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44)
<正>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要不断通过自己的创新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6)
<正>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一、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注意力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集中注意并能持久。而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只有人们集中注意才能提高效率的,学生学习更是如此。浓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8)
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期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英语课堂的现状,并提出一系列构建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化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负有重大使命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
<正>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我认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注意师生关系的转变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教师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将课堂作为锻炼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日益重要。本文将通过创设教学氛围、课堂教学、英语课外活动等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开展初中英语的创新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0)
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成了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关注重点。研究和探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也能让学生从小就具备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27)
<正>随着"应试教育"弊端的不断显现,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不仅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创新精神作为社会前进的动力,更是日常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点。物理因其学科本身的特性,在激活学生创新意识上比其他学科有更大的优势,故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应充分把握机会,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意识。一、兴趣渐起时,引导探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6)
<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抓好创新学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已成为教育战线一向紧迫的任务。因此,创新开展学习,关键在教师,正如陈至立部长所说:"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我们教育战线,由于种种原因,小学教师的创新精神远不能适应创新学习的要求,满堂灌、一刀切、死记硬背等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桎酷,因此尽快有效地提高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