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偶联剂对短玻纤增强PA66微观结构及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短玻纤增强尼龙66(GF/PA66)复合材料,研究多种偶联剂对GF/PA66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的加入,不仅使GF在PA66基体中基本呈均匀分布,而且使材料的结构及性能有较大的改善;复合偶联剂All00 A B的改性效果优于单独使用A1100;复合偶联剂中All00的最佳含量为1.5%;随着GF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综合性能提高,但当GF含量大于35%时,材料的综合性能开始有所降低;All00 A B改性的GF/PA66的失效机理为界面的脱粘、脱粘后的摩擦和纤维的拔出。  相似文献   

2.
戴家桐 《国外塑料》2013,31(6):41-43
通过短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二种制造方法的对比,结合短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探寻了加工工艺路线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侧喂料短切原丝法工艺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阻燃剂对玻纤增强尼龙66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比较和分析了不同类型阻燃剂对玻纤增强尼龙(PA)66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常用阻燃剂卤化物,红磷和氮化物中,红磷是帛得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电性能的阻燃增强PA66的最佳阻燃剂:溴化物阻燃的玻纤增强PA66也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氮化物需加入较多的用量才能获得同样的阻燃效果;采用氮-磷或溴-磷复合阻燃体系可提高阻燃效果,减少阻燃剂总用量,从而保持玻纤增强PA66较高的力学性能,使其有更优异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自制装置中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长玻纤(LGF)进行表面处理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6/长玻纤复合材料。采用微机全自动热膨胀系数测定仪记录了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曲线,分析了玻纤含量、温度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显著下降,最大降低了74.2%;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平衡,转折温度在37℃左右。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随玻纤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最大分别增加了173%、186%和283%。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玻纤嵌入尼龙66基体中,与尼龙66形成了良好的界面黏结。  相似文献   

5.
在浸润剂中使用复合偶联剂,改善无碱玻璃纤维增强PA复合材料的耐黄变性,并提高机械性能。结果表明:当配方中偶联剂用量为1.0%,润滑剂用量为0.1%,其它助剂含量不超过0.3%时,玻纤的浸润剂附着率达0.85%,切断率为96.6%;30%玻璃纤维增强PA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157,MPa,冲击强度达到9.0,kJ/m^2,色差值L=74.17,a=-4.3,b=4.02。不仅提高玻纤的浸润剂附着率和短切性,而且保证制品的强度和外观。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和二乙基次膦酸盐(OP)协效阻燃玻纤(GF)增强尼龙66(PA66)的综合性能,引入少量的无机阻燃剂硼酸锌(ZB)作为协效剂,系统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ZB对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P和OP的总添加量为15%,复配0.5%的ZB时,阻燃GF增强PA66的垂直燃烧阻燃等级达到UL94 V–0级,且热释放总量由MPP/OP体系的15.4 k J/g降为13.7 k J/g;ZB的引入促进了连续、致密炭层的形成,增强了凝聚相阻燃;ZB增强了阻燃材料的热稳定性,ZB复配量为1.0%的阻燃材料的初始降解温度提高到了301℃,有效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当ZB添加量为1.0%时,阻燃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100.9 MPa和4.22 k J/m~2,均优于未添加阻燃剂的纯GF增强PA66;同时,样品的白度得到了明显提升,有利于阻燃GF增强PA66的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7.
PA66材料在连接器中应用较为广泛,通过模拟极限条件,发现大量使用玻纤增强PA66材料的回料会使材料的流动性增加,但是会使连接器的TPA拔出力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聚磷酸三聚氰胺对玻纤增强PA66的膨胀阻燃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自制的新型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三聚氰胺(MPP)对玻纤增强PA66进行阻燃,以氧指数和垂直燃烧(UL94)评价了其阻燃作用;以热失重测定了材料的热分解性能;以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残炭的结构;并探讨了MPP阻燃玻纤增强PA66的阻燃机理。试验表明,单一MPP对玻纤增强PA66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当添加25%时,阻燃材料的氧指数为38,0%,达到UL94V-0级;MPP参与了玻纤增强PA66的降解过程,在材料表面形成了致密的隔热、隔氧的泡沫炭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应用于耐水解尼龙66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浸润剂的试验研究过程,重点介绍了增强耐水解尼龙66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必须具备的性能,通过试验最终得出了同时满足拉丝工艺、烘干工艺和增强耐水解尼龙66性能的玻璃纤维浸润剂。采用该浸润剂配方生产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产品,不论是玻璃纤维的外观、性能,还是改性后尼龙66的力学性能以及耐水解性能,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比了不同黏度尼龙66 (PA66)树脂、表面不同处理方式的玻璃纤维以及一些特殊添加剂对30%玻纤增强尼龙66流动性及表面光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黏树脂、前处理的玻纤对30%玻纤增强PA66的流动性及表面光泽度的改善效果最佳;材料的流动性和表面光泽度随流动改性剂AM的加入显著提高,且当其质量分数为1%时,材料综合性能最好;有机成核剂的加入有效提高30%玻纤增强PA66的流动性及表面光泽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压疲劳试验机研究了尼龙分子量和结晶度的大小,加载频率,最大载荷,环境温度和内应力对玻纤增强尼龙66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尼龙66分子量和结晶度的增加,疲劳寿命增加;材料中玻纤分布均匀,取向明显,有利于提高疲劳寿命;随加载频率,内应力,最大载荷及环境温度的提高,疲劳寿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阻燃玻纤增强尼龙66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红磷阻燃母粒对玻纤增强尼龙66(PA66)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红磷阻燃母粒的用量为14份时,玻纤增强PA66的阻燃等级可达到FV-0级;当红磷阻燃母粒的用量为12份并加入9份增容剂及少量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时,玻纤增强PA66具有较优异的综合性能,用该材料制作的空调继电器外壳和底板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LGF增强增韧PA66汽车专用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熔融拉挤工艺技术制备了长玻璃纤维增强增韧尼龙(PA)66粒料.实验结果表明,长玻璃纤维增强增韧PA66具有拉伸强度大、弯曲强度大、冲击强度高、成型收缩率小等优异性能,其力学性能超过短玻璃纤维增强增韧PA66的性能,达到了汽车专用料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短切玻纤增强尼龙6的缺口拉伸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短切玻纤增强尼龙6(PA6/SGF)的缺口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速度范围(0.1~500mm/min)内,PA6/SGF的拉伸断裂功主要消耗在裂纹萌生过程。一旦裂纹源尺寸达到临界值,裂纹瞬间扩展。拉伸位移随着拉伸速度的增加而降低,最大力值随着拉伸速度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当拉伸速度达到300mm/min后,最大力值和拉伸位移急剧下降导致拉伸断裂功大幅度下降。PA6/SGF的缺口拉伸断面主要分为裂纹萌生区及裂纹扩展区,基体的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裂纹萌生区,剧烈的塑性变形可使基体上出现明显的孔洞。在裂纹扩展区,裂纹的快速扩展导致基体断面平坦,且由于SGF的阻碍作用,基体具有断裂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5.
溶剂法合成MPP及其阻燃玻纤增强尼龙66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强极性有机胺为反应介质,通过三聚氰胺与多聚磷酸的成盐反应一步合成磷氮复合型阻燃剂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料方式等对MPP阻燃玻纤增强尼龙66性能的影响,发现在MPP质量分数为25%时所得材料的阻燃性能达到UL94(1.6mm)V-0级,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120MPa和6.7kJ/m2。研究了体系的阻燃机理,为解决玻纤增强尼龙材料的玻纤“烛芯效应”及阻燃材料难以兼具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难题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动态注射成型短玻纤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的振动条件下注射成型短玻纤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实验表明,振动可以有效地改善玻纤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取向状况,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稳态注射成型的复合材料相比,动态注射成型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可提高11.1%,冲击强度最大可提高11.4%。  相似文献   

17.
长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一种新的熔融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纤含量、玻纤长度分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玻纤质量分数为5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34MPa,弯曲强度为349MPa,弯曲弹性模量为11.4GPa,缺口冲击强度为313J/m,综合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短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