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CA油田韦5断块属中低渗、多层、砂泥薄互层的稠油砂岩油藏,该油藏采油速度低,开采难度大.在室内微观驱油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常规开采、热力开采与其他开采方式进行了优选,结合蒸汽吞吐、水力压裂、改性水驱等矿场开发先导性试验成果,确定了韦5断块最佳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2.
岔15-332X井是为了解冀中凹陷岔河集油田岔15断块长期注水后的油层情况而设计的一口密闭取心井。密闭取心对钻井液的滤失性、防塌性、携砂性和防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岔15-332X井各井段的钻井液配方及其维护处理措施,以及密闭取心段的钻井液工艺。现场应用表明,该井所用的钻井液配方及维护措施是合适的,它满足了密闭取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岔39断块剩余油分布及开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岔河集油田是非常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岔39断块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力断块,经过二十余年的开发后,地下情况更加复杂、开发难度更大,为了提高油田开发效果,需对断块进行重新认识,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探讨调整挖潜方向。根据现阶段对油藏的认识,利用硼中子测井、动态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岔河集油田岔39断块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剩余油分布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井网不完善区以及河道砂体变差部位等,提出了调整注采井网、提高排液量等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该研究对开发同类油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从2003年开始开展CO_2驱先导性试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驱油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合大庆外围扶杨油层、海拉尔低-特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有效开发的新技术,十余年来不断扩大试验范围与规模。地面工程紧密跟踪试验全过程,针对常规井口架罐易喷油等生产问题开展技术攻关,针对小规模先导性试验研发了适用的油井井口集油罐,在目前生产工况下(气油比0~675 m~3/t)能够安全环保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由于多年的注水开发,已处于多井、多层、多方向见水阶段。油田后期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系统研究了岔15断块油层水淹后岩石物理性质变化和测井曲线特征,为准确确定水淹层位和水淹程度,把握油层水淹后的正确变化趋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化学调驱技术在高含水期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岔河集油田岔12断块东三段、沙一段油藏为中孔低渗常压高饱和压力非均质复杂断块油气藏,其断层发育、构造破碎,砂体横向分布稳定性差且分布范围较小,油层分布零散。目前油田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在认清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立足于注水开发,油井措施逐渐由补孔为主转向提液、卡水为主,水井措施则由转注、完善补孔、分注为主转向重配、深度调驱为主。实施结果表明措施效果显著,对油田稳油控水、挖潜上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表明,对于象岔河集这样的复杂断块油田,在中高含水期,层间、层内剩余油分布极为零散的情况下,深度调驱技术是挖掘高含水主力大砂体剩余油极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巴西石油公司近20年来已在坎图-杜阿鲁、卡莫波利斯和布拉西卡3个海上油田实施了聚合物驱先导性试验方案。第一个方案还在实施中,而后两个方案已实施完毕。这3个先导性试验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弄清实施聚合物驱的可行性,以作为未来推广应用到其他储层乃至海上油田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DS-001活性水驱在“双低”出砂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樊家油田储层具有较强水敏、中等碱敏、盐敏、弱偏中等土酸敏性,是一典型的薄层、常规稠油、易出砂的中渗透复杂断块油藏,该油田一直处于典型的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的"双低"开发阶段。在林樊家油田油层及流体条件下,研究了适应性较强的DS-001表面活性剂体系并进行了先导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了林樊家油田表面活性剂驱提高采收率方法的良好前景,并为林樊家油田三次采油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廉价驱油剂。  相似文献   

9.
亲水砂岩油藏注水吞吐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港油田南部地区的油藏大多为复杂断块油藏,油藏内部断层多.由于断块面积小而封闭、储集层低渗透、原油黏度高而注水驱替难度大.注水井投注一段时间后往往出现憋压注不进的现象,受益油井见不到注水效果。该娄油藏可充分利用其砂岩的亲水性,根据亲水介质的自吸排油机理,对生产井周期性地先注水后采油,进行注水吞吐开发.来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王官屯油田王261断块(低渗透油藏)和自来屯油田自1914断块(稠油油藏)均为亲水性复杂断块油藏.在先导性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实施了以注水、关井、采油为一个周期的注水吞吐开发模式,2个断块吞吐累计增油2.2万t以上。图2表4参10  相似文献   

10.
二连油田弱凝胶调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连油田成藏规模小,构造复杂,油藏类型多,受沉积环境和构造破碎影响,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目前油田已进入高、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平均采收率仅17.3%,近井处理已不能解决油层深部的极度非均质问题.2001年开始引进弱凝胶调驱技术,在室内物模试验的基础上筛选了适合蒙古林砂岩油藏和吉45断块弱凝胶配方体系,并选择蒙古林砂岩砂西断块中部4个井组和吉45断块TI中下油组5个井组进行了先导试验,取得很好的降水增油效果,到2005年底,2个区块累计增油9.114 4×104t,并形成了一套整合的现场注入工艺和试验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1.
华北岔河集油田使用交联黄原胶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发现调剖后油井采出水中SRB与TGB细菌含量增加,室内实验研究表明,在粘稠液状商品黄原胶的清水的油田污水溶液中,当黄原胶度大于500mg/L时,确有细菌增生现象发生,加入适量杀菌剂如≤mg/L甲醛液邓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矿场18口注水井调剖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用油田污水配制的黄原胶(2000mg/L)蜡酸铬(1000mg/L) 冻胶体系,当甲醛液另量为500mg/L时,调剖后油井采出水中细菌含量有所增加,甲醛液加量为1000mg/L时,调剖后采出水中细菌含量不变,甲醛液加量为1500mg/L时,调剖后采出水中的细菌含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2.
C2断块进入开发后期,储层非均质性强,综合含水高,开发效果变差。针对C2断块的开发现状,开展了调驱技术研究。通过大量室内实验研究,优选出合适的调驱体系。实验结果显示:在134×10-3μm2天然岩心中,1200mg/L调驱剂的封堵率为83.35%,驱油效率为15.46%,表明其具有较强封堵能力和较高驱油效率。结合物模和数模的研究,优化调驱参数并制定油藏调驱方案。段塞结构为:前缘段塞1200mg/L凝胶,主体段塞1200mg/L聚合物,抗稀释段塞1500mg/L聚合物。经预测该调驱方案实施后可累计增油6355.8t,吨聚增油186.9t/t。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温米油田温8区块油藏地质条件,采用水驱流向改变剂/弱凝胶复合深部调驱技术。选用粒径为3~5mm水驱流向改变剂2^#用于复合调驱体系;并研制了适合该油藏条件的弱凝胶体系,确定了其最佳配方:聚合物HPAM浓度1000~1500mg/L,交联剂FO浓度300mg/L,交联剂GR20mg/L,稳定剂WD浓度100mg/L,除氧剂CY浓度100mg/L。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评价水驱流向改变剂/弱凝胶复合深部调驱体系对吸水剖面的改善能力。结果表明,该复合调驱体系可大幅提高吸水剖面改善率,适用于温8区块的调驱作业。  相似文献   

14.
选择特征波长为450nm的荧光物质作为示踪剂来寻找油水井间的窜流通道,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计算出荧光示踪剂在岩石中的吸附损失量和估算试验区块地下水体体积,从而计算出注水井所需的示踪剂用量。现场试验注入267m3浓度为15mg/L的荧光示踪剂溶液,历时40h,从15N9注水井注入后,在对应的14口生产井上取水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中4口井间存在高渗透带或窜流通道。在15N9井调剖后,注水压力由6.0MPa上升到12.5MPa,对应生产井平均单井日增油3.5t,含水下降9.55%。  相似文献   

15.
实验评价了酚醛树脂交联剂与聚合物在地层温度下形成的冻胶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在100℃静态条件下,酚醛树脂冻胶作为深部调剖体系,成胶时间长,耐温抗盐能力强;调剖体系中适宜的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 500~3 000 mg/L,交联剂质量浓度为800~1 800 mg/L,体系适应的pH值在6~9之间。在动态条件下,酚醛树脂冻胶封堵率在90%以上,水驱10 PV后,封堵率保持在83%以上。矿场应用结果表明,使用酚醛树脂冻胶对胜坨油田坨143断块高温油藏实施深部调剖后,注水井启动压力得到有效改善,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弱凝胶-表面活性剂调驱具有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特点。在对弱凝胶黏度、表面活性剂与模拟原油界面张力性能评价的基础上,优选出高效的弱凝胶-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其配方为2000 mg/L AP-P3+(5~40) mg/L Cr3++500 mg/L SDBS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凝胶在60℃条件下能稳定半年以上,表面活性剂与模拟油的界面张力达到超低(10-2 mN/m)。体系中弱凝胶与表面活性剂配伍性试验表明,所筛选出的弱凝胶与表面活性剂有较好的配伍性。物理模型驱油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水驱至不出油后,改注0.4 PV弱凝胶后跟注0.4 PV表面活性剂,再注0.4 PV 1800 mg/L聚合物溶液保护段塞,可提高层间非均质模型的采收率19.6个百分点,其中低渗透层采收率提高幅度为3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克拉玛依红山嘴油田红29井区砾岩油藏水驱特征,研制出了弱凝胶配方。其组成分别为:聚合物DQ16001500,交联剂75,除氧剂50,稳定剂500—700mg/L。现场实施弱凝胶调驱2井次,增油7291t,投入产出比1:5.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渤海油田AY井组聚合物驱调整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油田于2005年11月开始实施AY井组聚合物驱油试验。实施聚驱时,该井组的综合含水率已上升至57.9%,聚驱后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效果明显。但是,注聚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外围注水井B-14、A-12和A-13因提高注入量,导致注入水向A-1、A-4、A-2井突进,使这些井含水率上升了10.0%~22.2%;周围注聚井A-7、A-6等井的聚合物沿高渗透层向中心井AY突进,导致中心井含水率上升了32%,聚合物产出浓度上升了150 mg/L左右。通过措施调整,如外围注水井B-14、A-12和A-13转注聚、中心区块聚合物注入浓度由1 750 mg/L提高到2 500mg/L等,使得一些前期受外围注水井影响的井的含水率下降了8%左右,而且使中心井的含水率下降16%左右,聚合物产出浓度下降了100 mg/L左右。这些措施有效抑制了外围注水井突进及中心井聚驱突进,保障了聚驱开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安塞特低渗透油藏合理开发井网系统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特低渗透油田由于存在天然裂缝或人工压裂裂缝,造成了储集层平面渗透率的方向非均质性。该油田以往采用正方形九点注水开发井网,存在沿裂缝方向油井见效、见水快,而裂缝两侧油井见效差或不见效等问题。以该油田具有代表性的坪桥区特低渗透油藏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正方形反九点井网、菱形反九点井网和矩形五点井网的特点和开采效果,并对矩形井网的井排距和井距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菱形反九点井网开发效果好于正方形反九点井网,沿裂缝方向线状注水的矩形五点井网更适合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矩形五点井网可以对油井和注水井进行大型压裂,在提高单井产能和注水波及体积的同时可防止油井暴性水淹,通过适当延长沿裂缝方向的井距(最优井距为450~500m)、缩小垂直裂缝方向的排距(最优排距为150m),可以提高油井均匀受效程度和开发效果。图5表3参2(侯建锋摘)  相似文献   

20.
CDG深部调驱剂的室内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胜坨油田高含水期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要求,针对其高温、高矿化度、非均质性严重等油藏地质特点,在探讨弱凝胶调驱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制备了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有机铬交联剂XE—1为主剂的CDG深部调驱剂体系。确定了CDG深部调驱剂体系最佳配方:HPAM浓度为l500~2000mg/L,有机铬交联剂XE-1浓度为800—1000mg/L,稳定剂浓度为300mg/L。利用SCDS-2型堵剂封堵能力评价仪,对CDG选择性、岩芯封堵率、运移性能等进行了评价,室内评价试验表明,CDG岩芯封堵率大于95%,适用于油田大剂量深部调驱作业,在胜坨油田试验应用14口井,调驱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