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国外已经有富含共轭亚油酸的食用油商品。为了使共轭亚油酸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进行富含共轭亚油酸的食用油免疫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方法按0.50、1.00、1.50g/kg.bw共轭亚油酸的剂量,采用SPF昆明种小鼠连续给予受试物一个月,与空白组进行比较。结果1)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2)低、中剂量组能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3)低、中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4)低、中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5)低、中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6)低、中剂量组能明显增强抗体生成细胞能力;7)低、中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结论富含共轭亚油酸的食用油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预防型大鼠脂质代谢紊乱模型法,以人体摄入量(2.6g/kg@bw)的10、20、30倍,作为低、中、高剂量组.采用SPF级Wistar大鼠经口灌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体重差异,比较胆固醇变化情况,比较甘油三酯变化情况,比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鼠体重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胆固醇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45.0%、16.2%、8.0%;甘油三酯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32.2%、21.0%、3.4%;高剂量组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升高作用.从而说明共轭亚油酸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兰波  凌利 《江西食品工业》2010,(1):27-31,33
目的日本已经有富含共轭亚油酸的食用油商品。为了使共轭亚油酸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进行富含纯度共轭亚油酸食用油的食品安全性毒理试验研究。方法依据GB15193—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结果共轭亚油酸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经口毒性,一次灌胃量达20g/kg·bw两周内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规定,该受试物属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该受试物O.87、2.20、4.30g/kg.bw剂量(分别相对于推荐人群日摄影入量3.6g/kg.bw的20、50、100倍)对wistar大鼠的临床检查,血液学,生化学,脏器重量和系数以及病理组织多样指标无明显影响,未发现该受试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富含共轭亚油酸的食用油既无毒也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共轭亚油酸血脂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共轭亚油酸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以Wistar大鼠为模型鼠,建立高脂模型。给大鼠灌胃0.5,1.0,2.0g·kg-1三种不同剂量的共轭亚油酸36天,结果发现: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体重的增长,并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P<0.05)。同时高、中剂量组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P <0.05),表明共轭亚油酸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脱脂乳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亚油酸进行发酵培养,测定发酵后酸奶的酸度、黏度、保水性、活菌数和共轭亚油酸含量,根据这些特征指标来确定亚油酸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亚油酸添加量对酸奶的酸度和保水性影响较小,而酸奶的黏度、活菌数和共轭亚油酸的产量均与亚油酸添加量密切相关。当亚油酸添加量小于0.075%时,酸奶的黏度和活菌数随亚油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当亚油酸添加量大于0.075%时,酸奶的黏度和活菌数均逐渐降低。酸奶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随亚油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综合所有结果后发现,当脱脂乳中亚油酸添加量为0.1%,发酵36 h时,酸奶的黏度为2 700 m Pa·s,酸度为80°T,保水性为45%,活菌数为4.0×108CFU/m L,共轭亚油酸含量达到0.9 mg/m L,可获得品质优良且富含共轭亚油酸的酸奶。  相似文献   

6.
植物甾醇共轭亚油酸的制备及其血脂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甾醇与共轭亚油酸甲酯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植物甾醇共轭亚油酸脂,反应产率达94%,该法适合工业化生产。首次研究了植物甾醇共轭亚油酸酯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实验表明植物甾醇共轭亚油酸酯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共轭亚油酸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GBl5193—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研究共轭亚油酸食品安全性毒理。共轭亚油酸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经口毒性,一次灌胃量达20g/kg.bw两周内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规定,该受试物属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该受试物0.87、2.20、4.30g/kg.bw剂量(分别相对于推荐人群日摄入量2.6g/kg.bw的20、50、100倍)对wistar大鼠的临床检查,血液学、生化学、脏器重量和系数以及病理组织多样指标无明显影响,未发现该受试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共轭亚油酸既无毒也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甲醇钠为催化剂,以大豆粉末磷脂和共轭亚油酸乙酯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富含共轭亚油酸磷脂。通过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共轭亚油酸乙酯与大豆粉末磷脂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 h,催化剂用量为大豆粉末磷脂质量的4%,共轭亚油酸乙酯与大豆粉末磷脂摩尔比4∶1。在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磷脂产品中共轭亚油酸总含量可达59.23%,其中两种主要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的含量分别为27%和29%左右。  相似文献   

9.
共轭亚油酸免疫调节功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共轭亚油酸免疫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按0.43、0.86、1.29g/kg.bw剂量,采用SPF昆明种小鼠连续给予受试物一个月,与空白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共轭亚油酸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乳酸菌发酵应用于豆浆产品深加工,将豆浆中亚油酸转化成共轭亚油酸。首先探讨豆浆生产的最佳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为:泡豆15 h、水豆比例10∶1(mL/g)、加热沸腾时间8 min,在此条件下,豆浆中蛋白质含量为3.96%。其次,将植物乳杆菌接种在不同比例组成的豆浆和牛奶复配培养基中驯化,并且观察生长特性,在豆浆含量80%时不仅菌种生长较好且能提高豆浆营养价值。最后对产共轭亚油酸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产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发酵条件是:蔗糖添加量6%、琼脂添加量0.7%、接种量4%、培养时间30 h,其共轭亚油酸产量为29.83μg/mL。  相似文献   

11.
共轭亚油酸生物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轭亚油酸是80年代末才被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促进生长、缓和免疫反应副作用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工业化生产共轭亚油酸的方法是碱并构化法,但共轭亚油酸的生物合成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对近年来共轭亚油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葵花籽油制备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葵花籽油是为数不多的高含亚油酸的油脂之一,是很好的生产共轭亚油酸的原料。探讨了反应时间、加碱量等对葵花籽油制备共轭亚油酸共轭化转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获得了90%以上的共轭化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在无溶剂体系中,使大豆卵磷脂与共轭亚油酸乙酯发生酯交换反应,以制备富含共轭亚油酸(CLA)的改性磷脂。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基于磷脂的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比(大豆卵磷脂与共轭亚油酸乙酯的质量比)对改性磷脂制备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对改性磷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得出优化的制备条件为:甲醇钠(30%甲醇溶液)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2.0%,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130℃,物料比1:5。在此条件下,产物改性磷脂中CLA含量可达29.18%。  相似文献   

14.
精氨酸-共轭亚油酸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精氨酸-共轭亚油酸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能力,并与VC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精氨酸-共轭亚油酸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与其浓度存在着量效关系;精氨酸-共轭亚油酸对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清除能力低于VC;精氨酸-共轭亚油酸对.OH和DPPH.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均高于VC。在精氨酸和共轭亚油酸的协同作用下,精氨酸-共轭亚油酸的抗氧化活性得到增强。因此,精氨酸-共轭亚油酸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5.
共轭亚油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共轭亚油酸是天然存在于食品中的亚油酸异构体,具有抗癌、抗氧化、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脂肪积累、促进生长、刺激免疫等作用,是一种新的保健功能脂质。本文对其生理功能、来源等研究情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共轭亚油酸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共轭亚油酸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比较各种检测方法,Ag-HPLC和GC可以提供最好的分离。GC-MS和(~13)C-NMR可以完全定性和定量分析CLA。  相似文献   

17.
共轭亚油酸合成原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具有抗肿瘤、减少脂肪蓄积、调节机体免疫力、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糖血压、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生理活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由于CLA天然来源较少,以亚油酸为底物人工合成制备CLA成为了人们获取CLA的主要途径。本文系统介绍了游离脂肪酸、烷烃酯、甘油酯等不同形式的亚油酸及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天然油脂在CLA生产中的运用,并综述了食品发酵中CLA的合成,为优化CLA原料利用、经济高效地获取CLA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超声场中亚油酸的共轭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声作用下声强、超声作用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亚油酸共轭反应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均匀设计,建立了各因素对产率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采用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声强、超声作用时间、反应总时间、催化剂用量、温度等都对共轭反应产率有重要影响;均匀试验结果显示,在22.17~27.26 W/cm2内,与其他因素相比,声强的影响不显著;如试验温度高、时间长、催化剂用量大,则最终产率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运用回归模型,选择适宜的参数,以得到满足要求的产品。对比试验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超声处理可以提高产率,而达同样的产率,超声处理则可以使反应的催化剂用量减少,反应时间缩短。光谱表征显示,亚油酸已发生共轭反应,且产物以顺反式构型为主。  相似文献   

19.
共轭亚油酸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综述了共轭亚油酸的各种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 ,如气相色谱法、银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和核磁共振。其中最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是气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20.
共轭亚油酸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扼亚油酸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缺氧、促进成骨、降糖等几个方面,对共轭亚油酸的功能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