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概述了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能测试与评价的方法,介绍了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的发展概况及其热湿传递机理,并将服装热湿舒适性的测试评价方法分为实验室仪器测试法和人体穿着试验法,阐述了各种测试评价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织服装热湿舒适性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瑶  钱晓明 《纺织学报》2011,32(12):108-113
在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领域中,首次提出从纤维原料到纱线再到面料最后到服装的整体研究系统.选取针织面料作为研究对象,从服装舒适性角度出发,研究了针织面料性能与服装热湿舒适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织物的基本性能、风格、舒适性能及服装舒适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分析出纤维原料、纱线线密度、织物组织结构这3个变量对服装热湿...  相似文献   

3.
杨斌 《山东纺织科技》1994,(3):46-49,33
本文用服装面料的热湿传递性评价服装的热湿舒适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十种夏季面料、冬季内、外衣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进行了尝试.该方法可推广用于多层面料组合及服装搭配的热湿舒适性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师琅 《针织工业》2020,(5):82-87
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是影响着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为指导舒适性面料的开发,需准确测试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明确织物热湿传递机制。因此,文中介绍了稳态条件下织物热传递和湿传递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动态条件下常温环境、冷环境及两种环境交换的织物热湿传递测试装置及方法,综述了织物热湿传递的稳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发展历程及现有不足。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从测评方法及数学模型两方面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即搭建多种环境及运动状态下的织物微气候测评系统,基于微观尺度建立三维织物热湿传递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5.
代玲静  刘皓 《西部皮革》2023,(3):111-113
为丰富和发展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服装热湿传递机理和影响因素及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即暖体假人法、人体生理实验法、数值模拟法和主观评价法,最后指出现阶段对服装舒适性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服装舒适性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热湿舒适性运动面料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利强  张辉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3):50-52,54
影响运动服装综合舒适性的因素很多,其中,热湿舒适性是评价运动服装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情况以及运动员在运动项目中能力的发挥,成为运动服装面料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介绍了运动面料的热湿传递机理,通过分析影响运动服装热湿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探讨了运动服装面料的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目前已经开发或即将开发的具备热湿舒适性的运动服装面料。  相似文献   

7.
对36种针织面料的动态热湿舒适性客观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再将36种面料制作成服装,通过人体穿着试验对针织面料的主观热湿舒适性感觉进行评定.随机选取其中28种面料建立了针织面料热湿舒适性客观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指标之间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另外8种针织面料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针织面料的主观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吴红 《江苏丝绸》2001,(2):35-38
服装材料的生理舒适性是指有在穿着服装时和环境热湿交换的舒适程度及面料的一些机械性能,它包括热湿舒适性和非热湿舒适性,热湿舒适与服装材料的保暖性,透气性,吸水性,干燥性和防水性等有关,非均湿舒适性是指面料的弹性,拉伸,伸长,表面性能,透湿指数和湿热指数。  相似文献   

9.
热湿舒适性已成为高档服装的必要条件。针织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热湿舒适性。文章设计了10种用沟槽涤纶长丝编织的针织物,通过对这10种面料及2种纯棉纱针织面料的热湿舒适性、顶破强力、耐磨性和透气性的测试,分析了纱线种类、织物组织及结构对热湿舒适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景晓宁  李亚滨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2):52-52,54-56
为研究一类新型再生纤维针织内衣面料的热湿舒适性主要影响因素,对珍珠纤维、大豆纤维、竹纤维、聚乳酸纤维等新型再生纤雏针织面料进行热湿舒适性能测试,并采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试验面料的各项基本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这类针织内衣面料热湿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吸湿性能、织物的厚度、紧密度及织物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1.
服装热湿舒适性是人体、服装、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受服装材料、服装款式、人体生理、心理感觉、热习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机制复杂,难以用单一的方法全面表征。通过系统地总结目前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常用研究方法,并将其分为三类——主观评价法、客观测量法和数学模拟法,详细分析了三类方法的特点,提出了有关未来舒适性研究发展方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服装热湿性能测试系统——出汗假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假人技术研究人与环境间的热传递是许多国家已经采用的先进技术,优点是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并可在真人无法试验的极端环境条件下,进行服装舒适性能测试试验.目前已开发并用于服装舒适性能研究的假人主要有暖体假人和出汗假人,暖体假人主要用于测试、评价服装的防寒保暖性能,出汗假人主要用于测试、评价服装的透湿透气性能.文中介绍了出汗假人系统的构成、基本原理、主要特点、试验模式和服装热湿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U形涤纶面料的动态热湿传递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微气候圆筒仪对U形截面涤纶面料的动态热湿传递性能进行测试,并与常规的麻、羊毛和圆形涤纶面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开发的U形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消防员防护服面料的舒适性并考察织物组合舒适性的影响因素,选取我国消防服常用的11种织物,模拟消防服层次构成,即包括外层、防水透气层和隔热舒适层,进行多层织物热阻、湿阻和总热损失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几种织物组合,其基本性能均符合GA 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标准,但热湿舒适性与美国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织物的热阻、湿阻和总热损失均与其面密度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织物热阻、湿阻与面密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总热损失与面密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织物组合间空气层的厚度对织物组合的热阻值影响较大;织物组合总热损失与克罗值、透湿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可直接用于评价消防服多层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要求其具有多层结构,但这种结构也影响了消防服的热湿舒适性。对消防服的热湿舒适性进行研究与评价有利于提高消防服的热湿舒适性。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和国家消防服标准对热湿舒适性的评估方法及性能要求,介绍了服装舒适性5级评价系统在消防服热湿舒适性测试与评价中的应用。总之,通过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较全面、精确地进行消防服热湿舒适性的评价,但两类评价方法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评价织物的散湿功能,获得性能优异的热湿舒适性产品,探究了纺织品散湿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出汗速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纤维组成、纤维形貌、织物结构等内部因素。然后从散湿性能测试的国际标准及测量指标、室温散湿测试、加热散湿测试3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最新研究进展,研究了现有检测标准与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最后指出,应该通过搭建可模拟真实人体微气候与外界环境的热湿检测装置,系统地分析环境因素与织物性能对散湿的影响,研究散湿过程的传热传质机制,为织物性能优化与舒适性面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人体着装实验研究了服装的宽松度对超细丙纶/棉及吸湿排汗涤纶面料运动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为运动爱好者选择服装和运动服开发人员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服装的宽松度对超细丙纶/棉及吸湿排汗涤纶两种面料的运动T恤的热湿舒适性的影响不同;在同种面料条件下,在小运动量及大运动量状态下服装宽松度对人体热湿舒适性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徐巧  丛洪莲 《纺织学报》2013,34(11):49-0
为了研究爽丽丝无缝内衣面料的热湿舒适性,本文从原料组合、组织结构两因素考虑,共设计了16款试样。其中8款含有爽丽丝成分,其余为常规面料作对比,针对这些试样进行透湿、导湿、吸水、蒸发快干、保暖性能的测试。基于实验数据结果,运用模糊综合法对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爽丽丝无缝内衣面料具有较为优良的散热性能、透湿性能、导湿性能、蒸发快干性能,特别是爽丽丝用作地纱时热湿舒适性最佳,适合用作夏季无缝内衣的面料。  相似文献   

19.
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织物热湿舒适性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从人的主观舒适感觉出发,推导和优选出体现人体主观热湿舒适感觉的7种织物客观热湿舒适性性能指标,建立了新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性能指标的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不同季节服用织物热湿舒适性的综合评判模型。该模型主要应用于对成品的舒适性的评判及服装企业进行面料选择。  相似文献   

20.
选取常见的4种羊毛混纺纱线制成轻薄羊毛混纺面料,然后对其热湿舒适性能进行测试与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混纺试样均使羊毛织物的导热性和透气性增强;羊毛/莱赛尔混纺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综合表现最佳;羊毛/Coolmax涤纶混纺织物及羊毛/丙纶混纺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综合表现较好,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仍可用作贴身穿面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