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14)
<正>猪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它是目前全球养猪业面临的重要传染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PRRSV)。1991年荷兰首次分离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即LV株。除少数国家外,在全球呈地方性流行。我国1996年从猪流产胎儿中分离到PRRSV,从而证实我国也存在PRRS。2006年我国爆发了以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RRS)。使我国养猪业蒙受巨大损失,被列为我国二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
<正>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无法解释疫区大面积感染病毒的现象,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人仅仅是乘车路过疫区就被感染,更无法解释出门乘坐只有自己一人的电梯为什么也会被感染。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非典)疫情期间,中国香港淘大花园E座发生321名感染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致死42名,就被认为是气溶胶传播造成的。日本"钻石公主"号豪华邮轮,共有3 711名被困在船上,接受为期14天的强制隔离。到2020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在屠宰前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和母猪的繁殖障碍等,还可导致猪群严重的免疫抑制。1流行与传播不论有无猪圆环病毒病(包括PMWS)的国家,PCV2都被认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毒。PCV2和PMWS的感染也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1)
<正>当前,多地报告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引发广泛关注。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有关问题作了最新解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发现和流行情况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Omicron (奥密克戎)变异株。全球新冠病毒数据库GISAID显示,截至2022年1月17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4)
<正>1987年,美国首次报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使受感染的猪群发生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疫病。过去曾称为"神秘病"、蓝耳病。随后整个北美和欧洲暴发PRRS,且成功分离出该病毒。我国1995年正式确定有本病发生,已给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病原与流行病学该病的病原是动脉炎病毒科的一种病毒。该病毒是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2)
鸡减蛋综合征是由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自1976年国外首次发现该病以来,已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流行,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个体养鸡场的190日龄商品蛋鸡突然出现产蛋下降,从发病鸡的输卵管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经过HI试验、AGP试验、理化特性和PCR序列扩增及测序,证明分离到的病毒是一株EDS_(76)V。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
<正>猪体经过漫长的冬季,一般猪体瘦弱,免疫力和抗病力差,到了开春遇上众多滋生的病毒、细菌,往往容易染病。近年来常见猪病有猪圆环病毒病、仔猪腹泻、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链球菌病等。要加强防范,确保猪的正常生长。1猪圆环病毒病猪圆环病毒(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其中PCV2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致病病原。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增生性坏  相似文献   

8.
研发动态     
《Planning》2015,(6)
<正>我国完成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与广东省和惠州市疾控中心合作完成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这一工作有助于追寻疫情发展的踪迹,破解病毒的性质、来源、传播力和毒力,从而找到有效的防控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
目的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眼部病变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房水、泪液病毒学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223例HIV/AIDS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其中男性157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39.2±9.7)岁(8.0~78.0岁)。对所有患者的感染方式、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3例HIV/AIDS患者中,有眼部并发症者99例(44.4%),共156只眼,其中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视网膜炎64只眼(40例),HIV视网膜病变54只眼(35例),HIV/梅毒双重感染合并眼底病变20只眼(13例),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IRIS)16只眼(10例),慢性泪腺炎2只眼(1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50/mm3的HIV/AIDS患者泪液分泌低于正常人(P=0.008)。在行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有效且血浆HIV检测为阴性的16例HIV/AIDS患者的泪液中发现HIV-1病毒,中位病毒载量为2291(519,6667)拷贝/ml。结论在HIV/AIDS患者眼部病变中,CMV视网膜炎是AIDS晚期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早期发现和及时给予全身及眼部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患者血液HIV检测阴性时,房水和泪液HIV仍持续阳性,提示防止HIV病毒播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导致母猪繁殖性障碍、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提高断奶前仔猪的死亡率,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来治疗PRRS,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的控制该病。文章根据PRRSV的生物特性综述了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2)
为解决近年来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病害频发的问题,于2015年8月从辽宁省盘锦、营口地区26个发病的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随机采集病虾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并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cation,LAMP)技术检测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IHHNV和EHP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5.4%和34.6%,WSSV和TSV的检出率分别为19.2%和7.7%;EHP的检出率与对虾体型大小密切相关,在小虾样本中检出的阳性率高达100%,而大虾样本中均未检出;26份对虾样本中有7份样本同时携带EHP和IHHNV。研究表明,IHHNV和EHP是2015年8月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的主要流行病原,发病率可能与对虾生长缓慢、个体大小差异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2)
为解决近年来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病害频发的问题,于2015年8月从辽宁省盘锦、营口地区26个发病的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随机采集病虾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并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cation,LAMP)技术检测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IHHNV和EHP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5.4%和34.6%,WSSV和TSV的检出率分别为19.2%和7.7%;EHP的检出率与对虾体型大小密切相关,在小虾样本中检出的阳性率高达100%,而大虾样本中均未检出;26份对虾样本中有7份样本同时携带EHP和IHHNV。研究表明,IHHNV和EHP是2015年8月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的主要流行病原,发病率可能与对虾生长缓慢、个体大小差异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8)
<正>1前言近几年来,羊小反刍兽疫在一些周边的国家呈地方性流行,频频发生,自从2007年首次在我国的西藏地区出现小反刍兽疫疫情后,随后的2013年12月份至今,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也接连出现了小反刍兽疫病,在当前严峻的形式下防控小反刍兽疫病工作在我国已经变得非常重要。2发病原理2.1病原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严重传染病,该病是经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感染而引发的,俗称"羊瘟"。山羊、绵羊、羚羊等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5)
<正>禽肺病毒(aMPV)是火鸡鼻气管炎和鸡肺病毒感染的病原,在鸡感染后通常会发生肿头综合症。禽肺病毒可引起火鸡鼻气管炎。该病毒也可导致肉鸡和肉种鸡发生肿头综合征,蛋鸡出现产蛋量减少。感染aMPV后通常继发性细菌感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良好的管理可有效降低感染的严重程度,尤其是要重视疫苗接种。1传播与流行aMPV的传播取决于家禽饲养密度、卫生标准及生物安全。在禽群内或群之间,通过直接接触或与污染物的接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4)
<正>猪常见重要病毒性疫病(猪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病原、症状、病理、诊断和防治措施。猪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病原分为7个类型,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鼻端、蹄部、乳房皮肤等部位发生水疱和糜烂,蹄壳脱落;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高;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病毒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1高度传染性疾病1.1猪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传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5)
<正>1猪主要病毒病及传播特点由病毒引起的主要猪病包括:非洲猪瘟(ASF)、伪狂犬病、古典猪瘟/猪霍乱(CSF/HC)、口蹄疫(FMD)、猪细小病毒(PPV)相关疾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猪水疱病(SVD)、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等。一些病毒非常脆弱,只能存活数日,而另一些病毒能存活数月。此处存活时间仅仅是大概时间,因为病毒因附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2)
<正>由蚊子传播、有可能引发新生儿小头症的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自2015年5月,巴西报告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以来已经有22个美洲国家和地区报告本地感染病例。同时,欧洲、北美等地的多个国家报告发现输入性病例。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或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存在可传播寨卡病毒的媒介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6)
2016年10月,某猪场发生以耳朵发绀、皮肤潮红且有出血斑、呼吸困难、全身淋巴结肿大且有出血点、脾梗死等为主要特征的疫病,通过实验室PCR诊断确诊为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2)
EB病毒(EB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疱疹病毒,人群中90%以上的个体都曾感染过EBV。其中一部分人群为终身潜伏感染,因潜伏感染时病毒复制受抑制、病毒拷贝数低且存在逃避机制,所以不易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EBV以各种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并导致免疫失调,引发相关疾病乃至肿瘤的发生。此外,在机体抗病毒免疫监控下,EBV具备的多种免疫逃逸机制也可以促进肿瘤的恶性生长。所以研究EBV的免疫逃逸机制是防治与EBV相关疾病的重要部分。本文以EBV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逸为切入点,探讨EBV的感染与逃逸机制、免疫失调所造成的疾病以及相关免疫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0,(3)
用SPF鸡胚繁殖,收获的病毒定义为原代毒,即E0代,在10日龄的SPF鸡胚中连续传12代,对E1、E5、E9和E12代病毒液分别进行病毒含量(EID50)测定、毒力实验、特异性实验、免疫原性实验、保存期实验。结果表明,在12代内,不同代次M41株病毒的上述特性没有发生改变,仍然保持该毒株生物学特性。毒种保存期研究表明,-20℃条件下冻干种毒保存3年,-70℃湿毒保存≤1年,病毒效价没有明显改变。研究建立了M41株病毒毒种标准和种子批(原始种子库、基础种子库和工作种子库),为下一步灭活疫苗的研究和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