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声马达振子等效模型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等效电路是超声马达振子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原先的等效模型都是线性模型,对振子的非线性无法解释。文中基于超声马达振子频率特性实验,在超声马达振子的电学模型中引入非线性参量,对振子非线性有较好的解释。另外就模型参数对振子效率的影响做了详细地仿真研究,得出:如果频率实验中没有零相位的振子,其最高效率点在最小相位处:其余情况的最高效率点将依赖激励电压在谐振点或反谐振点。这为超声马达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环形行波式超声马达变频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超声马达通常都工作在谐振频率附近,因此,工作频率的变化对超声马达的输出特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匹配电感和压电陶瓷组成的谐振电路,分析了变频对超声马达驱动电路输出特性的影响;利用超声马达的二维解析模型,仿真了激励频率对超声马达输出特性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频率与超声马达输出特性的关系为二次函数。激励频率在超声马达谐振频率附近变化时,驱动电路输出电压的幅值可近似认为不变。 相似文献
3.
粘结层对超声马达定子振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环形波型超声马达定子振动有限元模型,详细分析研究了粘结层对超声马达定子振动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压电陶瓷机电耦合效应的分析计算,给出了粘结层厚度、粘结材料特性与定子表面质点运动轨迹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超声马达粘结层材料特性要求及粘结层厚度的范围。此外,该论文针对由于粘结层的原因引起超声马达定子制作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给出了粘结中所必须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文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是准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驻波超声马达驱动电源,对其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各功能的实现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并指出研制过程中制作关键部件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制出一种新型弯曲旋转超声波马达。其定子由一个实心金属柱和粘贴在其上的压电陶瓷片组成。分析了该超声波马达的运动机理,针对新加坡学者所作推导的局限性,根据梁的弹性振动理论,推导出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定子在相位差为90°的两个交变电压激励时其端部质点的运动轨迹方程;分析了该马达的定子和转子间接触锥形角的计算方法,为柱形弯曲旋转超声波马达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基于LabVIEW超声马达谐振频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该文对超声马达谐振频率的时效性及不同预压力、电压激励下谐振频率特性的理论分析,采用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的阻抗测试系统,自动测量超声马达阻抗特性、谐振频率及其相位,得出超声马达的谐振频率一般会随着预压力的增大而变高,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随着激励的增加而减小,随测试时间而略有变化,并在RTWUM60样机上得到了实验验证,其输出曲线和数据对于超声马达谐振频率的获取、等效电路的导出、马达参数的识别及相应的控制策略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分子马达的运动方式,详细描述了线性推进和旋转推进两类分子马达的运动机理以及运动特性,阐述了它们不同于传统电机的特点,并就分子马达今后的应用前景和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提高贴片式旋转-直线超声电机压电片的利用效率,简化电机使用过程中的安装与固定,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贴片式旋转-直线超声电机。样机主要利用自由约束柱状定子空间上相互正交的二阶弯曲振动模态耦合,在定子自由端的内表面合成一个驱动行波,通过螺纹传动实现输出轴的旋转-直线运动输出。基于有限元法对定子的振动模态以及压电片的激振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研制出一台定子采用中空方柱型结构的原型样机。搭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超声电机测试系统,完成了样机基本输出特性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样机工作频率为38.90kHz,驱动电压峰峰值20V时即可实现样机的有效驱动。 相似文献
11.
12.
一种利用夹心式弯振换能器的激励弯曲驻波的驻波超声波直线电动机。运用振动理论分析了电机的致动原理,通过激励两种不同谐振频率的弯曲驻波,并结合驱动齿的合理分布,可实现双向运动。采用有限元法确定其具体结构尺寸,验证了各驱动齿端部振动轨迹为倾向一致的斜线。制作了样机并测定了其机械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13.
14.
Micro Piezoelectric Ultrasonic Moto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 Uchino S. Cagatay B. Koc S. Dong P. Bouchilloux M. Strauss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2004,13(1-3):393-401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developments of micro ultrasonic rotary motors using piezoelectric resonant vibrations. Follow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four ultrasonic motors recently developed at Penn State University are introduced; windmill, PZT tube, metal tube, and shear-type motors. Driving principles and motor characteristics are describ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ultrasonic motors. Motors with 1.5 mm in diameter and 0.8 mNm in torque have been actually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电动机及其驱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行波旋转式超声波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使用材料及制作过程,给出了电机的电气模型、匹配电感的计算公式,还叙述了驱动电路原理及电气实验波形图。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以前国内还不能生产大型的燃气轮发电机组。从美国引进的机组,绝缘技术又绝不转让,定子线圈元件必须高价进口。通过自主创新,发挥自身优势,采用研究开发的“多胶一模压”绝缘工艺研制的定子线圈元件,不仅实现了国产化,取代了进口,同时还使我国大型电机绝缘系统在性能和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美国GE公司和瑞士ABB公司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