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3,(10)
目的:探究与分析负压引流法对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腹部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据表法抽出A、B两组,每组40例患者。A组采用负压引流法对术后切口的感染进行治疗,B组采用普通引流方法对术后切口感染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临床预后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应用负压引流方法预防感染的试验组的平均拆线时间、平均换药次数和平均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负压引流的方法能有效的降低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率,并能缩短拆线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临床上预防切口感染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1):79-80
目的:探讨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切口愈合情况,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出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出院时间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在改善不良情绪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107-108
目的:评价对比分析外阴癌术前备皮时间、方法及术后切口护理对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26例,将术前备皮时间改为术晨执行,备皮方式改为先用消毒剪刀剪毛后用电动剃须刀剃毛,术后切口第4天改为开放式并每天用特定电磁波TDP照射;对照组28例,将术前备皮时间仍定为手术前1天执行,并用手动剃须刀剃毛,术后切口第4天仍采用传统敷料覆盖。结果:实验组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进的备皮时间、方法及切口护理措施是降低切口感染的重要手段。术后引流管护理、尿管护理、排便护理、预防褥疮及肺部并发症等均为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方法,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肠道、阴道、外阴准备、病室环境准备是手术切口部位预防感染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7):156-159
目的:评价手术切口感染评估量表对成年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预测效度。方法:以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式在广东某三甲医院随机抽取513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析,以手术切口感染评估量表为研究问卷,对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实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1例,感染率为4.1%。该评估量表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51±0.022)[95%CI(0.907,0.994)],最佳截断值为33.50分,敏感度为80.95%,特异度为97.76%,有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发生。结论:手术切口风险感染评估量表对成年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预测效度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0)
如何找到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的观察及临床护理的好方法,根据这些年妇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前、手术期间、以及手术后的临床护理状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护理程序。许多手术患者手术时花费的时间一般为2.7h,手术无一例失败,但在护理过程中,调查五十多例患者中,出现刀口感染的一例,刀口发生脂肪液化的两例。但这几位患者,在手术以后4~12d,被认真清理后全部恢复正常出院。妇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住医院一般在4~23d,大部分在8.6d。经过医院护士的尽心护理,包括心理、饮食等方面的指导,为患者尽快康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8):80-83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护理模式对手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手外科2014年5月-2016年2月268例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量化评估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总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规范率、总费用和SSI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规范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度、住院天数、总费用、SSI率分别为3.73%、2.24%、4.47%、96.30%、(8.80±0.80)d、(2398.60±1132.80)元、1.50%,对照组分别为9.70%、15.67%、13.43%、85.07%、(13.00±3.40)d,(4123.60±896.60)元、5.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评估护理模式对预防手外科SSI效果显著,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总费用,提高患者满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6)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术前或者术后在胃肠道手术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胃肠道手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给予头孢噻肟钠2.0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如果手术时间超过头孢噻肟钠的半衰期2倍以上,在术中再次给药;术后持续用药不超过24小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适当延长,但不超过3天。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头孢噻肟钠2.0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应用6天。术后定期测量两组患者体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及体温恢复正常范围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及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退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和术中应用抗生素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抗生素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4):102-104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手术室基础护理,观察组再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2.2%,均低于对照组的10.0%、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78.3%,高于对照组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及治疗知识掌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89.1%、(12.3±3.2)d、(13 415.5±302.3)元;对照组分别为71.1%、(17.6±3.3)d、(17 823.3±354.4)元。观察组疾病及治疗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8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剖宫产护理方法进行预防切口的感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方法进行预防切口的感染。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剖宫产术后的感染发生率以及血压、脉搏、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以及血压上升发生率、脉搏加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剖宫产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有利于产妇的恢复,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1):82-85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科行手术治疗的200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匹配2013年的200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开展感染控制路径前后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体表面、环境卫生等指标监测合格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气洁净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能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5):96-9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40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中手术适应性评分及术中肌肉紧张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15):79-80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在开放性骨折感染防治中的应用,以期为优化开放性骨折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96例,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予以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预防感染,同时接受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于患者出院前1 d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5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62%,对照组1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进行预防感染,可显著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29):101-104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本院实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每组33例。B组实行手术室常规护理,A组实行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消毒隔离、器械准备、设备管理、人员配合等手术室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6.97%)高于B组(81.8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B组(2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6):109-111
目的:研究并发症预防护理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防性护理组,各45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预防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并发症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肠胀气、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宗教、独立性等WHO-QOL生存质量测定量因子评分的差异;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前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水平。结果:预防性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预防性护理组肠胀气、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宗教、独立性等WHO-QOL生存质量测定量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预防性护理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宗教、独立性等WHO-QOL生存质量测定量因子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预防性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预防性护理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并发症预防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肠胀气、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休克等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8):59-60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在治疗呼吸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设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洁霉素和病毒唑组)74例和观察组(阿莫西林组)76例,然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40%和87.8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41%和89.1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用药后症状消失的时间方面,两组间的3个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32):83-86
目的:观察热敏灸干预非急性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非急性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肺脾气虚、营卫失调、脾肾两虚,依据证型采用不同穴位实施热敏灸干预,同时进行个性化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免疫制剂干预,并给予常规护理。通过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gG、IgA、IgM水平,患儿平均症状消失、发热消退、治疗结束时间及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血清IgG、IgA、IgM水平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IgG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平均每次临床症状消失、发热消退、治疗结束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后临床效果评价,试验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干预的常规个性化护理,通过热敏灸不同穴位的热灸,调整了患儿机体呼吸、消化、泌尿等的紊乱,提高患儿抗病能力,有利于提高非急性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18):76-79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感染暴露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对手术室感染暴露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为降低护士手术室感染暴露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手术室护士27例为调查对象,根据调查对象有无感染情况进行分组,将产生手术室护士暴露感染的11例归为感染组,另16例没有手术室感染的护士归为未感染组。通过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经常遇到的具体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合理预防计划。结果:感染组的传递锐器时刺伤、电离辐射损伤、整理锐器时刺伤、有毒性微粒吸入、手术刀坠下扎伤、术区血液喷溅、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证实,术区血液喷溅、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传递锐器时刺伤、有毒性微粒吸入、手术刀坠下扎伤、电离辐射损伤、整理锐器时刺伤均为手术室护士感染暴露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电离辐射损伤、传递锐器时刺伤、术区血液喷溅、手术刀坠下扎伤、整理锐器时刺伤和有毒性微粒吸入等,通过逐一对症预防可显著降低手术室护士人员暴露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35):87-8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受手术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采用系统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02%,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2.98%;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07%,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71.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的患者来说,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控制手术室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因此应当在临床实践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