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管道工程和交流输电线路的不断建设,油气管道的交流干扰问题越来越严重,交流杂散电流干扰会对管道产生电伤害、热相应、去极化效应三方面的危害。在交流干扰的情况下,管道的自然电位、管道断电电位、试片极化电位的测量过程都会受到影响,导致管地电位测量的误差,影响管道阴极保护的效果。测量交流电压时,应根据管道排流点的位置合理选择参比电极的位置,如果采用计算法测算交流电流密度时,数值往往偏大,而采用直接测量交流电流密度时,数值一般偏小。 相似文献
2.
3.
埋地管道杂散电流排流与阴极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鞍山某厂输水管道杂散电流腐蚀进行勘察和分析,并设计了直接排流和电化学阴极保护方法.经6年实践证明,联合保护方法排除了直流干扰,防止了土壤电化学腐蚀,防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5.
6.
油田埋地金属管道周围存在着大量的高压输电线路,这些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会向大地释放大量的杂散电流,造成油气管道的腐蚀泄露。本文进行了高压输电线路周围埋地金属管道杂散电流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长输石油管道受杂散电流影响严重。尤其当高压输电线路与埋地输油管道近距离平行时,埋地输油管道中杂散电流更严重;油气集输管道受杂散电流影响也十分严重,管地电位波动值和管地电位最大正向偏移值都随着与高压输电线路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经排流保护措施后,管道的管地电位波动值和最大正向偏移值都明显减小,管道受杂散电流影响明显减弱,并达到了排流保护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管道阴极保护效果,降低杂散电流对管道阴极保护系统产生负面的影响,以GPRS技术为基础,并对远端数据控制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从而实现管道阴极保护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搭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容元件、晶闸管等,对管道周围杂散电流以及阴极保护远传等方面进行控制,旨在实现管道保护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减小杂散电流对南朗段天然气管道的干扰,消除杂散电流腐蚀隐患。方法利用沿线阴极保护电位测试、SCM检测等技术对南朗段管道的杂散电流干扰情况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实施排流设计与改造。在009—019测试桩中设计6个排流点,用固态去耦合器排流技术实施排流改造。改造完成后,对排流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检测表明,杂散电流最大干扰值达16.839 V,杂散电流密度达393A/m~2,干扰长度为8 km。杂散电流干扰来源于电气化铁路,在铁路运行时间段存在杂散电流干扰,在铁路停运时间段无杂散电流干扰。改造完成后,杂散电流干扰电压降至了4 V以下。结论该排流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小了南朗段埋地管道的杂散电流干扰,使其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消除了杂散电流腐蚀的隐患,保障了南朗段天然气管线的安全运行。杂散电流干扰的检测与排流技术可以用于消除铁路等对埋地管道杂散电流腐蚀的影响,对受到新建带电结构影响的管道的防护工作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究原油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失效的原因。方法通过管道通/断电电位测试、集输末站内外电位测试和绝缘法兰测试等方法,判断集输管线是否处于有效的保护状态,站内外阴极保护是否存在直流干扰情况,以及绝缘法兰的工作情况。结果 1~#集气站-1~#阀室管道通电电位为-850~1200 mV,断电电位为-773~788 mV,不满足比-850 mV更负的准则。站外管线通/断电电位虽然随着站内阴保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在电流为6、18 A时,其断电电位分别为-880 mV和-1198 mV,在保护电位范围之内(-850~1200 mV),没有产生过保护,符合国标的要求。站内外阴极保护干扰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调节及平衡站内外的输出,使站内外管道的保护电位在规定的电位区间之内(-850~1200 mV)。集输末站处的绝缘法兰性能良好,但是锌接地电池基本耗尽。结论管道断电电位没有达到要求,且集输末站内外阴极保护存在相互干扰,是该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15.
杂散电流是指在管道周围土壤环境中漫流的一种大小、方向都不固定的电流,这种电流对金属管道的腐蚀称为杂散电流腐蚀,属于电解腐蚀范畴。杂散电流在管道中的流动会加速管道的腐蚀,对管道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影响。有杂散电流干扰的管道中,需要对管道实施排流保护,排除管道中的杂散电流。而杂散电流的排流工程是否合理充分,则需要应用相应的检测手段来测定。本文是在已经采取杂散电流排流保护的管道上,通过测量管道上的阴保电位、交流电压和交流电密度来判定管道的杂散电流排流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