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目的分析玉溪市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接种效果,为该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及玉溪市统计年鉴,采用描述统计学方法对玉溪市1995~2017年HepB报告接种率、接种率抽样调查结果、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及乙型肝炎血清学抽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玉溪市HepB接种率自1999年起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5~2017年首针24 h及时接种率平均为93. 72%,抽样调查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水平一致。1995~2017年,全市乙型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35. 68/10万,其中0~6岁人群年平均发病率为6. 27/10万,2016和2017年,0~6岁人群发病率均为0/10万。2006~2015年,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0. 86%,其中1岁以下婴幼儿HBsAg阳性率最低(0. 21%);玉溪市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和云南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近20年来,玉溪市HepB接种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对本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特别是6岁以下人群HepB免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观察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响水县某中心小学学生及教师,经筛查HBsAg、antiHBs和antiHBc均为阴性的98名作为观察对象,使用10μg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按0、1、6个月3针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全程免疫后1个月,85名学生中,抗HBs阳性83名,阳转率为97.65%,GMT为172.50mIU/ml,最高可达498.12mIU/ml。男性、女性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7.50%和97.78%,GMT分别为170.11和148.42mIU/ml。结论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应用于小学生,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福建省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揭示不同干预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保护水平.方法 采用类实验流行病研究设计,按我国不同时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将研究目标人群分为干预组(1992年后出生队列;其中干预A组:2002年后出生队列,干预B组:1992-2001年出生队列)和对照组(1992年前出生队列),通过网络直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与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在青年中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江西省上饶市卫生学校抽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健康状况良好的1520岁学生910名,随机分为A、B、C 3组,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分别经上臂外侧三角肌全程接种3针1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2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和1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全程免疫后1个月采集接种者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全程免疫后1个月,A组与C组抗体阳转率、抗-HBs GMC水平和分布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抗体阳转率、抗-HBs GMC水平和≥500 mIU/ml的分布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均<0.01),抗-HBs GMC﹤10和1020岁学生910名,随机分为A、B、C 3组,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分别经上臂外侧三角肌全程接种3针1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2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和1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全程免疫后1个月采集接种者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全程免疫后1个月,A组与C组抗体阳转率、抗-HBs GMC水平和分布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抗体阳转率、抗-HBs GMC水平和≥500 mIU/ml的分布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均<0.01),抗-HBs GMC﹤10和10499 mIU/ml的分布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1或<0.001)。有1名接种者在接种后0.5 h有局部疼痛症状,第2天疼痛消失,未见其他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接种高剂量乙肝疫苗的抗-HBs阳转率和抗-HBs GMC水平均高于低剂量乙肝疫苗,提示青年应接种高剂量乙肝疫苗,以建立有效的防御乙肝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广州市不同地区10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本市老城区、新城区和农村1995~2005年出生、接受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儿童,按分层随机抽样3890人,检测其HBsAg和抗-HBs水平,并计算阳性率。结果1995~2005年,三地区出生的儿童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抗-HBs阳性率逐年上升;老城区HBsAg阳性率比新城区和农村明显下降,老城区和新城区抗-HBs阳性率比农村明显上升;三地区10、5、0岁儿童HBsAg阳性率依次下降,抗-HBs阳性率依次上升。结论广州市10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免疫保持在高水平,农村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较老城区和新城区偏低,可能是造成乙型肝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告了学龄儿童对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应答,和高、中、低、无应答者抗-HB_s的变化特征及其有效保护期。揭示了学龄儿童在接种乙肝血源疫苗后,应适时进行血清学监测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免疫实施方案及效果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实施方案和远期效果。方法 考核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率、孕妇HBV筛检率和阳性率,并对1986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随访采血,检测HBsAg、抗-肿s、抗-HBc。并设免前本区及邻区乙肝疫苗未免疫者为内、外对照。结果 免后14年HBsAg阳性率在1%以下,与内、外对照相比下降幅度达90%,远期保护效果为81.23%。结论 免后14年仍无需加免。  相似文献   

8.
<正>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提出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我国政府已对此作出承诺[1]。广东省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人口流动性大,200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策。方法对多次免疫后抗-HBs仍为阴性的228名研究对象接种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按0、1、6个月20μg×3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于210d抽血,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抗-HBs检测。结果228名乙型肝炎疫苗多次免疫无应答者,接种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后,抗-HBs阳性172名,阳转率75.4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7.20m IU/ml。结论对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多次免疫无应答者,增加接种剂量或接种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可提高抗-HBs阳转率。  相似文献   

10.
应用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乙肝基因疫苗接种了100名7~9岁儿童。采用0、1、2月免疫程序,3个不同剂量组(20,10及5μg)均产生较高的抗体阳转率:3个月时大于96%、9个月时均达100%,免后2年仍在85%以上。9月时抗体水平达高峰,其抗体GMT分别为540.4(20μg),556.8 (10μg)及392.3m(?)u/ml(5μg)。没有观察到严重的副反应。与酵母重组疫苗(Merck产品)和血源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无明显区别。表明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乙肝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457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免疫后的随访观察。其中151名儿童按0、1、2月免疫程序免疫,每次接种10μg,随访观察5年。5年时抗体阳转率为72%,抗体水平为40.5mIU/ml;加强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升高到97.3%,抗体水平增加到548.8mIU/ml。另306名儿童按0、1、6月免疫程序免疫,分别接种5、10和20μg,随访观察4年。4年时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2%、100%和94.2%。同样接种10μg 疫苗,0、1、6月免疫程序的阳转率和抗体水平皆明显优于0、1、2月的免疫程序。全程免疫后的抗体水平越高,抗体下降越缓慢,维持时间越长。另外,按0、1、2月免疫程序的儿童中,5年的感染率为6.8%,保护率为86.4%。按0、1、6月免疫程序的儿童中,4年无1例乙肝病毒感染。两种免疫程序和三种免疫剂量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均可维持4年以上。因此,5年加强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截短、全长、全长融合等3种不同形式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核酸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获得最佳的免疫原设计方案.方法 构建经密码子优化的不同形式HBcAg核酸疫苗质粒:pRec2.0-Ct(表达截短至144 aa的Core蛋白),pRec2.0-C(表达全长183 aa的Core蛋...  相似文献   

13.
麻腮风与乙肝疫苗同时或分别接种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MMR与重组乙肝疫苗同时接种是否会加重临床反应和干扰免疫应答 ,对 8~ 13岁学生分别或同时接种这两种疫苗。结果表明同时与分别接种的临床反应均轻微 ,对腮腺炎、乙肝和麻疹的免疫应答类似。因此作者认为MMR可与乙肝疫苗同时接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凯西来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方法90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组患者用凯西来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疗程10~20d。对照组采用一般护肝治疗(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肌苷等)。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HA、PⅢP、LN、Ⅳ-C)等。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凯西来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苦参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苦参素0.2tidpo。疗程7~9个月,乙肝疫苗60ug,每15天1次,皮下注射,疗程12个月,拉米夫定0.1qdpo.疗程12个月。对照组31例单用拉米夫定0.1qdpo。疗程12个月。疗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谷丙转氨酶(ALT)、HBeAg、抗-HBe、HBV、DNA。结果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0.6%和51.6%,P<0.05;45.2%和19.4%,P<0.05;77.4%和51.6%,P<0.05)。结论乙肝疫苗、苦参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6.
HBsAg阳性者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反应及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HBsAg阳性志愿者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抗体应答及其它有关临床反应观察,表明HBsAg阳性者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后,其局部及全身临床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肝酶检测2、4、8周(SGPT)与免疫前相对照,未见有意义的改变,但却能同样地产生良好的抗体反应,两组抗体水平相似。证实甲肝减毒活疫苗不仅可对此类易感人群接种,还可提供同样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preS2S蛋白的纯化方法及免疫效果。方法甲醇诱导含preS2S基因的重组毕赤酵母菌,采用蔗糖区带速率离心、Butyl-S-Sepharose 4FF疏水层析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纯化后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制备成疫苗,并进行效力试验。放射免疫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浓度,计算ED50和相对效力。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preS2S抗体。结果纯化后的preS2(epi)S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000,且能与特异性抗体结合。两批纯化蛋白制备的疫苗ED50分别为0.35和0.48μg/ml,参比苗为0.52μg/ml。2批疫苗的体外相对效力分别为1.5和1.1,均合格,血清抗体平均浓度为808和784mIU/ml,参比苗为312mIU/ml。2批疫苗免疫小鼠后均产生了preS2抗体。结论该纯化方法实用有效,纯化后的preS2(epi)S蛋白比S蛋白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Isoquercitrin (IQC) is a component abundantly present in many plants and is known to have an anti-viral effect against various viruses.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 that IQC exhibits strong anti-influenza A virus infection, and its effe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ppression of hemagglutinin (HA) and neuraminidase (NA) activities. We us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tagged Influenza A/PR/8/34 (H1N1), A/PR/8/34 (H1N1), and HBPV-VR-32 (H3N2) to evaluate the anti-IAV effect of IQC. Th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IQC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levels of GFP expressed by IAV infection, dose-dependently. Consistent with that, IQC inhibited cytopathic effects by H1N1 or H3N2 IAV infection.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IQC represses the IAV protein expression. Time-of-addition assay showed that IQC inhibits viral attachment and entry and exerts a strong virucidal effect during IAV infection. Hemagglutination assay confirmed that IQC affects IAV HA. Further, IQC potently reduced the NA activities of H1N1 and H3N2 IAV. Collectively, IQC prevents IAV infection at multi-stages via virucidal effects, inhibiting attachment, entry and viral releas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IQC could be developed as a potent antiviral drug to protect against influenza viral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绿脓杆菌及其鞭毛蛋白联合rhIL-12体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rhIL-12作为佐剂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健康人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与绿脓杆菌、鞭毛蛋白、rhIL-12、绿脓杆菌+rhIL-12、鞭毛蛋白+rhIL-12孵育,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结果绿脓杆菌和鞭毛蛋白组只诱导产生低水平的IFNγ,rhIL-12组诱导产生IFNγ的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提高;而绿脓杆菌+rhIL-12组、鞭毛蛋白+rhIL-12组诱导产生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绿脓杆菌、鞭毛蛋白和rhIL-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rhIL-12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绿脓杆菌及其鞭毛蛋白联合rhIL-12体外能显著提高健康人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产生IFNγ的水平,增强其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