(1):3-7,47
双辊薄带钢连铸也称薄带连续铸轧,是以液态金属为原料,以两个转动方向相反的铸辊为结晶器.用液态金属直接生产薄带钢的新技术。该技术受到了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进行积极的技术开发和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已有多条试验线和半工业生产线接近工业化生产的水平。本文介绍了国外几个接近工业化生产的双辊薄带钢铸轧机组的发展概况、国内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双辊薄带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19.
特种合金双辊薄带连铸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TRC)已发展到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如日本新日铁、德国Eurostrip、美国Castrip、韩国Postrip等公司的薄带连铸生产能力已达30~50万t/a,多炉连浇时间超过10h。介绍了多种特种合金,如髙硅电工钢(w(Si)为4.5%~6.5%)、高速钢、Invar合金、Inconel合金、TWIP钢等可用双辊薄带连铸,一次性形成毫米级薄带。由于高速冷凝,晶粒细化,成分偏析极少,生产成本低,成材率高,TRC是当前双辊薄带连铸产业化的新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连续铸钢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连铸技术按生产应用程度可分为生产应用技术、在开发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几部分,双辊薄带连铸技术是全新的连铸主导技术。叙述了连续铸钢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找出了目前我国在连铸技术工程化方面存在的差距,坚信连铸技术会向着进一步高效率、节能和近终形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