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定子上有多套三相绕组的多相电机互漏电抗的测定,导出了有关计算公式,实际测量了一台三/十二相电机定子互漏电抗值,利用互漏电抗的测试值,对电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较好地吻合了实际样机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测参数及其测量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定子上有多套三相绕组的多相电机互漏电抗的测定,导出了有关计算公式,实际测量了一台三/十二相电机定子互漏电抗值,利用互漏电抗的测试值,对电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较好地吻合了实际样机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测参数及其测量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定子漏电感是定子漏感参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双绕组感应发电机定子上两套绕组的结构与分布比传统的三相电机更复杂.采用解析法对不同绕组结构的双绕组感应发电机定子槽漏电感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导出了两套绕组槽自漏感、互漏感与节距之间的关系式,对电机设计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三相感应电机运行的各种故障中,绕组缺相故障的发生率较高.当定子绕组-相断路时,将导致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缺相运行.基于αβο坐标下数学模型,对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瞬变过程完成建模,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实验仿真,通过确定约束条件和对电机参数的设定得出模型的仿真结果.通过对其结果分析,获得了对定子绕组故障的定位方法,分析结论对电机出现此类故障时的诊断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电机中出现其他故障时的现象分析和故障定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鹏  张晓锋  乔鸣忠  蔡巍  梁京辉 《微特电机》2011,39(10):36-40,43
建立了五相集中整距绕组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的统一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分析定子各种短路故障及各电机参数对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影响.针对电机一相出现匝间短路时的情形,利用Matlab/Simulink 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比Ansoft场路耦合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两种结果是相吻合的,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十二相15°相带绕组同步电机定子槽漏抗的推导,进一步得到适合于 m 相180°/m 相带绕组(如三相60°相带绕组、六相30°相带绕组、……)同步电机定子槽漏抗的统一计算公式,可十分方便地用于电机电磁计算。  相似文献   

7.
交直流混合供电的多相电机超瞬变电抗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交直流混合供电的多相电机正被广泛应用于独立供电系统中,该电机定子上有两套绕组,一套绕组提供交流电,不同于三相电机,分析该电机性能时必须考虑复杂的各绕组间的耦合参数。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同时采样该电机单个攻组或两个绕组串联线对线短路时的各电流电压波形,通过对这些被采集信号的FFT变换,求出各电压和短路电流基波分量之间的有功和无功效率,由电机自感和互感超瞬变参数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可得到超瞬变参数的测试值,由上述方法,在一台交直流混合供电的3/12相电机上测出了实际的超瞬变电抗值,利用这些测试值,对电机进行了计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较好地吻合了实际样机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测参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交直流混合供电的双绕组的三相/十二相电机完整的数学模型,导出了电机的基本电磁参数.利用编制的仿真程序,代入由模型决定的电磁参数,对电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和实际样机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一些新型电机转子阻尼绕组的端部采用与转子冲片形状相同的阻尼铜片结构,本文将该阻尼端部铜片等效为多个导线,根据任意两长直导线之间电感的基本计算公式,由等效前后电感储能不变的原则,得出了电机端部阻尼铜片漏电感的计算公式.实际计算了某隐极电机的阻尼端部漏感,利用计算结果,仿真分析了电机定子三相突然短路时的电流波形.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交直流混合供电的多相电机数学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建立了交直流混合供电的双绕组的三相/十二相电机完整的数学模型,导出了电机的基本电磁参数。利用编制的仿真程序,代入由模型决定的电磁参数,对电机进行了计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和实际样机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交直流混合供电的多相电机稳态电抗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研究了交直流混合供电的多相电机对称稳态电抗的测定 ,导出了有关计算公式 ,并在一台交直流混合供电的三相 /十二相电机上测出了其稳态电抗值 ,利用稳态电抗的测试值 ,对电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较好地吻合了实际样机的试验结果 ,验证了所测参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3/12相双绕组发电机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介绍了3/12相交直流同时供电(双绕组)发电机的结构特点。在某些近似假设条件下,将 12 相4Y互移15直流绕组等效为一个3相Y绕组,然后通过适当处理两套绕组之间的耦合,得出了与耦合有关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简化了d-q-0 系统的数学模型、导出了简明的电压和磁链方程及相应的d和q轴等效电路,为分析该类电机的各项性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文所用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结构的双绕组发电机。  相似文献   

13.
交直流混合供电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漏电感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考虑绕组端部的喇叭口和绕组上下层位置的条件下 ,推导了交直流混合供电发电机绕组端部漏电感的计算公式 ,根据公式编制了端部漏电感的计算程序 ,计算结果与样机上测试线圈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双绕组交直流发电机参数的局部辨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针对双绕组交直流电机参数不易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同步电机参数的局部辨识方法,利用由常规法能准确得到的部分参数,再根据参数对电机工况的灵敏度分析,来局部的辨识电机参数,有效地解决了辨识算法的不稳定性等问题。用该方法在一台双绕组交直流发电机上辨识出了实际的参数值,利用这些测试值,对电机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较好地吻合了实际样机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辨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计算12/3相双绕组异步发电机多达上百的相间槽漏感,在槽比漏磁导求取和绕组与线圈边连接关系确定方面采用了新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定子圆底槽各层的分片处理,由数值方法推导了层间槽比漏磁导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仿照图论结合回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网络的过程,列写了表示线圈边支路电流与一相绕组回路电流间的关联矩阵,用规范统一的编程方法计算各相绕组间的槽漏感,并对其中几个电感值进行了定性分析。所用分析方法通用性强,对绕组连接复杂多相异步电机定子槽漏感参数计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葛占雨  张俊龙 《电力建设》2010,31(11):106-109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决定于其电源相序和定子三相绕组与电源相序的对应连接。根据负载要求的电机转向,用直流感应法确定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绕组的相序,从而确定三相绕组与三相电源正确的对应连接关系。对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用性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为计算12/3相双绕组异步发电机多达上百的相间谐波漏感,在两线圈间谐波电感的求取和绕组与线圈连接关系确定方面采用了新的分析方法。以单一线圈而不以一相绕组为基础,通过总电感减去基波电感的方法计算两线圈间的谐波电感,并在区分控制绕组和功率绕组情况下给出了异步发电机任意2个定子槽中线圈间谐波电感值。仿照图论结合回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网络的过程,列写了表示线圈支路电流与一相绕组回路电流间的关联矩阵,用规范统一的编程方法计算各相绕组间的谐波漏感,并对其中几个电感值进行了定性分析。所用分析方法通用性强,对绕组连接复杂多相异步电机定子谐波漏感参数计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绕组函数法分析多相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为正弦分布、集中整距和短距分布等形式时气隙磁势谐波的分布,在此基础上简单讨论建立对应的电机数学模型。由于多相电机具有转矩大,定子绕组分布和激励形式灵活的特点,相比传统三相电机其优点显著。  相似文献   

19.
3/12相双绕组交直流发电机的电路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12相双绕组发电机整流绕组之间以及整流绕组各绕组与交流绕组之间互感的真实情况,利用两套绕组之间的耦合关系式,将整流绕组的量折算到交流绕组。建立了该型电机的DQ轴磁链方程、电压方程及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应用MATLAB/SIMULINK的仿真环境建立了该型电机的通用仿真电路模型。该模型可以更方便地研究双绕组交直流发电机的各项性能,特别适用于研究解析分析难以进行的各项性能。通过实机试验检验了所建电路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usage of a dual stator winding three-phase induction machine as a stand-alone generator with both controlled output load voltage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This generator, with both three-phase power and control windings housed in the stator structure, has the load connected to the power winding and a three-phase 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voltage-source inverter sourcing the control winding. The input to the PWM inverter is either a battery source or a charged DC capacitor. The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generator schemes with either of the two inverter sources are investigated and shown to have desirable performance. How the load voltage magnitude depends on the various control and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rotor speed, compensating capacitance, and load impedance is determined using a detailed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