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针对典型的低丰度、低渗透、低压力油藏的子北油田,存在天然能量不充足、渗流阻力大、稳产难以及常规注水开发效果差、采收率低等特点,认真分析超前注水机理,及在子北油田毛家河区超前注水开发科技示范区的试验,分析评价注水实施以来的初期效果,使油井保持较高压力水平,减少储层伤害等提高采收率。子北油田超前注水开发技术的成功应用,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天渠油田属低渗透低饱和油藏,由于天然能量不足,以及后期的开发作用,导致地层能量下降,油田产量大幅度下降,针对此种情况对油田进行注水作业,以增加地层能量,提高原油产能,但由于注水作业可引起相关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造成储层伤害,针对张天渠油田的注水作业产生的储层伤害,采取了相对应的油田保护技术,以降低储层伤害。  相似文献   

3.
针对濮城油田低渗油藏注水井实际问题:长期注水开发的注水井注水层受到垢物的堵塞,严重伤害注水层,造成注水量下降或注水压力上升。在室内研究基础上,实施了低渗透油藏注水井降压增注工艺。通过现场11口井的实施应用,达到了注水井降压、增注目的,较好的解决了低渗透油藏不易注水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对马厂、徐集油田注水井伤害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成功地研制了改造低渗透油田注水问题的新配方 ,该新配方的现场应用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长庆油田镇原-泾川区块注入水引起储层伤害的试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注水开发是保持地层能量,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已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然而,注水过程中由于注入水与地层条件的不配伍,将会导致储层原有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引起储层损害。本实验研究依据渗流力学和油田物理化学方法,在单一流体岩心速敏实验的基础上,结合长庆油田镇原-泾川区长6组储层岩石的矿物类型对研究区注入水引起的储层伤害和发生水敏的因素进行室内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确定该区注水井合理注入速度、注水引起的水敏伤害及改善建议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宝浪低渗透油藏经10多年的注水开发,普遍存在注水启动压力升高,油层吸水能力下降,采油井采不出液的矛盾。本文在以往储层敏感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水锁伤害、水敏伤害、岩心长期浸泡后其微粒运移伤害、压力敏感伤害等试验,对储层伤害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水敏伤害、压力敏感和微粒运移敏感是储层主要损害因素,从而为保护储层和下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能够极大提升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解决以往油田开采中面临的部分难题,对我国石油能源开采量的提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石油开采企业必须对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的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8.
《化工设计通讯》2019,(12):40-41
随着石油开采量不断的增加,我国低渗透油田开采数量也不断增长。与传统的油田相比,低渗透油田不仅储油率低,而且丰度、单井产能都相对较低。在低渗透油田开采中注水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以使油田的含水量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提升石油开采率。基于此,对低渗透油田高压注水技术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低渗透油田高压注水开发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濮城油田卫42、卫43、濮98等断块均属于低渗透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井油层近井地带受到堵塞、结垢、污染等伤害,严重影响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针对注水压力高,完不成配注水量的问题,在注水量下降或注水压力上升的水井,相继推广实施了低渗透油藏缩膨降压增注技术、多氢酸深部酸化技术、精细过滤配套技术,整体实施后在降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低渗透油气资源分布较广,在已探明的储量中,低渗透油藏所占的比例较高,开发潜力巨大。注水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工艺,基于此点,本文从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入手,论述了注水技术工艺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效率和产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锦州油田低渗透油藏注水井油层损害机理研究,提出对注水井进行防膨预处理,改善注水水质,防止水敏,速敏,盐敏和机杂引起的油层损害,保证了这些油藏的水驱开发,同时对低孔低渗油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油田油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容易对储层造成堵塞,导致渗透率下降。注入水中悬浮物含量、悬浮固体粒径、含油量、细茵含量是诱发油层伤害的主要因素。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要求及常规控制指标,结合油田实际生产情况,科学的对其水质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油田在开发时容易出现裂缝性油藏,注水也很容易受到裂缝影响而不均匀,导致油田产量低、稳产难、采收率低,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现状。本文先介绍了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的机理,重点以甘谷驿采油厂顾屯区块为例,说明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常规注水开发是目前低渗透油田最为常见的开发手段。随着开发的进行,受储层物性及注入水水质的影响,地层内部易受到一定程度损害导致储层渗透性进一步降低,地层亏空加剧。通过对XX油田低渗透油藏BL49区块进行储层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注入水水质等分析研究,发现该块储层具有一定的水敏、盐敏及酸敏性;储层喉道半径主要集中在0.2~0.9μm之间,与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粒径不配伍,易在地层内形成堵塞。同时注入水细菌含量及含油量超标,会对储层造成一定程度伤害。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能源之一,石油的开发工作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人们的生活也有影响。然而,当前我国的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作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研究并应用更为科学的油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低渗透油田的基本特征为论述切入点,指出当前我国油田注水开发工作中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相应的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应用,从而为后续的石油开发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高。随着我国各地区大型油田的石油储备量逐渐减少,油田的石油产量逐年下降,石油质量也达不到生产要求,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低渗透油田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低渗透油田具有非均质性和孔隙度等特点,需要采用特殊的开采工艺,致使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遇到困难。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代,人们根据低渗透油田的特点,研发出开采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技术。本文就特地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技术展开探究,分析注水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根据低渗透油田的特征,研究注水开发技术应用的特殊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引起注水系统结垢和油藏伤害问题,以渤南油田义37区块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了该区块注入水储层伤害因素,通过室内实验提出了注入水水质改性和储层保护的方法。研究表明,应用强酸性苯乙烯系阳树脂对注入水进行水质改性,并在改性水中加入优选的2%MGPR破乳剂、6o%XCFP防膨剂可使注水防垢、防乳化、防膨一次解决,为该区块有效注水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石油储量逐年减少,油田开发难度日益增大,特别是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问题日益突出,注水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工艺的优化,可以保障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的储层能源得到有效的补充,确保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率和生产的需要。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要针对实际生产状况,对注水开发技术进行优化,以保证各生产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在油田生产实践中,原油产量是评价油田开发水平的重要指标,要使其达到最佳的开发效果,就需要对注水工艺进行全面的优化,以确保注水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从油田的特点、注水开发技术的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讨了注水开发技术的最佳技术视角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油田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特点,超前注水机理的研究及现场试验表明,在低渗透油藏中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降低了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和油井的初始含水率,因而提高了投产初期油田的产量,降低了递减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透油藏注水困难的问题,选用延长油田长2地层的岩心,采用吸附伤害实验和吸附前后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定性分析,研究了阻垢剂和阳离子缓蚀剂在岩石颗粒表面的吸附伤害特性,筛选优化了抑制剂的防膨效果。结果表明,阻垢剂HEDP和咪唑啉缓蚀剂均对地层岩心吸附,伤害率达到70%。醋酸铵抑制剂在岩心颗粒表面吸附后,削弱了岩石表面电势,降低了岩石表面黏附能,对黏土颗粒具有较好的防膨效果,可降低近15%,能够降低注入水对岩心渗透性的伤害程度,明显提高低渗透油藏注水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