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护炉阶段,炉缸活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活跃炉缸是高炉生产操作的核心工作。分析了影响炉缸活性的主要因素,并通过稳定焦炭质量、上下部调剂获得合适的两道气流,保持充沛的炉温和合适的渣碱度,优化出铁组织,保持合适的钛负荷等技术措施活跃炉缸,使得炉缸工作状况好转,炉缸炭砖温度高点逐步下降至可控范围,经济技术指标得以适当恢复,实现了炉役后期高炉的安全生产和技术指标的回升。 相似文献
2.
3.
在对传统炉缸活性计算模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本钢新1号高炉等国内大型高炉操作惯性大的特点,提出了两个炉缸活性量化计算模型,即炉缸工作活跃指数优化模型和炉缸活跃性指数优化模型。通过采集与处理本钢新1号高炉生产数据以及编程技术完成了模型的离线计算,并成功应用于本钢新1号高炉的生产中,实现了对炉缸活性的量化计算。实践证明,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炉缸活性状态,有效地帮助高炉操作者及时把握炉缸活性,当炉缸活性下降或失常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尽早进行操作干预,将炉缸不活抑制在萌芽状态,及时地避免了因炉缸活性恶化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从而在维护炉缸活性、保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疆八钢A高炉(2500m3)受原燃料条件得限制,炉缸工作状况恶化,炉芯温度持续下降,侧壁温度上升,通过对炉底温度分布的分析,采取适当空吹铁口,三个铁口出铁,炉缸工作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
7.
8.
陈畏林王伟祥张勇强农厂 《炼铁》2017,(2):17-20
对武钢7号高炉提高炉缸活跃程度实践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炉缸工作正常和异常时的表现,认为影响炉缸活跃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渣比大幅度升高、焦炭质量变差、炉温持续走低。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稳定煤气流分布、保持充沛的炉温和合适的炉渣碱度、提高鼓风动能、优化出铁组织等措施,确保了炉缸活跃程度,高炉稳定顺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吨铁能耗随之降低17.5 kg/t。 相似文献
9.
10.
对马钢B高炉高钛负荷下维持炉缸活跃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受原料条件限制,入炉钛负荷一直处于偏高水平,偏高的钛负荷对高炉炉缸的活跃性造成较大影响.在入炉较高钛负荷条件下,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装料制度、优化送风制度、强化炉前出铁等措施,炉缸工作状况趋于改善,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相应改善,焦炭负荷最高至4.74,燃料比...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舞钢新轧钢厂热处理线炉底辊频繁断裂的问题,分析了现行炉底辊更换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生产及现场实际,提出了简单易行的炉底辊在线更换方案,实现了不停炉更换炉底辊,不仅缩短了停炉时间,还避免了能源消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祥光旋浮熔炼炉高投料量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月26日为期50天的祥光"双闪"炉冷修及一、二期工程对接顺利完成,经过近一个月的试运行后,投料量达到了240t/h。之后以脉动旋流喷嘴为核心的旋浮熔炼炉一直保持240~270t/h投料量。阐述了在高投料量状态下生产实践及炉况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介绍西藏锑品厂平炉挥发氧化—反射炉还原熔炼工艺设计在高海拔地区获得成功的技术关键及生产实践。针对高海拔地区严重缺氧的现实,提出了提高炼锑厂技术经济指标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钢6号高炉以增产降耗为目标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加强入炉原燃料管理、调整操作制度、控制合理炉型、精细化日常操作、渣铁排放及设备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使高炉长期顺行,达到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实现了提产降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