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金平 《治淮》2000,(11):39-40
50年来,治淮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方面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是无数治淮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展望21世纪,治淮仍任重道远,面对新的治淮形势,实现治淮方略,人才是保证。 一、正确认识水利人才的概念及在治淮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水利人才的概念 水利部在1996年组织开展全国水利人才规划时,将水利人才定义为通过自己的劳动,为水利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一定贡献的水利工作者。水利人才队伍是“显人才”和“潜人才”的总和。前者是指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公务员、水利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和具有员级或相当以上职称的人  相似文献   

2.
1997年是水利部“人才开发年”。人才开发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才,这方面人才学早有定义,笔者不想多谈,重点谈一谈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人才开发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多地发现人才,更好地培养人才,科学地使用人才。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先谈发现人才。人才的发现就是使“潜人才”变成“显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人才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发现人才是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的前  相似文献   

3.
刘怀玉 《治淮》1998,(11):41-4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并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这一远见卓识在全国,尤其在科技、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科教兴水,重在人才。水利要上去,人才先上去。我们必须增强  相似文献   

4.
以邓小平的人才理论为指导,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与实施水利“九五”计划和2010年宏伟目标相适应的各类水利人才队伍;选拔年轻人才必须破除传统的人才观;要特别重视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努力营造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社会环境;强化跨世纪人才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5.
“中国耕地的基础地力与土壤改良”专著中精辟的论述了““涝渍潜”与“盐碱”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成因、危害及防治。尤其提出“涝渍潜”或“涝渍盐碱”应统一解决的理念,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标准。这对黑龙江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现时生产现状最具针对性和迫切性,最具普遍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民长江》2008,39(4):93-93
国家人事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7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155号),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杨文俊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刘九夫2名专家被批准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至此,水利部共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名。在此之前,长江委钮新强已获同类称号。  相似文献   

7.
《水电站设计》2008,24(1):13
根据人事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公布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通知》,成都院王仁坤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相似文献   

8.
蒋理 《治淮》1997,(11):10-12
实现水利建设现代化,人才是根本。搞好水利人才开发工作,关键在政策,如何运用正确的政策来导向水利人才开发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也是必须要解决好的新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一、在识才政策方面要做好“四定”工作 1、定人才规划。人才预测和规划,是水利人才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
水利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发展水利,既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关系到未来21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保证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部党组将1997年确定为“水利人才开发年”。这是实施“科教兴水”战略的又一重要步骤,是营造人才成长和发展氛围,加快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和提高水利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实现水利建设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1):31-3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全面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褒奖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人才,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奋发进取,多作贡献,经中共中央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其中包括成都院黄河,郑家祥两同志,全省共200名同志被授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省委、省政府希望获得“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的同志珍惜荣誉,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才经济。经济竞争、科技竞争的本质,其实是人才竞争。在跨向21世纪的历史性进程中,我国水利事业既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如何发展、依靠什么发展的选择。水利部党组高瞻远瞩,在深刻理解、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同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从水利行业实际情况出发,预见性的确立了“关键在人”的思想,作出了“把水利改革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的战略决策。在1996年认真组织开展“水利科技教育年”工作的基础上,又适时地将1997  相似文献   

12.
人才开发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是我国加入WTO迎接世界经济大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基础,是实践“三个代表”和贯彻“科技兴水”战略的重要举措。丰润县水务局在近年水务工作中合理开发、培养、使用人才,走科技兴水之路,取得成效。 一、抓住人才基本要素,开发人才群体 丰润县水务局按照“德”、“识”、“才”、“学”、“体”5个人才基本要素,有步骤地进行了人才  相似文献   

13.
凌先有 《中国水利》2001,(11):79-80
“十五”是我国水利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我国水利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水利专业技术队伍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结构不合理,高层次拔尖人才比较缺乏;二是整体素质不高,创新型人才不足;三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高学历的年轻人才比例减少。据统计,2000年底部直属单位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人才,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上下很多集体和单位都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旨在提高全员素质,提高整体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用人观人才是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纵观古今中外国运兴衰的历史,怎样用人、用怎样的人,是关系一个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衰败亡国的大事情。古代用人观突出地反映以下几点。1.国之兴亡,务在得人。从阶级社会产生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从巩固政权出发,都非常重视选人、用人。唐代柳宗元说:“士,理之本也”。清代一位政治家也认为“天下之要,人才而已”。意即唯人才是治理国家、安定天下的根本所在。墨子曰“将在于众贤而已”。他认为封建皇帝的主要责任是选拔好治国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管子》提出得人者“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  相似文献   

16.
孙燕 《治淮》2002,(7):45-45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各行业被广泛运用,人才的作用更显得重要。没有一套规范、科学的用人体系,就很难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也必然会在工作中出现许多与社会、事业发展相悖的地方。因此,规范用人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者水平,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多施展才能的空  相似文献   

17.
潘杰 《江苏水利》2000,(3):40-41
“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是汪恕诚部长依据21世纪水利发展趋势和规律提出的新的学术命题。我认为,这个命题也阐明了要实现资源水利,必须要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水利人才,资源水利对人才提出了高素质的要求,也对水利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资源水利需要通才教育 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推动力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人,这一点已被近年来出现的西方经济增长所证实。资源水利,作为概括了开发、利用、治理、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具有科学性、综合性、现代性、未来性特征的新观念,无疑要求有大批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  相似文献   

18.
罗永金 《四川水利》2009,30(5):73-73
四川省绵阳水利电力学校创办于1964年,校址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永兴镇,目前在校学生共计5100余人。学校本部占地面积160余亩,建筑面积45000余m^2。学校现有教职工195人,专任教师144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39人。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校风示范学校”、“省级劳务培训基地”。建校四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三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张德轩 《治淮》1997,(11):13-15
1997年是“水利人才开发年”,这是水利部继1996年提出“科教兴水年”活动之后的又一战略决策,是科教兴水战略的深层次发展。水利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开发人力资源,实施科教兴水战略,把一支高素质的水利职工队伍带入21世纪,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水利行业工作实际,是跨世纪的科学的选择。 水利事业在不断发展,水利发展需大批人才,从目前人员状况看,水利职工队伍有以下几个方面不适应:一是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二  相似文献   

20.
刘莉莉 《水利天地》2005,(10):15-15
“十五”期间,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秉承“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进紧缺人才、盘活现有人才、培养后续人才、储备未来人才,在努力构建适应水保科研特性的人才汇集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