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智武  陈长胜  王红春 《电子技术》2012,39(6):39-41,34
ARINC615协议定义了一种基于ARINC429总线的数据加卸载方法,在以AFDX网络为核心的航电网络中,数据加载器一般为基于AFDX通信的端系统设备,为了完成航电网络加载器对ARINC429总线设备的加载,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AFDX的跨总线加载结构,采用有穷状态机的方法实现了ARINC615协议的功能,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RINC615协议的应用软件,保证了文件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FC网络在飞机上的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数据加卸载技术也越来越受关注。基于目前机载网络的架构及FC网络的特点,通过分析ARINC 615A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FC网络的数据加卸载系统设计。系统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在工程应用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航电系统的飞速发展,机载网络环境日趋复杂,对于航电系统的信息数据加卸载配置的要求日益增高,高可靠性的加卸载系统便显得及其重要。因此文章提出一种ARINC615A协议标准,规定交互的数据及文件的格式与要求,来保障数据加卸载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刘文斌  田书林  李力 《电子质量》2010,(8):47-48,56
ARINC718A协议是ARINC429总线协议的一部分,主要用来实现应答机和数据链路处理器之间的数据格式和通信规范的定义。本文从测试角度出发,对ARINC718A协议中的数据格式和通信规范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大飞机面向综合化、模块化航电总体需求,采用ARINC664标准构建航电主干网络,在某些分系统内部采用更为成熟的ARINC429、ARINC825等总线通信标准.在分析ARINC664网络应用层数据格式和ARINC429、ARINC825等协议数据格式的基础上,分析及设计各协议与ARINC664的协议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计算机系统对高速数据大量传输的需求,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提出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灵活的FC(光纤通道协议),但光纤存储网络可以存储大量数据的同时,也存在着数据信息安全隐患问题。当网络中的节点机被外部或内部攻击节点攻击后,便会造成整个网络中的安全隐私数据存在泄露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FC交换式网络信任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节点机的信任管理模块中。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将综合信任值小于信任阈值的恶意节点机从FC网络中剔除,提高FC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引言 ARINC429总线由美国航天无线电设备公司所资助,是广泛应用于当前航空电子设备中的一种数据总线传输标准。与传统的航空电子设备间的模拟传输相比,ARINC429总线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精度高、传输线路少以及成本低等优点。ARINC数据总线协议规定一个数据由32位组成,采用双极性归零码,以12.5Kb/s或100Kb/s码速率传输。本设计利用USB即插即用、FPGA可灵活配置等特点,设计了基于USB总线的ARINC429总线接口模块。  相似文献   

8.
研究FC协议的分段与重组机制,分析LVDS图像的传输特点,结合FC各层实现要求,提出FC与LVDS转换接口架构,详细论述了基于FC的LVDS图像数据封装和处理流程,对构建LVDS图像传输系统进行验证,为LVDS图像在光纤通道中的实时传输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FPGA为核心、HI-1575和SFP为接口设计了一个可以支持1553B、FC.AE、FC—AE-1553B三种航电通信协议的开发板,并基于此开发板搭建网络系统,完成相应协议下的通信工作。同时,网络上的数据可以通过开发板上的PCIE、Ethemet接口实时地传输至计算机,并完成数据测试。  相似文献   

10.
分析ARINC763标准以及ARINC834标准,针对当前民用机载网络安全互联过程中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需求,设计了机载网络服务系统航电接口应用软件。定义航电接口数据通信协议,对ARINC834中的协议模型进行集成及扩展,增加了应用认证和应用监控能力;采用应用认证授权和数据操作控制结合的方法,实现动态应用访问控制,减少系统复杂度,增加系统灵活性。该软件已经在某民机项目中安装使用,可以实现航电核心域网络与网络服务系统内部网络之间安全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1.
屈凌翔  单悦尔  杨兵 《电子与封装》2010,10(9):24-27,48
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ARINC429航空总线的应用背景和总线传输协议的基本内容。然后根据ARINC429航空总线标准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ACTEL公司CPLD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方案。在QUARTUSⅡ和MODELSIM的设计平台上,该系统成功实现12路ARINC429信号接收和4路ARINC429信号发送的功能,每个通道都包括32×8的数据FIFO,ARINC429字长为32位,主机接口采用16位,429数据速率支持12.5kbps与100kbps,数据传输实时可靠,能较好地满足ARINC429通信系统的要求。该电路系统采用正向设计,VerilogHDL硬件语言描述,ACTEL公司A3P250VQG100I实现,规模十四万门左右,采用VQFP100封装,双电源设计,功耗低至0.4W,能较好地满足工业级电路系统低功耗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 ARINC429 协议芯片实现俄式ГОСТ18977-79协议通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润龙 《电讯技术》2005,45(2):178-182
本文比较了俄式ГОСТ18977 -79传输标准和美国ARINC429传输标准,概述了高性能CMOS总线接口芯片DEI1016的技术指标,介绍了抗干扰能力强、具有接收和发送功能的ГОСТ18977-79协议总线通信板,并从原理上分析了采用ARINC429协议芯片如何实现俄式ГОСТ18977-79协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围绕以太网、FC和RapidIO,对三种协议电参数进行分析对比,深入研究三种协议电参数的异同.以太网技术、FC以及RapidIO均为用于通信的协议方式,由于诞生于不同的设备或传输环境,有着不同的协议特点和通信方式,其典型电参数对比分析为相关芯片研发、电参数测试验证、测试方法优化以及不同网络间融合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FC总线协议凭借其高速率、高可靠性以及低延迟,成为下一代航电网络的理想协议。但基于事件触发的消息传输形式,使得网络在时间确定性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为提高消息传输的确定性,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时间触发的FC终端接口,同时对其关键模块FC IP核、PCIE接口、存储芯片控制器以及发送缓存管理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最后在借助开发工具ISE和Modelsim,对设计的接口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接口误码率小于10~(-12),眼图抖动控制在87.5 ps,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ARINC429航空总线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常用ARINC429协议芯片的特点,根据ARINC429总线的电气特性,采用光电藕合器HCPL-0631实现ARINC429接口和电平转换,并通过FPGA完成ARINC429总线数据的接收。重点介绍接口电路设计和FPGA中的软件开发,与传统的ARINC429总线数据接收系统相比,具有接口电路简单、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不受协议芯片速率限制等优点,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产品中,并对其他串行总线数据接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向着算力巨量化、计算网络化、服务多样化、处理智能化发展,机载网络向着高带宽、网络化、综合化发展,从而需要支持云计算服务和网络虚拟化构建。现有的机载主干网络主要是FC网络,而云计算服务与网络虚拟化技术主要依赖于以太网实现的,因此现有的机载FC网络无法满足未来航空电子系统发展需求。为了使得机载网络能承载以太网相关服务,基于机载FC网络和以太网构建多协议的混合异构网络,以满足未来机载网络的发展需求。对FC协议与以太网协议进行分析,说明FC协议与以太网协议间融合转换的可行性,并给出基于协议参数映射转换与协议封装两种协议融合转换实现方式,为基于FC网络与以太网构建的混合异构网络在机载网络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ARINC 818成为新一代航空视频传输总线协议标准.针对此标准设计了一种机载高速视频切换系统.介绍了ARINC 818的航空视频传输总线协议标准,根据该标准对机载高速视频切换系统设计原理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每个系统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案.最后,搭建硬件测试平台进行测试和验证.系统开发遵循集成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FC协议及其帧组织结构,结合现有航电FC网络应用的特点,设计实现了一种面向航电FC网络ASM消息和ELS帧的监控和存储方案.针对消息实时监控和灵活配置的需求,设计了逻辑硬件和配置软件相融合的数据监控策略;针对监控数据高效利用、便于分析等方面的需求,设计了包含自定义监控帧头的帧压缩按序连续存储策略,为FC网络系统数据监控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大型电子装备研制中,由于技术要求、实现成本、应用场景不同,出现了多种网络共存的现象。在此异构的网路环境中,信息的高效、快速、可靠传输和共享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网络融合设备应用多网融合技术,建立以太网到光纤通道(FC)的桥接映射关系,以太网节点通过FC ID虚拟化的方式映射到FC网络中,形成一个以FC交换网为主干的融合网,实现了FC协议与以太网协议的简单路由和实时交换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第15届多哈亚运会转播过程中,中央电视台综合网络业务传输平台的实现方案,重点介绍了在系统冗余方面的考虑,包括前后方传输平台采用的协议、语音通讯的冗余实现及FC系统冗余调整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