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卫红 《山西建筑》2009,35(30):346-347
介绍了环境保护的概念及其在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公路建设环保防治措施及治理对策,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景观作为农村地域的一项重要基础资源,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其对于乡村振兴的价值,并提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发展路径。文章在分析乡村景观建设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乡村景观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乡村景观与当地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等协同发展模式,通过乡村景观与产业融合发展、与村民生活创新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路径,重塑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景观,有效提高村民经济收益,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实现自然与文化景观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山区公路建设施工期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克良 《山西建筑》2009,35(8):357-358
结合贵州省扎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阐述了公路建设施工期对于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施工期应当采取的环保措施和建议,以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降到最小限度,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面对亟待解决的乡村水生态环境问题,其保护与修复都已迫在眉睫,乡村景观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的主要手段——低影响开发技术和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区域的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息息相关。通过对上海市青浦区淀山湖沿岸区域的现状水文、水质、径流、污染源等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构建适合上海平原河网地区气候、水文及土壤条件的乡村景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低影响开发途径,为上海乡村景观绿色基础设施系统的构建和海绵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环境与乡村建筑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分析了生态环境与乡村建筑的影响以及互动关系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环境与乡村建筑协调发展的观点和路径。研究表明,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才能实现生态环境和乡村建筑的协调发展,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过度破坏。同时,生态环境和乡村建筑协调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同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路建设是现代美丽乡村整体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时也展现出了当地人们的精神风貌。景观建设可以适当改善公路建设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公路能巧妙地融入自然环境,提高人们的视觉环境质量,为公路使用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行驶环境。论文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公路的景观提升设计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其他类似的美丽农村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乡村景观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乡村景观与自然和城市景观的差异,提出了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原则,并阐述了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指出将乡村景观融入到城乡规划设计中,可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合理性,有效落实生态、环保理念,从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工具日益增多,公路建设项目也随之增多,对社会生态环境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绿色交通理念与生态公路设计的融合正好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绿色交通和生态公路设计的概念,然后再进行绿色交通理念下生态公路设计分析,以此来完善生态公路设计相关理念,有效提高当前公路建设的环保水平,从而实现公路建设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极其重要的生态位置和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国从生态安全战略角度出发提出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离不开生活在其中的村民,试点区乡村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环境资源保护。因此,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任务是处理好当地农牧民全面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本质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利用系统思维将乡村景观分为聚落景观、生产景观及乡土社会,并反思试点区乡村景观建设内容;提出乡村景观营造手段,整合乡村发展与国家公园建设的各项目标,构建草原综合体概念,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支持,为试点区乡村复兴提供视角。  相似文献   

10.
面对生态环境变化和快速城镇化的双重压力,我国乡村景观出现了明显的脆弱性特征。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能够梳理乡村人地关系、明确其脆弱性来源和程度,以此整合乡村人地资源、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相容度,对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文章总结并分析了我国乡村景观的脆弱性表征,构建了"概念内涵—分析框架—定量测度"的研究框架并解析其中的研究重点。未来,研究应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典型区域的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拓展乡村景观脆弱性的多元应用,为乡村景观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妮媛 《山西建筑》2008,34(7):11-12
结合山区公路的建设,分析了公路工程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深入探讨了公路景观建设与水土保持的关系及设计原则,提出了基于水保功能的公路工程景观技术,以为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和景观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季乐  魏萍 《园林》2008,(10):48-50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转变的过渡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乡村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乡村景观的面貌。“三农”问题、乡村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景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正在大规模建设,其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着眼于环境保护,逐渐推行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制度有着现实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然后提出了环境保护监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公路区域生态破坏及植被恢复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合国内外公路环境保护的研究现状,就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机理、表现形式以及路域环境恢复与重建的植物修复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了公路建设、营运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重要意义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霞  刘亚晨 《山西建筑》2006,32(18):348-349
通过对江西省近几年公路的发展及环境保护设计的分析,探讨在公路建设设计、施工、验收各环节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对策,以完善和提高环保质量,达到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破坏,使人们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城市景观生态化设计是最小化减少景观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的一种设计理念,达到自然生态与生产、生活全面融合,让自然生态贯穿整个景观环境,从而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品质。论文基于景观生态化设计理论,梳理城市公共设施的组成要素,归纳创新设计方法,进而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整体生态景观效应,促进城市公共场所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取弃土与复垦方案,从土地资源、农田环境、植被、熟土及土地复垦方面,阐述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并提出了施工期间临时用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实现了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路景观是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中反映着乡村的乡风文明、经济文化水平,是乡村精神在景观中的直接体现。虽然我国农村公路景观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公路景观一直存在着绿化环境的误区,造成了乡村公路景观同化现象严重、景观设计生活性不强、公共活动空间缺失、景观功能性设施不够系统等现状。文章从规划设计、资金层面和制度层面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农村公路景观设计不到位的原因,并且从以上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美丽乡村视野下农村公路景观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更加协调发展,因此乡村规划日益成为城镇化关注的焦点,乡村景观规划是乡村规划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规划技术的不成熟,对于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依然缺乏全面思考。本文主要对乡村景观的涵义与特征、乡村景观规划、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进行探讨,并结合湖北省东西汊湖乡村景观规划案例提出乡村景观资源现状分析—乡村景观特征评价—乡村景观特色定位—乡村景观整体规划的景观规划思路和方法,最后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景观规划和治理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旅游公路建设是乡村地区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要求,是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途径。我国大多数乡村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势明显,且极有可能涉及生态敏感区。因此,在乡村公路建设过程中,需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文以重庆市忠县至石宝沿江旅游公路二期工程为例,开展乡村旅游公路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评价研究,对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点提出施工规避、恢复植被、暂时驱逐等措施,以期将项目对乡村沿线地区产生的生境破坏、生态功能下降等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提升依托项目景区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