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卫飞 《导航》2010,46(2):59-63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CPLD(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和单片机的某设备控制与状态分机的硬件、软件设计。该系统采用Xilinx公司XC9500系列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单片机接口、显示和控制电路。简单叙述了使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和Xilinx ISE9.1设计工具软件完成单片机接口、显示和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CPLD器件和单片机相结合,可以优势互补,组成灵活的,软硬件都可现场编程的控制器,缩短开发周期,适应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CPLD和单片机的激光测距时间间隔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佳夷  伊小素 《激光技术》2008,32(4):363-363
为了达到提高时间间隔测量精度的目的,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和单片机实现脉冲激光测距时间间隔测量系统中的模拟内插法的方案,设计了测量系统与测试电路,并对该方案进行了验证,得到了200ps精度的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结果表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使用可大大简化电路结构,使得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化.采用该设计方案的激光测距系统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多通道实时CAN总线模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敏  张遂南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22):173-175,191
为了满足CAN总线在实际通信应用中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通过对CAN总线通信协议的研究,提出并设计一种由单片机负责控制的多通道实时CAN总线模拟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硬件设计上以可编程逻辑技术为基础,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结合硬件描述语言VHDL,实现了单片机与CAN控制器之间逻辑控制单元的设计。通过在Xilinx ISE平台下对该程序进行编译和综合,在Modelsim环境下进行仿真测试,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实际工程的验证和使用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满足实际通信的要求。着重阐述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并给出了关键技术的设计思路与重要部分代码。  相似文献   

4.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础与应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技术和目前相对滞后的逻辑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修改了课程体系,添加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础与应用"课程.本文描述了该课程的主要建设工作和两年来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经验.课程建设中介绍了课程系统编排和实验平台自建两个部分.教学实践发现硬件描述语言的教学只有通过大量设计实验来支持,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实现路口交通灯系统控制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标准逻辑器件、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单片机等方案来实现.但是这些控制方法的功能修改及调试都需要硬件电路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计难度.采用EDA技术,应用VHDL硬件电路描述语言实现交通灯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利用MAX PLUSⅡ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综合、仿真,并下载到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中,完成系统的控制作用.该灯控制逻辑可实现3种颜色灯的交替点亮、时间的倒计时,指挥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  相似文献   

6.
USB总线具有高速传输、热插拔、即插即用等特点,在计算机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一种采用USB接口的动态视频板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在硬件设计上他采用单片机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技术,并通过USB接口完成上位计算机控制下视频运动图像的生成。单片机读取上位机前景运动图像位置信息并对视频板图像存储器进行刷新,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巡回扫描视频板图像存储器并通过D/A转换后生成视频信号。该系统上位机界面设计采用VB语言。  相似文献   

7.
雷娟 《信息通信》2012,(6):59-60
本设计是一个综合单片机和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技术实现的智能仪表,包括两个部分:相位与频率测量、RC移相网络。通过单片机将高速可编程器件有机连接在一起,较完美地实现了设计目的,各项指标达到了要求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8.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育部主办的本科生重要竞赛之一,为了满足学生综合实验、科技创新实践、学科竞赛培训的需要,笔者设计了一套开放性的综合实验平台.实验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包含了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件、人机接口、通用插槽等部分,各个模块可替换、可修改、可重组系统,能够满足学生快速上手的需要,在电子系统综合实验和竞赛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当前"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应用"实践教学的现状,指出进行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的必要性.针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探讨完成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的条件与要求、内容与安排、训练方法与技巧,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翠琴 《微电子学》2001,31(6):443-445
文章介绍了一种可远程接收的智能视频字幕显示控制电路。该电路采用MCS80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EPF7064S可编程逻辑器件产生所需时序及信号,W9952QP视频解码器产生视频信号。着重阐述了可编程逻辑器件内部逻辑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了配合"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教学实验平台。学生可利用该实验平台自主设计简单的计算机系统,完成大量的计算机接口电路实验。实践表明,该平台对于增进学生对计算机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提高其微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夏兰  黄雷  蒋明霞  钟慧平   《电子器件》2006,29(4):1354-1358
详细介绍了C8051F020的功能和设计原理,并结合单片机教学课程开发出由片上系统(SOC)构成的实验系统,对由片上系统应用于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思路作了介绍,阐述了实验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系统设计。该实验系统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郭星辰 《电子测试》2022,(2):137-139
对于五年制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来说,从效仿普通本科单片机教学到理实一体化,从项目驱动法到信息化教学,教学改革从未停止.该文从单片机课程出发,探讨了基于Moodle平台的SPOC混合式教学的构建方式,并对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契合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应用需求,践行了"以学生发...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的电子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片上复杂系统,因此,对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必须加强计算机硬件的课程。东南大学的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由“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接口”和“计算”三门课程以及“电路与数字逻辑设计实践”、“微机系统与接口实践”、“数字系统课程设计”三门实践课程所组成,通过该系列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设计微机应用系统以及设计以微机为核心的复杂系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基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论述“建筑设备工程BIM技术应用”课程的特色教材开发和应用。以BIM技术为切入点,阐述“建筑设备工程BIM技术应用”课程特色。研究过程中,以课堂实践方法为基础,分别从设备识图、专业理论、施工技术、计量计价等方面阐述特色教材的应用,并从管道的碰撞检查、协同设计等层面对其应用效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胡玲艳 《电子测试》2016,(14):142-143
针对当前高校加强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建设,结合大连大学教学计划调整方案,对单片机课程提出“案例教学”模式改革。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练,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The new concept of Substitutional Logic Expression (SLE), with which the reliability of a system can be calculated directly, has been proposed in my accompanying paper entitled: “Calculate coherent system's reliability by using SLE”. A special and simple method has been given in that paper to change the structure function of an S—P network to SLE. In this paper, a general method for coherent systems is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8.
微型机-单片机两级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小梅  石燕萍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3):115-117,121
温度在生产实际中是一个重要参数,介绍利用微型机及单片机组成两级炉温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上位机采用微型计算机,通过显示器很直观地观察到整个控制过程温度的变化曲线,以及改变控制参数对系统的影响。下位机以MCS 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串行口实现异步通信。本系统应用于实训教学,实践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由学生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着眼克服传统手段不能实时、高效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弊端,研究提出基于单片机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由PC上位机、评价主控机、评价分机构成,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适用性好等优点。利用该系统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移动学习无论是在形式方面还是在种类方面都出现了升级的情况,而在升级的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需要解决。文章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基础,基于微信对移动学习平台进行构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必须要学习的公共课程之一,不仅有面向对象广的特点,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构建移动学习平台可持续提升教学的效率,方便学生进行学习。据此,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