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贯通前,河北省岗南、黄壁庄、王快、西大洋和安格庄等5座水库承担着向北京应急供水的任务.综合分析了5座水库的来水情况,2012-2014年5座水库来水量按照平水年(P=50%)至偏枯年(P=75%)预测,5水库最大可调水量11.61亿~20.31亿m3,考虑京石段输水沿途损失后北京市可取用水量9.64亿~16.91亿m3.北京市2012-2014年累计缺水量14.90亿m3,若维持平水年来水状况,上述水库来水可填补北京市用水缺口,但如5座水源水库来水遇偏枯年,则无法填补北京市用水缺口,南水北调中线全线贯通前京石段应急供水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
针对如何提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保证率、输水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城市用水安全度的角度,提出了丹江口水库调度、受水区反调节问题,并提出采用瀑河水库作为京津两座超大城市供水安全的调蓄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线南水北调水量分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任飞  董延军  梁籍 《人民黄河》2007,29(10):49-50
从理论上说明了建立准市场水量分配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政府宏观调控和水市场机制两种配置方式的优势和中线南水北调水量调度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准市场的水量分配模式,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4.
对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的各类建筑物及渠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总结与分析,并在今后的施工中应予重视及重点处理与解决.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1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8年完工并开始实施河北省四库(岗南、黄壁庄、王快、安格庄)向北京市应急调水.工程自古运河枢纽始,基本沿太行山东麓和京广铁路西侧北行,至北拒马河中支进入北京市.总干渠与沿途河流、灌渠、铁路、公路的交叉工程全部采用立交布置.为了确保发生汛情时各项应急工作能有序、有效地进行,根据各交叉河流水文特性,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度汛方案,实现工程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产生优良水质的基础是牢固的.水源区人类活动对水质的污染是后天形成的,属外在因素,是可以根治的,治理方法应以治污为本.设立三级污染防治保护区是治理水源区污染的有效途径;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污染治理的重点.通过合理规划、严密监控、科学治理,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将能够长期处于优良水质状态,满足调水要求.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市供水规划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工程总体效益能否正常发挥。规划工作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要积极推进受水区水系网络化建设;要贯彻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立足当地、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调度特性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水北调中线是一项跨流域、跨省市的特大型调水工程,中线供水调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运用、准市场运作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结合对中线供水特点和目前国内外典型调水工程的分析,提出了中线供水调度的原则应该遵循在实现供水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区域和谐原则、国家利益和个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和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统一.并据此提出了供水调度研究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断面水量分摊法及其在南水北调供水成本分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水工程的供水成本一般按照各受水区段供水量所占比例分摊,当考虑输水损失后,因输水损失分摊方法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分摊用水量数据,从而有不同的供水成本分摊方法。本文对折算水量分摊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断面水量分摊法,该方法将南水北调工程中的输水损失在本区段净供水量和向北供水量之间进行分摊,将输水损失的水量按照受水比例在本区段及以后各区段之间进行分割,根据流经受益各区段断面的水量比例来分摊供水成本。该分摊方法更符合调水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调度特点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是一项跨流域、跨省市的特大型调水工程,中线供水调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及工程技术、市场运作和管理机制等因素.现从供水有偿性、工程特点、管理体制和调度技术分析中线供水调度模式,以此说明中线调度的复杂性和难度.通过中线供水调度模式的研究,明确中线供水运行调度应把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供水工程建成通水仪式在河北省和北京市交界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现场举行。河北省岗南、黄壁庄两水库的水,经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抵达北京,这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中线京石段工程开始运行并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12.
9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建成通水仪式在北拒马河暗渠工程现场举行。岗南、黄壁庄两水库的水,沿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抵达北京。京石段工程建成通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中线全线通水前先期形成华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新通道。这不仅对于缓解首都水资源短缺状况、提高北京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南水北调东、中线其他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借鉴。本刊特推出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系列报道,追踪输水情况,总结建管经验,展示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3.
王策 《河北水利》2014,(9):40-40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在即,迫切需要确定工程运行初期河北省受水区可受纳水量。根据配套工程和受水区用水情况,确定可受纳水量需综合考虑5方面的因素,即供水目标的分配水量、供水目标用水量预测、水厂以上配套工程建设进度、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进度、水厂处理能力。此文通过对各供水目标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测算受水区可受纳总水量,为合理制定运行初期供用水计划、科学测算通水初期水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施工投标报价的环境和基础条件,对报价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持续稳定向北方地区供水,在分析中线总干渠工程特点基础上初步研究了中线输供水水质管理中信息共享、日常协作和应急协作机制。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供水、用水、退水三方水质信息分散且存在水质信息共享需求,并根据水质监测现状提出水质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对沿线水厂制水工艺污染物去除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干渠原水微污染状态下供水和用水双方的协作机制。另外对于干渠水发生严重突发水污染事故时供水方与退水方的应急协作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复杂性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方式不仅具有调水工程所共有的复杂性,还有其他更为复杂的特点。中线工程布局的系统性和供水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中线工程体系的复杂性;天然来水的不确定性、水源区水量调度和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复杂性体现了中线水量调度的复杂性;而工程管理体制的多层次性和管理内容与管理方式的复杂性则表明中线工程管理的复杂性。针对上述复杂性,提出了建立顺畅、现实、可行的运行管理体制,制定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水量调度体系,研究相关保障措施等对策,为进一步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方式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民长江》2008,39(20)
2008年9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京石段工程)建成通水仪式在河北省和北京市交界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现场举行。河北省岗南、黄壁庄两水库的水经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抵达北京,这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中线京石段工程开始运行并发挥效益。京石段工程除近期担负向北京应急供水任务,还将担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贯通后的输水任务。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水量分配准市场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现重点探讨了在准市场情况下南水北调中线水量分配的理论和模型,在比较计划分配与市场分配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说明中线建立准市场水量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政府宏观调控和水市场机制两种配置方式的优势和中线水量调度自身特点,建立了中线准市场水量分配模型。通过求解非线性最优化方程,研究了模型求解思路和方法,证明求得的解是Nash均衡解。最后阐述了准市场模型对中线水量调度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北京永定河倒虹吸工程、河北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同时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建设正式启动。2008年首次通水以来,京石段工程已累计完成4次通水运行任务,调水约16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北京地区用水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中线来水主要作为北京市生活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决定调水成败.长距离输水存在水质风险,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潜在的水源地水质风险、输送过程风险、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及水质差异影响等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水环境监测网络及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突发水污染事件预案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抵御灾害及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加强本市调蓄池库水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外调水与本地水适应性生态研究等输水水质安全对策,以保障南水北调调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