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气事故中铜导线短路熔珠金相组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模拟实际火灾环境分别制备了两种短路熔珠,对其金相组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熔珠凝固后火场高温火烧对金相组织的影响,提出了鉴别两种短路熔珠的方法,即通过分析组织类型、共晶体含量的差异,判断是由线路短路引发了火灾,还是火灾导致了线路短路。  相似文献   

2.
消防射水对导线二次短路熔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二次短路熔珠的金相组织分析,得出了二次短路熔珠随形成条件的不同金相组织的变化规律,找出了铜导线二次短路熔珠在消防射水影响下形成的金相组织与国家标准给出的二次短路熔珠不同的组织特征,并分析了形成不同于国家标准的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模拟火灾现场形式,利用火灾痕迹物证综合试验台,制备多股铜导线的一次短路熔痕,设计自然冷却、水激冷却等不同冷却环境,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其金相组织,同时,进行10次同条件实验,进行横向比较,判断金相显微组织呈现出来的稳定性,利用IPP图像分析软件,对实验采集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归纳金相组织的量化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火灾现场电器元件短路时间、火场温度、导线冷却方式均可对多股铜导线的一次短路所形成的短路熔痕金相显微组织的微观形态产生一定影响.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归纳运算,排除干扰因素条件,得到的多组实验数据的金相显微组织形态具有极其一致的相似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拟短路条件制备铜导线短路熔痕,对短路熔痕中共晶体进行了金相分析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铜导线一、二次短路熔痕共晶体组织特征具有一定区别,短路喷溅熔珠中共晶体含量分别为15.28%、5.10%,远远超过同短路类型线端熔痕中0.33%、0.19%的共晶体含量.通过对比短路熔痕中共晶体微观组织与含量大小,可以鉴别铜导线短...  相似文献   

5.
6.
通过热台金相显微镜改变升温速率,模拟火场不同升温条件下,JJC1-35型绝缘穿刺线夹接触不良熔痕受热过程中升温速率对其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相组织的晶粒平均尺寸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晶粒截距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晶粒度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金相组织的孔洞随着受热温度升高逐渐缩小,缩小的速度随升温速率增...  相似文献   

7.
通过热台金相显微镜改变升温速率,模拟火场不同升温条件下,JJC1-35型绝缘穿刺线夹接触不良熔痕受热过程中升温速率对其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相组织的晶粒平均尺寸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晶粒截距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晶粒度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金相组织的孔洞随着受热温度升高逐渐缩小,缩小的速度随升温速率增大而加快。所得结论可以为此类火灾物证鉴定识别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铜导线一次短路熔痕受到火灾高温作用后将发生一定变化。借助同步热分析技术(TG-DSC),精准控制受热温度,模拟火灾中O2/N2气氛变化,根据TG-DSC曲线分析熔痕发生各种理化反应时的类型和起始温度,辅助判断造成组织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一次短路熔痕熔点为1 062 ℃,此时熔痕将发生熔化而失去其特征组织;在火灾气氛中,受热温度达到850 ℃时,将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黑色氧化物颗粒和外围环状氧化带;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环状氧化带将不断增厚,黑色氧化物颗粒不断向晶界处集中。此研究结果对于准确检验鉴定铜导线一次短路熔痕,分析其火灾中的受热过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如何利用二次短路熔痕进行火灾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火灾现场中经常可以发现由于电流作用而熔化形成的短路熔痕.从火灾调查角度出发,按照其形成时间又可以分为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两类.二次短路熔痕是指在火灾过程中产生的熔痕,它是由于通电状态的导线或保护装置绝缘被烧毁,发生短路时所形成的熔痕.二次短路熔痕虽不是引起火灾的熔痕,但它在火场勘查中却能指明起火范围,从而为判断火灾蔓延方向和认定起火部位提供依据.在实际火灾中,电线的绝缘层很容易被火烧而丧失绝缘能力,此时如果导线芯相互接触,或靠得很近的一根导线火烧熔化物  相似文献   

10.
二次短路熔痕在认定起火部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二次短路熔痕的形成机理火灾现场中经常发现由于电流作用而熔化形成的短路熔痕。对于短路熔痕又可分为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二次短路熔痕是指在火灾过程中产生的熔痕 ,它是由于通电状态的导线或保护装置绝缘被烧毁 ,发生短路时所形成的熔痕。火灾中 ,电线的绝缘层很容易被火烧毁丧失绝缘 ,此时如导线芯相互接触 ,或靠得很近的导线火烧熔化物流到另一根导线上相互接触都能造成短路并留下二次短路熔痕。二次短路熔痕在火场勘查中能指明起火范围 ,从而为判断火灾蔓延方向和认定起火部位提供依据。2 二次短路熔痕的查找与提取在大部…  相似文献   

11.
为考查加热不同时间铜导线二次短路熔珠微观形貌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不同时间的铜导线二次短路熔珠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加热时间对铜导线二次短路熔珠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铜导线二次短路熔珠断面上的孔洞增加、晶界变得不明显、结晶颗粒增多。  相似文献   

12.
气割是一种操作灵活方便,适应性强的切割方式。在金相检验的取样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利用气割来切取试样。然而试样在气割的过程中,受到到气割焰的高温影响,其表面的组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文章以Q690D钢样为例,对气割造成的金相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研究热辐射条件下导线发生炭化路径型短路与金属短接型短路后产生的熔痕特征,使用中国常见的家用电器电源线RVVB线(铜芯聚氯乙烯护套扁形电源线),针对220 V交流电,对比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短路发生的时间和位置,分析了其对产生熔痕的影响。试验发现,随着热辐射强度的增加,短路发生的时间缩短;导线的短路位置未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发生短路的部位随机性较强,短路点的位置与短路发生时间无直接相关性;炭化路径型短路的典型熔痕为箭镞状熔痕;金属短接型短路的典型熔痕为“工”字型熔痕。  相似文献   

14.
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金相分析技术对铝合金导线短路及火烧熔痕的晶粒与气孔的特点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依次与相同条件下铝导线熔痕金相组织特征对比。结果表明:铝合金导线一次、二次短路熔痕及火烧熔痕在晶粒、气孔的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几何参数有一定的差异,且与同条件铝导线熔痕在晶粒面积、气孔分布上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导线在火灾中形成熔痕的过程分析,探讨了引起电气火灾事故的成因,提出了用金相分析原理分析火场导线熔痕来判定电气火灾的各种类别,并总结出各类熔痕金相结构组织说明。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一次风温度的设定以及对系统能耗的影响,提出了冬季一次风温度的合理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选用合格多股的铜包铝导线和劣质的单股铜包铝导线制备一次、二次短路熔痕和火烧熔痕,以金相法为基础,采用常用的三种浸蚀剂研究该种导线熔痕的浸蚀方法,观察每种熔痕的金相组织晶粒和气孔特征。分析发现:HF浸蚀剂浸蚀效果最好,一次短路熔痕、二次短路熔痕和火烧熔痕的金相组织呈现出了有别于铜、铝导线熔痕的特征。区别于铜包铝导线二次短路熔痕,一次短路熔痕的金相组织最显著的特征是晶粒以细小的胞状晶、柱状晶为主,且组织中气孔数量相对较少。二次短路熔痕多数晶粒为粗大的胞状晶和柱状晶,存在大气孔,且分割晶界。与铜、铝导线火烧熔痕不同,铜包铝导线火烧熔痕的晶粒不以等轴晶为主。  相似文献   

18.
制备铜导线火烧熔珠,待熔珠形成后,利用一体化高温炉模拟室内火灾热环境,观察不同加热温度对铜导线火烧熔珠金相显微组织的影响并考查其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铜熔珠在800℃温度下加热,其金相显微组织呈现不稳定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火烧熔珠的等轴晶晶粒会逐渐长大。  相似文献   

19.
20.
从环境气氛和温度角度讨论了铜导线短路熔痕内部孔洞的形成机理;应用金相图像分析软件,对模拟试验制备的单股、多股铜导线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的内部孔洞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熔痕性质与孔洞特征参数如数量、最大卡规直径、面积、圆度、粗糙度等的对应关系,为认定起火原因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