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木建筑材料运用的文化历史,相较于其它国家对于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与发展,我们国家的木建筑材料自成一体、独具特色。虽然如此,但是因为近代以来我国国内对于木建筑材料应用的重视度降低,一些古代的传统木构技术已经失传,导致我们的现代木建筑失去了该有的发展。木建筑的发展体现了我国人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华。木材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以它特有的坚韧与亲和性,在我们现代的建筑设计中仍然发挥着促进现代建筑文化发展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生态建筑学的角度出发,来探究现代木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莹  王依涵  冯璐 《现代装饰》2014,(11):15-16
<正>引言木建筑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论题,其中蕴含着设计美学、结构功能、文化趋向和材料学等诸多问题。本课题着重从现当代木建筑实际出发,在现代技术架构下突破传统木建筑的技术和文化局限,系统探讨新型木建筑的应用和材料肌理的创造,并对当代木建筑的创新案例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建筑设计的实践项目,探索当代木建筑设计在现代技术中创新设计等若干问题。木建筑的发展状况1.木建筑的历史木材在中国建筑中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最古老的建筑皆是由  相似文献   

3.
正木建筑曾是人类历史中最大量的建筑,而曾延续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木构技术更可谓"先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疯狂扩张和高密度聚集,钢筋水泥建筑成为主流。其实,木建筑是最环保的可持续绿色建筑,其可预制装配的特点既能实现快速建造又能降低成本,加上胶合木等新技术的出现,又极大地扩大了木建筑的应用范围和结构表现。如今,在北欧、日本、北美等国家依旧保留着木构建造传统,并不断将之改进和发展。那么,反观木建筑在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木建筑在中国的未来应该如何。本期"木建筑"专题作为每年一期的"从  相似文献   

4.
建筑材料是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建筑的设计质量和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概述了我国传统木建筑材料的相关内容,分析了传统木建筑材料的流行原因,就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传统木建筑材料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对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传统木构建筑体系流传千百年至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形态反映着深层次的民族心理,对现代建筑设计有指导性的意义。文章试图以木构建筑原型的现代转译为切入点,探索传统木构建筑如何在现代语境下完成融合与转化,使传统木构文化成为现代建筑的设计资源,让现代人回归到传统文化下的诗意空间。  相似文献   

6.
邹青 《新建筑》2013,(6):124-127
在木材的结构系统、构造措施和营造工艺等方面,新型木建筑已突破传统木建筑的技术和审美局限,蕴含着设计美学、结构功能和材料复合的巨大潜力。从结构表现的视角切入,展开对大跨度新型木构建筑的研究,探讨木材料结构、构造与形式表现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现代木构建筑涉及的结构技术与美学观念进行了分析,引发出对基于木材料特定属性的结构形式的思考,并分类型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长春近代木构架建筑类型及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技术、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长春近代木构架建筑的历史文脉,旨在让人们关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为现代建筑设计注入新的创作泉源。  相似文献   

8.
建构的本质是基于材料特性和建造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对材料创造性的使用和对于材料有意识的再组合。木构建筑的建造离不开其特有的技术手段,技术也成为一些建筑师着力表现的建筑要素之一。现代木构建筑的建造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从结构、构造、细部处理等方面发展符合自身时代的技术和表现观,以新的"语汇"不断提高木建筑的"张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9.
篇首语     
王路 《世界建筑》2005,(8):18-18
木材是一种经典和环保的建筑材料,已有数千年的辉煌历史。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广泛运用以及高水平的木构技术和艺术成就使以木构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建筑在国际建筑文明体系中独树一帜。然而木材的使用,目前在我国还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使木构建筑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制约。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当代木构建筑的发展无论是在对材料的认识、选择和加工,还是对木构建筑的技术要点、设计方法和技术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世界建筑》曾在2002年第9期介绍了北美地区木构建筑的发展状况,《世界建筑》本期“木构建筑”专辑,介绍了北欧和德语…  相似文献   

10.
木建筑是长久以来中国人起居生活中最深情的依托。作为一种材料、一种技术、一种营造方式、一种文化心理,木,塑造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承载了正直、厚德的道德理想,是东方匠心的极致体现。历经时代变迁,木建筑将如何在现代社会技术演进的背景下焕发生机?为出版"建筑中的木材"专辑,《建筑创作》杂志主编胡越、副主编张燕、编辑王畅与王梦雪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访谈以近年国内外木建筑实践项目为切入点,探讨木材应用于建筑建造时在性能、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借鉴与反思当今时代木制建筑的先进经验与发展屏障,以及对中国现代木建筑体系的构想与展望。本文经录音整理,双方确认成稿。  相似文献   

11.
同样使用了框架体系的中国传统木建筑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只有被还原至各自的文化背景之中,才能得到对各自代表的建筑空间的正确解读。文章针对中国传统木构框架体系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框架体系在建筑空间的组织上进行比较,论述了中国的传统木构框架体系中所隐藏的等级观念对建筑空间的影响,进而突出了文化背景在解读建筑传统时的决定性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木筋墙建筑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木建筑之一。本文通过提炼木筋墙建筑在材料、结构及形态表征下的“软传统”,发现英国现代木构建筑以节材为核心理念的“极”“轻”“显”的特征来源于“软传统”在现代语境下的转译和重构,其注重继承非物质价值理念的“软传承”而非实体特征的方式对我国木构建筑的发展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迈向新人文的地方性现代景观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园林曾一度傲于世人 ,开创自然风景园之先河。然而由于地域文化的封闭 ,数百年来它一直停步不前 ,尤其是在园林建筑的创作上 ,直至今日基本上还停留在对传统木构建筑的单纯模仿甚至抄袭的阶段。本文旨在打破狭隘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强调建筑师运用新观念、新的技术材料进行真正具有现代意义而又富有地方特色与个人风格的景观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4.
邹青 《华中建筑》2012,(12):176-181
在木材施作、构造系统、节点和营造工艺等方面,新型木建筑均已突破了传统木建筑的技术和审美局限,蕴含着设计美学、结构功能和材料复合的巨大潜力。该文以建造表现为切入点,探讨木材料构造与形式表现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从构造表现角度对木构建筑涉及的技术与美学观念进行分析,提出对基于木材料特定属性的构造形式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张丹  毕迎春 《山西建筑》2010,36(31):30-32
简单介绍了传统木构架体系的特点及类型,从起源、技术、自然和地理、社会文化等角度出发,详细叙述了木构架建筑的历史渊源,以使人们更加重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从而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杰  胡雨辰 《世界建筑》2022,(11):70-71
中国传统木构与西方现代工程木体系的交流与对话,形成了本文探索当代木构建筑创新设计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建筑实例阐述了上海交通大学木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通过“传译”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实践探索所取得的初步进展,试图阐释创新设计中对传统木构空间形式的再现、结构原型重构、建筑材料综合应用的3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随着西方建筑设计理念的渗透,欧美国家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这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关于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合成为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强调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木建筑是中华传统建筑的精华,几千年前就已形成较完备的结构体系,然而现代木建筑由于木材短缺,人们居住理念的不同而受到限制,并未得到相应发展。通过研究中国传统与现代木结构建筑在基本概念、结构体系、构造形式、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比较分析现代木结构建筑相对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优势,并在融合中国传统与现代木结构建筑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对未来木结构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居业》2015,(10)
传统木质建筑材料的运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目前中国国内对传统木质建筑材料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成熟的木构技术已经失传。木质建筑,反映传统的生活方式,是我国千百年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木质建筑材料亲和、坚韧。本文阐述了传统木质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的价值以及具体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钢木建筑的发展源于传统木结构建筑,是木结构焕发新生的关键。钢木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必将带来一场文化性建筑语言的飞跃。文章立足研读日本"新陈代谢"派建筑师黑川纪章的作品《PROJECT JAPAN》及其流派理念的形成、发展、没落,直到现代新兴绿色建筑观念带来的延续,以及台湾对其流派在现代代表性建筑结构——"钢木结构"现状的调研,分析了钢木结构的合理性,论述了钢木结构合理的设计运用方式,探讨复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