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全面系统评价洞庭湖区已有水利血防工程不同工程措施的血防效果,分析其防控钉螺的机理,在洞庭湖区选择河道综合治理、涵闸防螺改造、灌溉渠道硬化护坡3类水利血防工程共12个试点进行研究。2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3个灌溉渠道硬化护坡工程和1个中层取水涵闸防螺改造工程血防效果好,钉螺分布面积和钉螺平均密度均下降了90%以上;其余3个河道、3个沉螺池防螺改造工程血防效果较差。河道与灌溉渠道工程灭螺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干扰钉螺生存、繁殖,进螺涵闸防螺改造工程主要是建立阻螺设施、阻止钉螺向垸内扩散。提出了从项目立项、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血防效果、经济社会效益等6个方面综合评价水利血防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2.
水利血防工程血防监测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芸  徐兴建 《人民长江》2009,40(3):102-104
水利血防是结合水利工程,实施以环境改造灭螺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为研究水利血防工程对血吸虫病流行扩散的影响,开展了对湖北省阳新县富水流域下游干流防洪灭螺治理一期工程、湖南省株洲市白石港流域水利血防工程、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节水灌溉水利血防工程、江西省玉山县七一灌区水利血防工程等4个水利血防工程所在区域进行血吸虫病监测的工作,收集2003~2007年以来的螺情、疫情,比较工程建设前后的螺情、疫情变化,分析水利血防工程建设与其变化的关系。工程建设后,4个监测点的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钉螺感染率、人群感染率等疫情明显下降,监测结果显示水利血防工程对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扩散的影响有积极作用。水利血防监测工作为评价水利血防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钱凯霞  宋红波  严浩 《人民长江》2013,44(10):113-115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水利血防规划内容是在2004~2008年和2009~2015年两期《全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水利专项规划报告》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重点介绍了水利血防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及规划布局等。通过在血吸虫病防治区实施河流综合治理、人畜饮水安全、灌区改造等防螺灭螺工程,有效抑制了钉螺的孳生、扩散,改善了疫区水环境,保障了疫区群众饮水安全,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利血防工程是防治血吸虫病的良好手段,它是利用水利设施和防螺设施相结合的方式,来逐步压缩钉螺生存空间,以实现防螺和灭螺的目标。文章对永修县立新圩堤水利血防整治工程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立新圩堤水利血防工程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永修县立新圩堤水利血防整治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科学定量评价水利血防工程对钉螺控制及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为水利血防工程控制钉螺扩散和考核其防控效果提供科学评价依据,对江西省星子县西堤和都昌县柴棚矮圩进行了连续2 a的监测。结果表明:两处水利工程控制钉螺扩散和蔓延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依据水利血防工程指标评价考核评分为80分和99分。监测显示目前制定的血防水利工程各项评价的指标、分值和方法基本可行,较全面反映了水利工程防控钉螺的效果,对今后长江流域水利血防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沉螺池阻螺效果,2007~2010年在长江中下游5省疫区引水洲滩设置了10处沉螺池螺情变化跟踪监测点。通过5 a的螺情跟踪监测和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典型水利血防工程——沉螺池防螺效果定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并取得了有意义成果。评价结果认为,沉螺池对阻止钉螺扩散有一定效果,但要取得更大成果,还必须配合沉螺池下游灭螺、沟渠硬化、沉螺池清淤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与水情变化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钉螺的生态水力学特性和水情变化对疫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的趋势性影响,提出了表征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的水情指标,并以我国目前钉螺分布范围最广且血吸虫病疫情最难防治的洞庭湖为例,分析了湖区水情变化特征,推求了近年来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面积大小,揭示了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面积与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为指示性指标的疫区水情变化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与疫区水情变化线性相关性显著。该成果可为洞庭湖疫区疫情预报预防、血防查螺及水利灭螺等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8.
水利血防是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富水下游干流一期工程的水利血防设计中,根据该工程范围内河道外滩的现状特点,结合非汛期富池大闸具有反向挡水的条件,确定河道外滩采用“抬洲降滩灭螺”、“控制水位灭螺”和“涵闸设沉螺池灭螺”的综合水利灭螺措施,从而在防止疫区钉螺孳生、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区是我国血吸虫病最严重的流行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血吸虫病疫情明显回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已成当务之急。防治血吸虫病主要是要消灭钉螺。灭螺的办法很多,其中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灭螺是洞庭湖区灭螺工作的成功经验。文章分析了洞庭湖区水利血防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防治对策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水利血防工程措施是血吸虫病防治中的有效措施之一.主要是通过水利措施和防螺设施,治理钉螺孳生环境,以达到防螺和灭螺的目的.水利血防工程可分为河道整治血防工程、堤防血防工程、涵闸血防工程、灌排渠系血防工程、饮水血防工程等.本文就以上水利血防工程及其措施在桐城市挂车河流域水利血防工程中统筹安排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受长江季节性洪水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频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反复,钉螺面积扩大,患病人数增加,急性感染呈上升趋势,疫区在逐步蔓延,血防形势严峻。本文在回顾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策略,总结半个世纪来积累的血防经验、防治对策措施及主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血吸虫病疫区分布、环境特征、流行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现阶段血吸虫病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沉螺池是水利血防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它是沉集和拦截水流中钉螺的建筑物,沉螺池内设置拦螺墙是近几年才实施的措施,作用在于提高拦螺效果。该措施实践时间不长,同时拦螺墙占了部分过水面积,水流通过此断面后流速较大,流态较复杂。为观察沉螺池中设置拦螺墙的阻螺效果及其对水流结构的影响并对其设计提出优化,进行了大量水槽试验。每次试验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研究拦螺墙相对开度和断面平均流速等因素对沉螺池拦螺效果的影响,并分别试验了设置1道拦螺墙和2道拦螺墙的效果。试验表明:拦螺墙可以有效拦阻水面漂浮物,但是水流通过拦螺墙后流态会发生显著变化,在拦螺墙下游形成一定长度的回流区,长度与拦螺墙相对开度、水流流速等因素有关。挟带钉螺的水流通过拦螺墙后进入回流区,流态紊乱,流速增大,对钉螺的沉落造成困难。建议仅设置一道拦螺墙,并且应该设置在沉螺池上游尽量靠近进水口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堤防加固工程与血吸虫病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文 《人民长江》1998,29(11):32-34
水利工程结合灭螺是湖南血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湖是承纳湘,资、沅、澧四水和调蓄长江洪水的大型湖泊,洞庭硝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水产基地。建国以来,湖区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使湖区的防洪蓄洪能力有所提高。在实施洞庭湖大堤加高加固时,根据钉螺的生长特性和血吸虫病传播特点,因地制宜,改造地形,改变钉螺生长期的水情条件,形成不利于血吸虫病传播的外部条件,是达到消灭钉螺,控制血吸虫病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钉螺作为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其迁移扩散对血吸虫病的蔓延起了根本性的作用。研究水中钉螺的迁移扩散对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极为重要。通过大量收集和充分理解前人的工作成果,对钉螺的生存环境及影响因素、迁移扩散方式、水利工程对钉螺及血吸虫病扩散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就水中钉螺迁移扩散尚存的一些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该工作的完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钉螺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水利科研问题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钉螺作为血吸虫惟一的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环节。杀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我国血吸虫病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血吸虫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水利血防杀灭钉螺的主要任务,探讨了迫切需要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区钉螺及血吸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运行是否导致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蔓延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2003~2010年先后在洞庭湖区布置了26个螺情监测站,进行跟踪监测。监测数据表明, 2014年与2003年螺情比较,洞庭湖洲滩有13个监测点未查到钉螺,9个有螺监测点活螺平均密度降低了96.27%;2014年有螺点占总监测点的34%,有螺洲滩面积和分布范围正在快速缩小,洲滩钉螺向垸内扩散机率大幅减小。  相似文献   

17.
一些传统的水利血防措施(沉螺池、中层取水等)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工程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研究新的水利血防措施势在必行。本研究借鉴旋流排沙的原理,研制了旋流排螺模型,并通过模型试验研究装置内的水流特性及排螺效果。结果表明:流量增大,流速以及紊动强度也随之增大;切向流速的径向分布中,靠近边壁的流速较大;在测流垂线上,切向流速分布中则以表层流速为最大;隔板对水流挤压使得在隔板边缘出现较大的轴向流速;模型内缘的径向流速比外缘径向流速更大。轴向紊动强度的分布为中上层大、底层小。在试验流量下,投入一定数量的钉螺,观测到模型排螺率达100%,表明旋流排螺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排螺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环境变化对钉螺扩散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钉螺扩散是血吸虫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综述了目 前关于环境因素对钉螺生存和扩散影响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温度、纬度、高程、水位、土壤 植被等环境要素对钉螺影响的程度。指出生态扩散是钉螺扩散的最基本过程。研究了环境变 化和人类活动对钉螺扩散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温度对钉螺扩 散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研究短时间(几年或几十年)钉螺扩散变化主要考虑洪涝灾害 等因素的影响;洪水对钉螺扩散影响具有两面性,洪水年水位抬高将抑制钉螺的生长,同时 洪涝灾害使钉螺从有螺地区向无螺地区扩散,因此出现洪灾后钉螺数量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 。  相似文献   

19.
因行洪、引水使钉螺由垸外向垸内扩散是血吸虫病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钉螺随水流扩散规律对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极为重要。首先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侧堰分流的流场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钉螺随侧堰分流扩散规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钉螺随水流扩散后并不是均匀分布在流场内,而是集中分布在侧堰附近上下游以及回流区域。这一结论为安全有效地灭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