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MBF型中速磨煤机的调试程序、运行特性、运行优化以及密封环的改进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MBP—23磨煤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程序,提出了磨煤机的调试方法、步骤和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MBF型磨煤机的调试和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MBF—23型磨煤机调试程序与运行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日照发电厂350MW机组配置的MBF-23型中速磨煤机的调试程序、运行特性,运行优化以及密封环的改进情况。密封环改进后,漏粉状况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4.
托电一期使用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生产的M BF-24.0型磨煤机。自2005年投运以来,逐渐出现了一些由于设计原因产生的缺陷。磨盘迷宫密封出现了漏风、漏粉、漏渣现象。经过对该磨迷宫密封的设计特点及磨损、泄漏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技术改造方案,消除了缺陷,保证了磨煤机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ZGM113型中速磨煤机的技术数据和工作原理,并着重对该磨煤机在运行中发生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磨煤机实际运行情况,针对ZGM113型中速磨煤机的主要故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ZGM型中速辊式磨煤机在火电机组中应用广泛,介绍了中速辊式磨煤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ZGM型磨煤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在生产现场进行试验和研究,对每个问题都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了磨煤机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机组RP型中速磨煤机运行状态,以煤粉细度、磨煤机出力、磨煤机电流和分离器出口温度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物元理论结合欧氏贴近度原理,构造出欧氏贴近度复合模糊物元,建立磨煤机运行状态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对磨煤机运行状态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在某300 MW机组锅炉的RP903X型中速磨煤机上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快速、有效地对RP型中速磨煤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评价,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HP1003型中速磨煤机运行情况的分析,针对磨煤机运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磨辊装置轴承箱易漏入煤粉的问题,采用加装密封风的方法进行改进,不仅大大提高了磨煤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了磨煤机日常维护的工作量,而且降低了检修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9.
MPS型中速磨煤机运行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几年引进技术制造的MPS型中速磨煤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情现状对MPS型中速磨煤机的制造和运行等方面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电设备》2017,(6):448-452
对MPS225-HP-Ⅱ型中速磨煤机在正常煤种及劣质煤种下进行磨煤机运行特性试验,深入研究磨煤机在磨制劣质煤种时的运行特性及调节方法,掌握该类型磨煤机在磨制劣质煤种时的最优运行模式,指导实际运行。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金相试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和断口扫描电镜试验等方法,对某电厂磨煤机撑杆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母材金相显微组织含有较粗大马氏体,拉伸性能劣化与冲击韧性差,导致磨煤机撑杆在运行时发生准解理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节能降耗,减少磨煤机启停用油是关键。根据600MW机组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性能及特点,结合实际工作中的运行控制经验,介绍了降低磨煤机启停燃油、缩短启动时间的控制优化策略。针对磨煤机启停及非正常运行中存在的影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在调试及实际运行的基础上,对磨煤机顺控逻辑进行分析、优化。采用优化节油措施后,大大加快了磨煤机的启动时间,年节约燃油约1000t。  相似文献   

13.
自寻优-模糊控制策略在球磨机控制中的实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针对球磨机的运行工况,常规控制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自寻优- 模糊控制策略。根据该控制策略形成了一种球磨机智能寻优节能控制器。在延安发电厂的 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对球磨机的控制行之有效,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周洪伟 《华东电力》2001,29(10):7-10
介绍了美国 SVEDALA双进双出钢球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特点 ,着重阐述了在机组启动调试期间 ,针对制粉系统暴露出的磨煤机堵煤、煤粉着火与爆燃、单侧运行、减速器温度高等主要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 ,从而实现了机组稳发、满发及满足调峰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W”火焰锅炉燃烧系统的设计特点,该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炉膛负压波动大、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对该炉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表明:锅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偏低、燃烧调整不平衡、燃煤煤种偏离设计煤种过大以及各煤粉管道风煤比偏差过大是造成炉膛负压波动大的关键问题。通过优化调整燃烧、加强燃用煤质管理、减小各煤粉管道风煤比偏差、增加炉膛卫燃带的敷设面积、加大磨煤机出力裕度,保证满负荷运行中合理的煤粉细度等措施,基本消除了炉膛负压波动大的问题,同时还降低了锅炉飞灰可燃物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磨煤机运行安全和停磨煤机后的备用或检修安全,对磨煤机入口热风调节门和热风隔绝门的结构选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某发电公司二期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工程投产后热风调节门的开度与通过的风量有较好的调节特性,热风隔绝门在停磨煤机关门后阻断了进入磨煤机的热风和热量,磨煤机内温度小于40℃,达到了停磨煤机后的备用检修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磨煤机风煤比、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二次风配风、束腰配风、分仓送煤等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的对比试验,得到了前墙布置旋流燃烧器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调整使锅炉效率提高了1.20%,机组供电煤耗降低了4g/(kW.h)左右,显著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