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红玲 《当代矿工》2010,(11):55-55
认识他的人都说他睿智、干练,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儒雅、温和,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说他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他就是济宁市劳动模范,兖矿集团兴隆庄矿副矿长、总工程师谢强珍。  相似文献   

2.
史石然 《当代矿工》2000,(12):38-39
某矿共有职工两千一百人,其中干部(包括聘的)占了近三百人,工人和干部的比例是7:1。干部队伍已经是臃肿不堪了,许多干部的工作量极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次单位下岗350人,其中却只有一人是聘任制的干部。还是个工人身份,而且还是他自愿申请离岗的。他愿离岗的原因是他分管的工作难干,他是抓安全质量的副科长。在现今这样的社会里,他干的那份工作,也实在是不容易干好  相似文献   

3.
张金元 《当代矿工》2004,(11):50-50
你认识周解和吗?在茫茫人海里,他是一个不易被人注目的人,胖墩墩、寸头、高嗓门.他所在之处,十多米以外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前年,他因患心包炎动过开胸大手术,但似乎丝毫没有改变他说话的高嗓门和他对工作的那样一股热情劲儿.  相似文献   

4.
他与机电设备打交道21载,当电工“小头儿”16年,是连续多年的矿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他讲起话来语言朴实,快人快语,豪爽是他给人最深的印象。在区队领导的眼里,他干什么都让人放心;在工友心里,他吃苦能干待人公平;他自己说,再苦再难也要按时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5.
王文 《当代矿工》2007,(5):12-13
他,戴着一副镶边的近视眼镜,坐在你面前与你交谈,总是那么不紧不慢,温文尔雅,但是,熟悉与了解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敢于"亮剑"的人.讲到技术管理,他一向严谨求实,毫不含糊;说起技术应用与技术控制,他敢于突破常规,灵活运用.他,就是新田湾煤矿安全副总工程师龙官波.  相似文献   

6.
认识魏向东已有些年了。自打他当上工会主席,我就一直跟他打交道。他这个人外表看上去很是儒雅,性格也开朗,谈吐风趣、幽默,但骨子里却是傲骨铮铮,很是强硬的。和他打交道很简单,因为他爽快,也直率,所以他说的事,基本上是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而且凡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尽力办,是个很讲信用的人。对此,我跟其他矿区的工会主席聊天时,大家也有同感。像淮北矿区工会主席张宇对他就是赞赏有加,  相似文献   

7.
如果一个人只和你接触过一次,但当你回想起与他接触过的分分秒秒时,你会发现,他留给你的印象竟是那么的清晰与深刻。也许,这,就是他人格魅力的使然吧。晋城煤业集团的工会主席王生秀,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而又平凡的人,一个在矿区当工会主席近20年的人,一个不善言辞但内心如火的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永远充满  相似文献   

8.
阴影     
十几年前,我在煤矿井下掌子面干回撤工。我的师傅是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工人。他个头中等偏高,腰细膀宽,两只小眼睛贼亮。班上几十号人,年龄属他大,但没几个人尊重他,都说他胆小、自私、滑头。那时的人不太注重安全,挂在嘴上的是创高产。 师傅确实有不少毛病。班上的人都是截煤机割煤或放煤时,才用毛巾捂捂嘴,而师傅总是戴着个破口罩,让人看着别扭。班长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的我们需要倾诉,因为快乐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没有人与你分享的人生是可悲的。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人在飞机事故中侥幸生还,当他回到家中准备向妻儿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妻儿忙着准备宴会,无暇顾及他的兴奋,欲诉无处的他选择了自杀。如果当时他的妻儿能停一下手中的工作,哪怕只是用眼神或表情来告诉他自己在听他的故事,他也不至于自杀。人在紧张、快乐、痛苦时,都会有倾诉的欲望,这是一种情绪的转移。而他很不幸,没有人分享他死里逃生的快乐。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很多无奈。和知心朋友聊天,感受心灵的默契,分享生活的色彩,这份分享就…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煤矿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把根深深扎进黑土地 敬业,生在矿山,长在矿山,18岁那年当上了矿工。也许是父辈顽强奋进的精神耳濡目染得太多,他发誓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单调、艰苦的采煤工作使一些人望而却步,而他却把根深深扎进了黑土地、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都出满勤、干满点,哪怕能多产一吨煤,他也会孜孜以求。有一个月,他蹲在单位没回家,那阵子任务紧,他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做,一连两次推迟了婚期。直到区领导命令他休假3天办完婚事再上班,他这才做上了新郎。  相似文献   

11.
陈倩 《当代矿工》2012,(7):46-46
提起南屯矿金锚合成材料厂技术员郝龙豹,熟悉他的职工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小郝这人,工作认真负责,肯钻研}小发明、小改革效果好、实用!”别看他三十刚出头,年纪轻轻,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头脑灵活、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人。于是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小诸葛”。  相似文献   

12.
在兖矿集团鲍店矿,提起安监处的王成海,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一个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人。但也有人说他思想顽固、不讲交情,是个不仁义的人。面对这两种声音,王成海总是一笑了之。  相似文献   

13.
泰戈尔在生活中谦虚平和,待人热情,总给人很普通的感觉。他的诗集《吉檀加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日本人敬他为神明,美国人像欢迎英国王子一样簇拥他,德国人恭敬地吻他的衣角……盛誉之中,泰戈尔没有狂傲,依然平常如初。他说:人们眼中的我,并不是真正的我,并坦言总有一天要从自己的名誉中突围出去。我国众所周知的名人钱钟书,也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他的母校请他题词,按说,凭他的身份名气,给母校题词未尝不可,但他却一再婉拒,最终也没答应校方的请求,被传为佳话。泰戈尔、钱钟书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诗人、学者,这与他们不看重、看高自己…  相似文献   

14.
扬眉与浅笑     
王长军 《当代矿工》2013,(12):63-63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两种极端的人——一种是性格执拗,只要他认为对,没理也要搅三分的人;一种是俯首帖耳,哪怕自己很有理,只要别人一瞪眼,他就立刻茄子打霜蔫儿掉的人。这两种人我都不喜欢,估计也没人喜欢。我喜欢的是那种有傲骨、不卑不亢,却又通情达理、温柔和善的人。  相似文献   

15.
在工作中他是位绝不让瓦斯浓度超过0.5%的较真儿人,在一个班中他是位能走十几里路的勤快人,在工友面前他还是位"点子"高手,在南屯矿安全监察处,一提起尚玉成,大家都为他竖起大拇指。"这次技术比武,玉成取得了瓦检工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都想让他分享分享经验,提高我们个人的技术能力。"自集团公司第八届职工岗位技能比武结束后,尚玉成比以前更忙了,只要一有时间工友们就会把他围在一起,听听他在比武中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16.
他身材魁梧,脸庞黝黑,与人说话总是挂着笑容,让人难以与“三违”克星的“铁面孔”联系在一起。他就是淮北矿业集团祁南矿安监处稽查队长张怀芝。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过,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他的所得,而是他的付出。这句话,赵国峰最欣赏。 “干煤矿,就得上一线。”这是赵国峰的话。 有人问他,你挖煤,一挖就是二十多年,后悔不?赵国峰不假思索地说:“悔啥?有句歌词不是说:你不当兵,他不当兵,谁来保卫国家嘛?干煤矿的也如此。你不挖煤,他不挖煤,谁来采掘光明。”赵国峰正是这采掘光明的人,他用自己生命之火点燃和照亮了矿山,照亮了他周围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以前见过这样一个人,名字就不说了,反正该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妨往身边你熟悉的人里随便猜。他为了讨好上司,43岁的他竟在42岁的上司面前自称晚辈。仅仅为能干上一个能管七八个人的副班长,他给上司送了一只烧鸡、一瓶茅台。谁知好说歹说,上司死活不收,他便说:“您老收下吧,又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自家养的!”上司便收下了鸡。他便又掏出了茅台酒,依然说:“您老收下  相似文献   

19.
他说:花有果的责任,云有雨的责任,太阳有光明的责任。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责任。人生在世,更是如此。正如古希腊人所言:人是背着一个包袱走路的,包袱里有家庭、事业、友情……历经艰辛,却无法丢弃其中任何一件,因为那上面写着两个字:责任。尽责,体现着生活的价值,映照着人生的意义。只有责尽才能心安,唯有尽责才能打开人生幸福快乐之门。——他就是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普掘三区区长朱士申。“勇于任事,敢于担当,善于尽责。”这是许多上级领导和职工群众对朱士申的评价。了解他的人都说他的工作经历其实就是尽忠职守、责在人先的…  相似文献   

20.
老模     
老模最后一个离开车间。下班的人群潮水般涌出厂大门。平日里老老少少都喜欢与他结伴,还呼着“老模、老模”开开玩笑。今天却没有一个人和他搭讪…… 老模独自走在通往矿大门的马路上,突然想起今天好长时间没吸烟了。他点着烟,深深吸了一日,——好香!也许,人失意时烟才特别香。 老模心里清楚:今天没人和他搭话,是厂里人着实敬佩他,不愿伤他一丝一毫的自尊。 老模名曰张力立,195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顶局劳模的“乌纱帽”从淮南戴到淮北,颤都没颤过。开始人们叫他“张劳模”,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