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为了寻找一个能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开菲尔乳的方法,研究从开菲尔粒中分离酵母,对不同的酵母进行性能鉴定,选择其中酒精产量高的菌种,根据酵母菌在牛乳中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接种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经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以乳糖发酵性酵母(K1)为工业发酵剂的发酵乳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60 h,接种量为3%.酵母菌的活化时间以24 h为宜,分离酵母的扩培时间以36 h为宜. 相似文献
10.
开菲尔粒表面超微结构及微生物在开菲尔粒表面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运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开菲尔粒表面结构及微生物发布进行了研究。开菲尔粒表面栖息着乳球菌、杆菌和酵母(可能还有醋酸菌)。开菲尔粒基质确由多糖构成,开菲尔粒基质中有大量不具完整细胞结构的微生物,这一区域的微生物大量自解,很难与外界沟通。作为发酵剂而言,开菲尔粒表面的微生物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筛选提供乳酸菌资源,实验采用实验室纯培养方法结合生理生化分析,对新疆传统发面面肥样品中乳酸菌的种类、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对分离的菌株运用16S r D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研究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三株乳酸菌,其中F5和F28两株被鉴定为Bacillus sp.,F3被鉴定为Paenibacillus sp.。3株菌在p H4~7能生长,在3%和6.5%Na Cl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在10~45℃温度范围能生长。两株芽孢杆菌中F5菌株产酸能力较强,F28菌株生长速率较快,并且这两株菌均能利用多种碳源。所以,实验中筛选出的三株乳酸菌均可选作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自然发酵辣椒酱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发酵的辣椒酱中分离出产酸量高、生长良好的菌株,经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性及发酵性能试验,最终选定Lact.1和Lact.2两株适用于发酵辣椒试验的乳酸菌。鉴定结果表明Lact.1为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planetarium),Lact.2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试验结果表明两株乳酸菌产酸速度快,最适生长温度在30℃到40℃之间,最适生长pH 6.0,当食盐浓度在7%以下能生长。 相似文献
13.
14.
该研究采用传统分离方法从不同季节清香型小曲白酒酒醅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形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探究其发酵特性。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出225株乳酸菌,经鉴定,归属于3属15种。通过高粱汁培养基初筛、固态发酵小试实验复筛,得到两株增酯降杂效果较好的乳酸菌,分别为纳格里乳杆菌(Lactobacillus nagelii)X29和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X9。将强化乳酸菌X29和X9麸皮种加入桂花曲,最佳添加量为20%,此添加量下酒样中乙酸乙酯含量分别提升32.84%和16.79%,乳酸乙酯含量分别提升37.38%和36.44%,正丙醇含量分别降低2.61%和5.40%,杂醇油含量分别降低21.33%和26.71%。乳酸菌强化麸皮种糖化前加入能明显提升酒体中乙酸乙酯含量;糖化后加入则对乳酸乙酯含量和出酒率提升效果明显;延长发酵时间也可提升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含量。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筛选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强、产酸快、发酵风味好的乳酸菌,以新疆传统酸马乳为筛选源,经亚硝酸盐降解试验初筛、接种辣 椒酱复筛,筛选出一株亚硝酸盐降解率达88.91%、发酵辣椒酱风味佳的乳酸菌C27。 总酸复筛试验显示,菌株C27可以明显缩短发酵 周期,发酵辣椒酱第8天,总酸含量达2.15 g/100 g。 菌株C27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耐酸及耐胆盐试验显示,菌株C27在pH 3.0及0.30%胆盐环境中能够生长,满足益生菌在肠胃定植的首要条件。因此菌株C27可以作为发酵辣椒酱专用发酵剂进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研究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种类及性质,以发酵周期为两年的传统鱼露发酵液为研究对象,利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对中后期发酵液中的优势乳酸菌进行筛选,并考察其生理生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从发酵液中共分离获得28种乳酸菌,其中至少有5种优势乳酸菌贯穿整个鱼露发酵的中后期,经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R1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R2为德氏乳杆菌乳亚种(L.delbrueckii subsp.lactis)、R4为短乳杆菌(L.brevis)、R5为乳酸乳球菌乳亚种(L.lactis subsp.lactis),而R3未能鉴别出种属。其中R1、R4的耐盐性比较强,而R3、R5的产酸能力则相对较强。这5株乳酸菌均不具有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能力。这为下一步多菌种的添加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