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传统双模控制用于速度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参数PI控制器。该控制器对传统双模型控制的切换条件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2.
给出电动舵机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模糊PID双模控制的原理,设计了模糊PID双模控制方案,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阶跃响应具有较好的瞬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且对外加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季伟 《兵工自动化》2021,40(6):36-41
针对有刷直流电机的转速控制,设计一种DSP转速控制器.基于DSP芯片TMS320F28335,以传统的PI控制算法为核心,从硬件电路和控制结构2方面对转速控制器进行介绍,并通过离合器接合性能测试,对比ECAP捕获模块和AD采样模块的优劣,从工程的角度优化和完善转速控制器的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优化DSP转速控制器的设计,信号采集精度远远高于单纯的AD采样模块.  相似文献   

4.
整车控制器作为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核心,其开发方式决定了控制程序软件代码的研发周期和成本.文中针对传统开发方式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采用英飞凌XC2267M单片机研发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方式,完成了整车控制器的硬件系统设计,基于Simulink软件及整车控制策略搭建了整车控制模型,实现了代码的自动生成.最后,将生成的代码下载至整车控制器并进行了实车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代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现有的电动汽车IGBT电驱动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自给电源的隔离驱动技术,它具有无需提供隔离电源、保护功能完善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详细介绍了采用分时自给电源技术的IGBT驱动器的保护功能.实际运行表明,新型自给电源的IGBT驱动器工作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TMS320LF2407作为电机的控制芯片,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特点和DSP芯片的功能,分别提出了基于DSP技术的有位置传感器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然后针对所设计的控制方案对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作了详细论述.着重论述了DSP的外围硬件、驱动及逆变单元和转子位置检测单元这几个主要模块的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7.
尹波 《兵工自动化》2006,25(11):81-82,84
基于PIC16F876单片机的速度合成器,用于履带式机器人或车辆的左、右直流有刷电机的驱动.合成器接收速度和方向2个PWM输入信号,使用单片机内16位的计数器测出其脉冲宽度值.软件采用分段的方法合成出2路直流电机的速度和方向的数字信号,然后将此信号转变为电机的PWM驱动信号.  相似文献   

8.
牛德青  岳曾敬 《兵工自动化》2006,25(7):51-52,61
基于DSP的TTCAN控制器设计,采用双冗余CAN控制系统.其高层协议利用TMS320LF2407A实现,底层协议利用MCP2515控制.当有数据传输时,由DSP提供SPI总线的时钟.该控制器软件系统包含系统初始化与主程序模块,其中主程序模块又包含冗余处理、TTCAN协议实现及通信模块三部分.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PID控制器在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它的参数设计是一个广泛研究的课题。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器虽能求取全局解,但是收敛速度慢,而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器结构简单、可塑性强,但是容易陷入局部解。文中结合两者优点,提出采用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PID参数设计的方法,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引信起爆控制电路通过对目标探测信号的处理和决策,给出发火控制信号,其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其发火可靠度,工程上大多采用直接双套并联方式进行冗余设计。针对引信起爆控制电路如何进行冗余设计问题,设计了并联冗余和非冗余两种电路,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了其全寿命周期可靠度,结果表明非冗余电路可靠度略高于并联冗余电路。采用故障物理方法,分别通过加速寿命试验和故障物理仿真,得出了起爆控制电路在引信服役期内的温度应力、力学环境应力、电应力下的失效寿命远大于寿命期的结论。综合数理统计和故障物理研究结果,给出了引信起爆控制电路可采用非冗余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滑模理论设计了一种随动系统的控制器,并详细阐述了该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原理、特点、动态特性及其具体的电路.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达到系统技术指标要求,从而为导弹随动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纯电动环卫车,设计开发了一套性能优良的整车控制器,包括硬件电路组成、软件算法及整车CAN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实车试验验证,证明了该整车控制器软硬件的可行性和控制策略的科学严谨性.  相似文献   

13.
魏英杰  吕瑞  张嘉钟  于开平  曹伟 《兵工学报》2009,30(8):1147-1152
超空泡航行体由于浮力缺失以及尾部滑行力的出现,使航行体具有了尾拍、结构振动和非线性等复杂的运动特征,给超空泡航行体的运动稳定控制设计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通过分析作用在超空泡航行体上的流体动力,推导出了超空泡下潜一俯仰面运动数学模型。依据对该模型开环时的系统特性分析,针对开环系统的不稳定性,设计了基于改进型指数趋近率的变结构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闭环系统响应快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冲压发动机适应更宽广的工作包线,提高工作性能,充分发挥推进剂的能量,必须设计燃气发生器流量调节装置。文中针对一种固冲发动机用流量调节装置进行了设计,完成了结构与内流场仿真计算,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加工试验件完成了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流量调节装置满足冲压发动机要求,可以为流量调节装置将来的实际应用作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平面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反演自适应控制设计方法。将飞行器结构的弹性振动转化为运动方程中的不确定项,基于反演控制思想分别设计了速度和高度控制器。通过对模型中不确定项的上界进行自适应估计,消除弹性振动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引入滑模微分器对虚拟导数进行求解,避免出现传统反演控制中的虚拟导数计算量膨胀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器能够在模型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对速度和高度参考输入的高精度稳定跟踪。  相似文献   

16.
超空泡航行体的增益自适应变结构控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超空泡航行体在实际巡航时具有其独特的运动特性,同时存在流体动力系数的摄动及尾部流体未知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增益自适应变结构的控制方法。首先改进了目前普遍采用的超空泡航行体的数学模型,借鉴Backstepping思想设计了滑动模态面;采用增益自适应算法对干扰未知上界进行了估计,最后设计了基于变结构理论的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快速,具有很好的鲁棒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合动力履带车辆设计了一种利用驱动电机堵转生热进行加热的低温预热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不添加任何装置的前提下利用原有部件实现辅助加温,以满足车辆冷启动需求。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计算得到预热过程中动力舱向外界环境的传热特性,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合动力舱各部件参数,利用MATLAB计算不同加热功率下达到预热目标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并分析各加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满足预热时间要求的最低加热功率为70 kW,所需加热量为181 MJ. 结合动力电池的低温特性,通过加热功率计算选择电池的总容量,根据其低温放电率进行校核,最终确定在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时电池容量至少为292 A·h. 针对混合动力履带车辆设计了一种利用驱动电机堵转生热进行加热的低温预热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不添加任何装置的前提下利用原有部件实现辅助加温,以满足车辆冷启动需求。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计算得到预热过程中动力舱向外界环境的传热特性,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合动力舱各部件参数,利用MATLAB计算不同加热功率下达到预热目标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并分析各加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满足预热时间要求的最低加热功率为70 kW,所需加热量为181 MJ. 结合动力电池的低温特性,通过加热功率计算选择电池的总容量,根据其低温放电率进行校核,最终确定在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时电池容量至少为292 A·h.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经网络PID的电动汽车轮毂电机调速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毂电机式电动汽车在启动和运转过程中,电机控制系统经常要接收随机调速控制信号。传统PID控制难以实现快速、精确的速度调节。为解决此不足,提出采用神经网络PID(NNPID)进行控制的方法,首先对无刷直流电机进行建模分析,然后以BP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并搭建控制系统,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该系统进行多种运转条件下的仿真并与传统控制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策略的电机控制系统启动平稳,能有效减少不稳定信号的干扰,对期望输出能实现较好的跟踪,可以满足一般电动汽车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