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2):51-52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产妇合并胎盘植入危险因素及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1月产科收治的60例前置胎盘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产妇年龄、吸烟史、酗酒史、流产史、剖宫产史、前置胎盘类型等进行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胎盘植入分为A、B组,A组(n=18)发生胎盘植入,B组(n=42)未发生胎盘植入。对两组产妇情况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年龄、吸烟史、酗酒史、流产史、剖宫产史及前置胎盘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孕周、孕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流产史、剖宫产史及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合并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组产妇术中输血率、产后出血率及术中出血量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窒息率(44.44%)与早产率(27.78%)均高于B组的4.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02±0.42)分、出生体重(3.07±0.47)kg均低于B组的(8.32±0.88)分、(3.99±0.89)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严重威胁产妇及新生儿安全,合并胎盘植入与年龄、流产史、剖宫产史、中央性前置胎盘存在密切的关联,合并胎盘植入后,产妇和新生儿风险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7):66-67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自体血回输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31例。A组接受缩宫素联合回收式自体血回输,B组实施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回收式自体血回输,C组实施缩宫素联合异体输血。比较三组产后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流动力、血液学指标,脐动脉血pH值、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及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产后2、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产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A、C组(P<0.05);三组术前及术后血流动力、血液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脐动脉血pH值、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自体血回输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3):23-26
目的:比较VBCA与剖宫产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5月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的瘢痕子宫产妇289例,其中VBCA成功的35例(VBCA组),VBCA失败中转剖腹产的28例(中转剖宫产组),226例直接行剖宫产(直接剖宫产组),比较三组产妇的母儿结局。结果:VBCA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中转剖宫产组和直接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剖宫产组的产时出血量、产褥期感染发生率、产后住院时间、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直接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剖宫产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VBC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邻近脏器损伤、产后尿潴留、产后肠梗阻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湿肺、肺透明膜病变、窒息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VBAC指征并加强产程监护的前提下,VBCA可减少瘢痕子宫产妇出血量,降低产褥期感染发生率,不良母儿结局风险小,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提高产科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6):111-114
目的:观察科学管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2例孕12~30周的亚临床甲减单胎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对两组孕妇行常规孕检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糖耐量试验,并对观察组行孕期科学管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和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糖耐量异常、流产、早产、新生儿低体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剖宫产、巨产儿、死胎、宫内窘迫、产后出血、贫血、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已经诊断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实施全孕程、科学管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孕妇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8):132-133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前行子宫动脉置管术且在胎儿娩出后即刻行栓塞术联合米非司酮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米非司酮处理,其中剖宫产术前行子宫动脉置管术且在胎儿娩出后即刻行栓塞术的有33例,记为A组;剖宫产术后行子宫动脉置管术中栓塞术的有32例,记为B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栓塞术耗时与剖宫产手术耗时明显短于B组(P<0.05),剖宫产手术失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率、子宫切除率及晚期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剖宫产术后行子宫动脉置管术中栓塞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行子宫动脉置管术且在胎儿娩出后即刻行栓塞术联合米非司酮可缩短栓塞术与剖宫产手术耗时,减少剖宫产出血量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1):131-13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联合介入手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完全性前置胎盘或者胎盘植入的患者40例,2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剖宫产终止妊娠方法,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行产科联合介入科新开展的于DSA手术室进行的腹主动脉球囊放置+剖宫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DSA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别。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组术中及产后失血量、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腹主动脉放置球囊联合术后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产时产后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并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2):56-5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本院确诊为高危型HPV感染的67例孕妇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妊娠检查的未感染HPV的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不良结局,分析研究组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HPV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早期自然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死产或胎儿畸形的发生;两组孕妇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娩方式的羊水、脐带血、咽喉分泌物和胎盘HP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会增加妊娠早期流产率,而HPV感染并不是胎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和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的直接原因,感染HPV情况及与分娩方式选择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1):137-149
目的:分析350例初产妇前置胎盘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35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前置胎盘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人工流产史、职业、吸烟史、饮酒史、辅助生殖情况、妊娠期并发症情况、慢性疾病情况、子宫内膜炎情况、胎儿性别情况及文化程度者的前置胎盘发生率,分析初产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结果:350例初产妇中发生前置胎盘12例,发生率为3.43%。不同年龄、人工流产史、职业、吸烟史、饮酒史、辅助生殖及慢性疾病情况者的前置胎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人工流产史、吸烟史、辅助生殖及慢性疾病均是初产妇前置胎盘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初产妇前置胎盘发生率较高,年龄、人工流产史、吸烟史、辅助生殖情况及慢性疾病情况均是初产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密切关注上述人群并制定前置胎盘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2):142-144
目的:分析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以宫腔填塞纱条法止血,观察组38例以宫腔水囊压迫法止血,分析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及产后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宫腔水囊压迫法可迅速止血,减少患者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6):31-33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防治胎盘因素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单胎妊娠且自愿行剖宫产分娩术的产妇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41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行宫缩素宫底肌肉注射,41例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血红蛋白、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产妇术后2、12、24 h的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d时,两组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率12.2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4.63%,均低于对照组的29.27%、36.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防治胎盘因素性产后出血,可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出血量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