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特点,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的仿真,比较精确地建立了机动目标尾流的仿真模型,研究了尾流自导鱼雷对尾流碰撞检测的仿真原理,深入分析了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逻辑,提出了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仿真方法,从而完成了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的仿真.经过对仿真输出图形和仿真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的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宫国田  张江  潘逊 《鱼雷技术》2009,17(6):71-74
介绍了基于微软基础类(MFC)的声自导鱼雷作战能力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过程,根据通用软件设计流程规范,通过系统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系统测试等步骤实现了该仿真系统.实现的仿真系统可以以鱼雷命中概率为评价指标,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鱼雷设计中的自导搜索策略与弹道优化组合,以及作战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提高鱼雷作战能力.系统使用了可视化界面实现了仿真参数的任意设定,并将仿真结果以数据表格和图形的方式进行反馈,降低了系统使用的专业门槛,增强了使用的便利性,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率,为自导系统搜索策略设计及鱼雷弹道设计提供分析工具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鱼雷自导性能仿真中体现真实作战环境对鱼雷自导的影响,从鱼雷自导系统与外界的信息交互出发,通过分析鱼雷自导探测目标机理和工作过程,结合分布式仿真技术,建立了鱼雷自导性能分布式仿真中的复杂海洋环境和对抗作战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合理有效,可以体现鱼雷自导工作的真实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线导鱼雷攻击过程中,当只有目标方位信息且目标舷角很小时不利于鱼雷捕获目标,为解决该问题,阐述了蛇形弹道搜索的概念,提出了2种线导鱼雷蛇形弹道搜索使用时机。建立蛇形弹道搜索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线导加尾流自导蛇形弹道搜索在只有目标方位信息且小目标舷角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鱼雷捕获目标尾流的概率,为解决进入尾流舷别不确定给攻击带来的问题,又提出了利用尾流自导加声自导攻击目标的组合使用方法,该方法可保证鱼雷命中目标概率;采用线导加声自导蛇形弹道搜索在目标方位无效情况下可以有效扩大鱼雷机动范围,捕获目标概率要高于直航搜索捕获目标概率。  相似文献   

5.
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德  徐德民 《鱼雷技术》2010,18(4):312-315
为研究影响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的主要因素,根据想定的反鱼雷鱼雷拦截态势建立了鱼雷弹道模型以及舰艇规避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定量分析了探测误差、自导作用距离和自导扇面角对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提高对来袭鱼雷的定位精度,增大反鱼雷鱼雷自导作用距离和自导扇面角,可以有效提高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真实水文条件下鱼雷声自导对实际目标的作用距离预报问题,总结了不同海域、不同季节的典型水文条件,提出了鱼雷声自导作用距离预报方法,以射线声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传播损失预报模型,以单元散射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混响级预报模型。根据声自导鱼雷的技术参数,采用网格搜索法预报真实水文条件下鱼雷声自导对实际目标的作用距离,旨在为鱼雷攻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反鱼雷鱼雷固定提前角导引弹道的仿真方法。根据固定提前角导引规律,给出了反鱼雷鱼雷导引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Simulink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固定提前角导引法的反鱼雷鱼雷自导系统具有较高的追踪效率;提高反鱼雷鱼雷速度能缩短自导时间;根据来袭鱼雷方位选取合适的提前角和发射角能够有效提高拦截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的鱼雷全弹道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RIXx工具软件研究了鱼雷全弹道二次建模问题,重点论述了MATRIXx中的有限状态机在鱼雷全弹道逻辑模型二次转化中的具体应用和规则,同时对鱼雷全弹道仿真的系统模型结构进行了设计,其结果对实现鱼雷全弹道仿真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常存 《兵工自动化》2023,42(10):40-43+77
针对影响反潜助飞鱼雷作战效果的主要因素,基于反潜助飞鱼雷弹道特征分析,建立反潜助飞鱼雷空中与水下弹道模型。结合敌潜艇典型机动规避样式,按照反潜助飞鱼雷反潜作战流程编制仿真程序,定量分析射程、落点偏差和主动自导作用距离对反潜助飞鱼雷命中目标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分析对反潜助飞鱼雷作战能力仿真、试验和训练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立娥  刘铎  刘卫东  于莉 《兵工学报》2011,32(2):163-168
舷侧阵自导鱼雷改变了以往前视自导系统的工作频率、阵列孔径、自导作用距离以及目标识别方式的限制,具有自导作用距离远、探测目标能力强的特点.针对舷侧阵自导系统探测范围为鱼雷两侧扇面,而鱼雷正前部扇面是舷侧阵自导系统的探测盲区的特点,给出了舷侧阵自导鱼雷弹道设计的数学模型,首次研究了舷侧阵自导鱼雷的搜索、跟踪、导引及攻击命中...  相似文献   

11.
Taking aim at light torpedo search trajectory characteristic of warship, by analyzing common used torpedo search trajectory, a better torpedo search trajectory is designed, a mathematic model is built up, and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taking MK46 torpedo for example is carried ou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testify that this method can increase acquisition probability and hit probability by about 10%-30% at some situations and becomes feasible for the torpedo trajectory design. The research is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coustic homing torpedo trajectory design and the torpedo combat efficiency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线导雷极限射距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潜艇使用线导鱼雷攻击单艘匀速直航水面舰时极限射距计算的仿真模型,该模型采用偏离方位法发射线导鱼雷,线导段采用保持距离导引法作为导引方式,自导追踪段采用尾流自导方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潜艇在线导鱼雷攻击过程中,根据指控系统计算得出的水面舰速度和舷角值,并估计其误差范围,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不同误差条件下的线导鱼雷极限射距,从而使指挥员能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作出评估,有利于提高线导鱼雷攻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管玲  陈朝晖 《鱼雷技术》2006,14(2):47-50
鱼雷发动机信号源运算量大,一般的DSP系统难以满足要求,而由双片ADSP-2106X组成的并行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则可支持多DSP系统,非常适合于高速实时处理的场合。本文采用紧耦合的方式,用2片ADSP-2106X来设计发射机的信号源,详细介绍了这种高速并行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思路,软件编程及调试。实验证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组成应用可使得该系统具有通用性强、外围器件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鱼雷齐射试验方法与评定标准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该文分析了齐射试验定义和影响齐射雷性能的因素,提出了搜索、跟踪及末攻击全过程考核主动声自导鱼雷齐射性能的要求,经试验方案分析和比较,推荐了优先选用两雷经一次转角、二次转角后均对着目标搜索的试验方案,它具有考核全面、有效性好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尾流自导鱼雷齐射试验新思路,即首先发射单雷多次以不同角度穿过自身尾流,对尾流自导是否检验到鱼雷尾流进行实航验证,在此基础上确定尾流自导鱼雷能否齐射及齐射使用条件,再进行齐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宫国田  李鹏  周浩  唐恒 《鱼雷技术》2010,18(1):26-30
采用商用成熟(COTS)技术途径开发军用设备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文提出了COTS产品在声靶系统对鱼雷自导信号参数实时估计中的应用方案,采用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实现对鱼雷自导信号脉冲载频、脉冲到达时刻、脉冲宽度和脉冲问隔的实时估计。在鱼雷自导信号参数高精度估计的基础上,利用中频直接采样有效减小了信号处理的数据量。通过工业D/A板试验证明,该应用方案达到了设计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并且降低了开发成本,缩短了项目的开发周期,保证了应用的灵活性和二次开发性。  相似文献   

16.
郭聚 《兵工自动化》2022,41(6):58-62
针对空投鱼雷实际使用情况,分析空投鱼雷散布规律和鱼雷主动声自导原理。构建空投鱼雷的投雷误差 模型、潜艇定位误差模型、搜捕弹道模型和自导检测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对空投鱼雷投雷和搜捕过程进行仿真, 分析不同投雷高度、速度、投雷点方位、潜艇定位误差对鱼雷搜捕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作战决 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