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烟草信息化正处于一个高水准、均衡、以人为本的全新发展阶段,移动互联技术与烟草业务模式的结合也愈加广泛和成熟,这也极大地推动了烟草业务模式的转型。文章通过分析移动互联技术给烟草企业内部工作模式带来的五大转变以及消费模式转变,浙江烟草的信息化进程已经从移动互联技术驱动发展到了需求驱动,应用和模式的创新正在烟草业务模式转型中悄然进行。  相似文献   

2.
3.
电力设备的可靠运行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为了改善当前变电检修信息管理的粗放低效的工作方式,研发了基于移动互联的变电检修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检修信息、设备台账信息等的规范化管理。该系统利用了RFID技术,加上移动设备的便携性等特点,能够大大提高整个检修管理的工作效率,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黄以宽 《无线电工程》2001,31(10):44-46
<正> 1 引言 大唐新通信为企业提供的移动互联整体解决方案(CMS),它能满足企业不同的业务要求和应用环境,利用先进、可靠、成熟的技术,使企业网络从电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信息资源覆盖到每一位员工和业务伙伴,进而实现网络效能的无限扩展。2 系统结构 CMS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IT)中发展最快、也最贴近广大用户群的要首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个技术领域了。两者的结合,不但使手机用户可以得到话音的服务,还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而获得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一机在手,地球似乎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村子,世界跟着人移动起来,这就是当前  相似文献   

6.
一、无线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无线移动通信、互联网和个人终端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成为风靡全球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因此,以无线移动通信作为传输手段,以互联网作为核心网络,以个人终端作为用户机的无线移动互联网就应运而生,进入了积极研究开发并即将走向应用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的知识服务体系呈现多模式结合的现象,但由于我国培训教育的技术水平与人才培训的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具备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性网络平台。本文基于AICC、SCORM标准,结合国外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综合课堂教学、在线教学等方式进行架构设计,采用移动互联技术与多终端全媒体结合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的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最终建成高效实用、系统规范的知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突飞猛进,2001年,我国的GSM移动网络用户已经超过1亿,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成为世界最大的GSM网络。另方面,互联网的网络规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大,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人们不仅仅满足于通过固定的网络设备接入互联网,随着个人流动性的增强,如何通过移动终端接入到互联网的需求日益变得迫切。因此,如何让人们随时随地方便的接入互联网,成为当前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分析了基于I-WLAN的WiMAN与移动网络实现互联对网络部署的要求,然后探讨了WiMAN与移动网络互联实现的互联场景选择以及网络架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陈怡莲 《信息通信》2014,(4):264-265
文章首先分析了基于I-WLAN的WiMAN与移动网络实现互联对网络部署的要求,然后探讨了WiMAN与移动网络互联实现的互联场景选择以及网络架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课堂应答系统,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是在前几代CR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性能更加先进的系统。文章针对课堂应答系统在移动智能设备上的开发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并探讨进一步优化智能家居系统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胡舜耕  王志军  张琳  常琳 《电信科学》2016,32(12):26-31
移动互联汽车指具备移动互联网通信能力的汽车,特定汽车装载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V2X交互数据以及汽车属性数据统称为移动互联汽车数据。分析了移动互联汽车数据内容,研究了移动互联汽车数据应用,分析了移动互联汽车数据产业链的构成,提出了一个适用于移动互联汽车数据采集、管理与共享的移动互联汽车数据共享框架。  相似文献   

16.
17.
HTML5是W3C组织近年来发布的一项引起业内轰动的Web新标准。它的各项新特性为新兴的移动互联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它将称为未来移动互联的主宰者。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强大的内容管理后台(CMS)和智能手机客户端为载体,以观众的及时便捷参与为突出特点,实现电视台内容的移动化,优点是强化电视频道、电视栏目和观众之间的黏性,提升电视台的综合价值.本文介绍了移动互联技术在都市频道几个娱乐节目上的应用,对如何在新闻移动采编上发挥移动互联技术的优势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信息通信技术》2016,(5):73-80
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机卡组合应用的需求日益突出。作为终端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卡凭借其自有能力,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和领域。文章结合卡业务发展现状,在现有平台和系统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卡能力开放体系,介绍卡能力开放平台和客户端的设计,为移动互联发展保驾护航,为卡业务拓展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