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述了14辊、18辊及20辊轧机机架及辊系的结构特点,及其在不锈钢板带生产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各种辊系,认为18辊轧机特别适用于1 250 mm板宽不锈带钢的开坯及轧薄;14辊轧机特别适用于1 000 mm以下不锈钢轧板带及铜板带等合金板带的轧制;20辊轧机则特别适用于精密薄带的轧制,由于其板型调节手段最全,此机型轧制出的板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某实际项目新式十八辊轧机的辊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建立了辊系有限元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轧件的弹塑性变形和轧辊的弹性变形,实现了轧件与轧辊的耦合分析;计算出辊系的变形大小;分析了不同辊系配置参数对工作辊变形的影响;针对该十八辊轧机总结出辊系合理配置的一些规律,在现实生产中对十八辊轧机辊系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作为其他多辊轧机辊系配置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书讯     
《冶金设备》2015,(2):36
<正>冶金设备杂志将于2015年10月出版"多辊轧机专集"。该专集收集了国内外有关多辊轧机文章三十余篇,主要介绍了多辊轧机的特点、用途和发展史、多辊轧机百年大事记、塔形辊系和复合式多辊轧机的各种型式;并系统介绍了Rohn型、Sendzimir型、Frhling型多辊轧机、CR轧机、Demag双牌坊20辊轧机、三菱和日立双牌坊HZ20辊轧机、HDK十辊轧机、MKW轧机、Z-Hi18辊轧机、以及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SR 12/20辊可换式多辊轧机和集成式多辊轧机、36辊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利用二手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建设冷连轧机组的工艺方案,特别是在对旧有轧机未进行大的改造加工的情况下,实施了电动压下改全液压压下、四辊轧机改六辊轧机、增加轧机工作辊弯辊、快速换辊和增设斜楔保证轧制线恒定等一系列措施,使二手设备发挥最好作用,建成后的连轧机组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机组仅投资近2亿元,达到了节约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产品质量升级的角度出发,通过新型"四辊轧机"的构成方式、孔型系统、表面变形和应力状态与两辊轧机存在的差别和特点,提出"四辊轧机"与连铸拉坯速度相匹配,在连铸坯液芯位置上实施大压下量变形,从而改善连铸坯内部质量的新方法来构建未来新型特殊钢长材的生产工厂.文中对区别于传统两辊轧机的"四辊轧机"特点做了详细介绍,对新型工厂利用"四辊轧机"在连铸上应用解决疏松、缩孔、偏析及表面裂纹缺陷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对"四辊轧机"连轧机组与连铸结合,形成后续产品延伸,打造能源节约型工艺流程生产线,提出了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辊铝箔轧机辊系弹性变形、辊系热变形以及箔带三维塑性变形的分析计算,建立了铝箔轧机板形计算模型和支承辊辊型优化的数学模型。对某厂2120mm铝箔轧机支辊辊型进行了优化研究,将优化后的辊型应用于生产,提高了该轧机产品的板形稳定性、板形质量的成品率。同时也使轧辊端部剥落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2800四辊轧机工作辊磨损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大量实测的基础上,分析了2800四辊轧机工作辊的磨损机理及影响因素,建立了工作辊磨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可用于在线板形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影响2800mm四辊轧机换辊时间因素的分析,总结了短换辊时间的经验,指出了该思机缩短换焊时间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9.
辊系设计是轧机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酒钢UCM六辊五机架碳钢冷轧机组辊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轧辊尺寸、形状及排列方式的计算分析,并与其他类型轧机的辊系进行了比较,使得各类型轧机优缺点更加明确,设计思路更为明晰。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轧机的板形控制性能,提高产品的板形质量,针对UC冷轧机研究了中间辊端部辊形曲线的设计方法,以二维变厚度有限元程序为辊形设计的工具平台,通过建立UC轧机辊系弹性变形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研制出了新的多项式辊形曲线.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新中间辊端部辊形可以提高弯辊调控功效,扩大承载辊缝调节域,改善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研究结果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影响薄规格钢板生产的因素,如精轧机轧制温度控制、板形控制、厚度控制等,开发出批量生产薄规格钢板的技术措施,如优化加热炉温度控制,提高精轧机温度保障能力;优化精轧机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实现薄规格钢板高精度厚度自动控制;优化精轧机辊型和轧制策略,提高板形控制能力等。成功开发出6 mm×3 000 mm极限薄规格钢板,并具备了薄规格钢板批量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HC轧机在冷轧带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张钢应用MSB-6C-650A轧机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介绍了HC轧机的良好的板型控制功能、控制带钢连部减薄功能、增大压下量和减少轧制道次以及可以使用平辊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宋汝贵 《山东冶金》2006,28(2):22-23
通过优化分配四辊粗轧机和四辊精轧机的道次与压下量,达到了控制板形凸度平直度的目的,优化后的切边、切头数量分别下降至40~100mm和200~400mm;同时控制钢板剪切精度,并采取"先断开,再切边"的剪切方式应对“镰刀弯”.由此,中厚板成材率由91.5%~93%提高至92.5%~94.5%.  相似文献   

14.
轧机弹跳量宽度修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宽度的轧件对轧机弹跳的影响,首先进行了现场数据采集, 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宽度的轧件在不同轧制力下的轧机弹跳量实测值,利用这些实测值,开发出轧机弹跳量宽度修正模型,最后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说明该方法得到的模型具有足够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成材率体现宽厚板厂的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影响到工厂的经济效益。简要介绍宽厚板厂的生产特点,以高精度轧制技术为重点,论述宽厚板厂获得成材率所采用的技术,且对拟建的宝钢5m宽厚板轧机获得高成材率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6.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中厚板轧机的温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采用改进的径向基函数(RBF)网络优化计算4200中厚板轧机的轧制温度。通过径向基层散布常数的人工调整以及神经元的自适应调整,提高了收敛速度,确定了最佳的网络结构形式。网络预测结果与在4200中厚板轧机上实测的轧件温度进行了对比,预测精度很高,表明了该网络模型的优越性。该模型可为以温度参数为主要控制对象实行自动化生产的4200轧机提供可靠的参数,也可为人工神经网络在其它自动控制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崔海涛  许磊  王国栋 《钢铁》2011,46(5):53-55
  在中厚板轧机无液压弯辊条件下,为防止传统轧制规程计算方法造成的板形问题,提出了一种末道次轧制力锁定的轧制规程计算方法。该方法将操作工提前给定的末道次轧制力作为轧制规程计算的约束条件之一,通过控制道次规程末道次的轧制力达到控制板形的目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使操作工能够根据经验对板形进行有效控制,明显减少中浪、边浪等板形问题,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变接触长度支承辊改善中厚板板形及横向同板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研究和分析变接触长度支承辊新技术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3500mm厚板轧机,使中厚板板形及横向同板差的控制能力显著提高,钢板的横向同板差下降约60%。该技术对新旧钢板轧机的技术改造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对冷轧机压上系统进行自适应非线性补偿的必要性,设计了保证控制系统精度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方法。数字仿真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经过自适应非线性补偿后,系统的最大超调量和静态误差远远小于未经补偿的系统,完全能够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高端冷轧产品。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厚钢板轧制负荷分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延华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2005,40(4):43-45,52
为了提高中厚钢板轧制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利用在线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建立轧制过程负荷分配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知识发现(KDD)和数据挖掘(DM)对轧制运行数据库进行挖掘,建立知识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负荷分配模型。实现轧制过程负荷模型的在线维护和优化。离线模拟与在线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