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方法,对郑州市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形态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形态方面,郑州市城市中心区呈"双轮毂"的空间形态特征和"线面结合"的空间发展模式,然而新老城区两种空间形态的硬性拼贴,破坏了其空间形态特征和发展模式的延续性;在空间结构方面,老城区是全市最具活力的区域,街区尺度空间结构中心性对于城市尺度空间结构中心性具有基层支持作用;郑州市城市中心区依然呈单中心的空间结构,这与2020年总体规划中实现多中心空间结构体系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
王董  谷溢 《城市建筑》2021,(4):58-61
为了对南阳市老城区护城河沿岸交通网络进行分析总结,本文选取了交通密集程度较高的南阳市老城区护城河沿岸为调研范围,先后两次对该片区交通状况进行调研,并对居民、游客和商户三类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根据调研结果和基于空间句法的不同时期的南阳城市局部空间结构对比,两者辩证,协同使用,并依据连接度和整合度等变量对路网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有许多城市新区等待建设。在规划时期能有效预测新区未来的发展状况是对城市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的。空间句法是由伦敦大学教授比尔·希列尔于上世纪80年代创立,它提供了一套定量分析空间形态的方法,此方法在建筑学中已经广泛使用。结合其他文献,对空间句法在道路网应用中的局限性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了总结,然后将空间句法中的线段模型分析方法用于长丰世纪城概念规划方案的路网结构分析之中,所得结果和规划预想基本一致。虽然空间句法有其分析的局限性,但是仍然可以作为一种理性的方式来辅助设计师对方案进行优化改进。因此,在运用中应该对其分析结果客观对待。  相似文献   

4.
刘钟文  王侃 《四川建筑》2013,(5):98-100
基于空间句法的原理,结合实例着重探讨量化分析方法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并且提出新的分析方法的思路,旨在补充空间句法量化分析方法的不足,更为客观全面地认知空间属性.在方法论层面上通过层次化思想清晰解读空间原型;在方法操作层面上通过对空间句法空间分割方式的全新补充,结合空间的重要影响因子,巧妙运用空间分割方式准确转义空间原型,以致在空间句法量化分析更客观、更准确、更科学.  相似文献   

5.
彭桢  何韶瑶  曾灿  陈舒  黄端 《中外建筑》2014,(11):92-93
现代住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凸显的诸多问题,"活力不足"、"人情冷漠"等现实困顿亟需解决。住区空间是人性化的空间,空间的相互关系—构型决定了人在住区中的认知和行为。文章通过对长沙现代住区的实地调研分析,运用"空间句法"研究方法,建立拓扑结构分析模型,以此模型分析住区结构,从整合度、连接度和平均深度三个方面探讨住区空间结构塑造人的运动和共同在场的方式,分析整体的空间通达性和关联性等,从而为充满活力的现代住区的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严志航 《建筑与文化》2022,(10):129-131
我国的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新老城区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街道的空间体验和城市文化的延续。文章以开封市为例,基于空间句法中的双重网络分析,对比研究了新老城区街道形态的差异性并对快速城市化中出现的城市问题做了反思。结果显示,开封市老城区的前景网络影响力比新城区更强,老城区前景网络与背景网络的叠合度也比新城区更高;前景网络街道上,新城区的公共空间较老城区更为单一和集中;背景网络街道上,新城区小区内部空间受出入口街道控制更严重。进一步分析可知,快速城市化带来了街道空间单一化、城市文化衰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程晨  王凯亮  李胜  陶一舟  项杰 《园林》2021,(9):68-75
近年来,景区内部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愈渐突显.许多学者从空间句法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内部空间的形态和功能,但对景区村落空间分析的研究却关注较少.基于空间句法对温州市大罗山景区瓯海片区村落进行轴线模型分析,分别从整体区域布局、村落间对比和村落内部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研究大罗山景区内7个行政村在规划前后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特征.结果...  相似文献   

8.
王量量  罗婧  韩洁 《城市建筑》2021,(7):182-187,193
菽庄花园是鼓浪屿著名的近代海上私家园林.区别于闽南近代其他园林,作为私家花园,菽庄花园在延续了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风格的基础上,也塑造了公共性空间,以满足公园的功能需求.与同时期具有公园性质的私家园林不同的是,菽庄花园结合沿海条件将文人造园园意匠与公共空间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空间形态.这种将中国传统园林特色与公共空间结合...  相似文献   

9.
论文选择杭州市滨江区的西兴古镇作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句法作为工具,通过对空间句法数据解读古镇的空间,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了针对西兴古镇的街巷空间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无锡惠山古镇潜庐为研究对象,借助Depthmap软件选取连接度、整合度、深度等参数从可行与可视两个层面进行空间结构分析.试图从量化的角度揭示潜庐的空间构成规律,探寻空间与人行为之间的联系,以进一步认知园林的造园手法及布局特点.  相似文献   

11.
段兴平  翟辉 《华中建筑》2012,30(4):94-97
该文首先介绍了空间句法的五个句法参数变量和三种空间分割方法,然后建立基于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定量分析了清束时期、1953年、1982年和2009年昆明市的城市全局集成度、局部集成度和智能度的句法参数变量,并总结昆明市的空间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羌锋村为例进行定量分析,深入研究羌族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实际空间,对其特征比较分析,进而挖掘空间体感和与社会生活间的相互影响,其目的在于将空间句法理论应用于羌族传统聚落空间的分析,验证空间句法量化的可行性,并为羌族聚落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昌的城市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大量的城中村已变为城市发展的极大阻碍.文章选取具有典型性街道空间的南昌市长春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其街道的空间特征,而后使用空间句法对长春村的街道空间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城中村的改造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经济外部性和生产创新性要求城市产业空间集聚,柔性生产方式促使产业集聚更加小型化和灵活化,产业集聚区是适应这样的时代要求而产生的。引入产业集聚区这一概念,阐述了上海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空间布局,分析了产业集聚区如何构建上海“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利用产业集聚区推动城市网络化全面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是否具有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即深层空间结构?采用空间句法方法对27个传统村落进行建模分析,以2种算法表达2类不同的组构中心,即最小角度距离中心及最短欧式距离中心。研究发现,自然原生的村落具有双重高效的空间结构:其核心既利于熟悉路径的村民四处活动,也利于外来访客便捷地到达中心或在交易完毕后离开村庄。研究证实,传统村落在形态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公共空间网络与使用功能布局的同构关系,从而对深层结构的稳定性起到锚固作用。村落功能中心的位置具有结构惯性,成就其形态记忆的特质。通过空间句法量化方法及其可视化表达,对抽象的文化景观予以清晰的图示化表达,从而为历史村镇的延续性设计提供理性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全面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现代城市发展特征,结合老年人生理与心理变化,从老人生活行为惯习、居住空间特征、物用场系适应等角度,对老年人在人、设施、空间所形成的居住场所中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尝试分析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老人因素所带来的特殊问题,归纳出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中所要遵循的理念与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王涛 《中外建筑》2011,(8):58-59
以青岛老城区的里院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对里院式建筑单体与群落进行分析,系统总结出青岛老城区城市街区与里院式建筑关系,把握里院式建筑空间自身内在的关联性以及不同里院式建筑群落所特有的空间特性,归纳出青岛老城区里院式建筑美学特征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选取天津市老城英租界片区的商业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句法为主要分析工具,探究路网流量等级与商业服务设施的位置关系,分析店铺总数与选择度、整合度的相关性,得到回归方程;进而基于对商业服务半径、分布拓扑规律、功能承载力三个方面的研究,提出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精准落位策略。此研究方法可在城市街区优化改造中为提高商业设施的可达性、提升商业空间的整体活力、增强商业空间的使用效率提供科学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正>空间改造是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的重要内容,传统空间改造方式多侧重于理论分析,缺乏量化研究。本文将空间句法理论引入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中,用凸空间法建立重庆工业博物馆及创意产业园的空间模型,运用连接值、深度值、集成度等指标衡量空间的渗透性、便捷程度和集散程度,对其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探索空间布置对于功能实现的影响,并结合其功能定位,分析改造方案的科学性,提出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