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治理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小浪底水库已建成投人运用,四次加高了黄河下游的大堤,但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自1958年以来,在黄河下游的河滩上修筑了生产堤。生产堤的总长达600km,围去了80%的行洪滩地面积。由于生产堤的修建,大多数的洪水都被限在生产堤间行洪,只有两生产堤间的滩地可以上水和泥沙淤积。大堤和生产堤间的滩地没有行洪和泥沙淤积的机会。因此,生产堤间的主槽和滩地要比生产堤与大堤间的滩地要高得多。这就形成黄河下游的二级悬河。在主槽滩唇和近大堤的低滩之间形成很大的横比降。这就威胁到大堤的安全。有破坏性的横河、斜河可以发生,一旦遇较大洪水就要溢出生产堤并直冲大堤根部。上游水库的调节运用不可能阻止二级悬河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将进一步恶化。为了保障黄河下游大堤的防洪安全,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拆除生产堤,恢复滩地的行洪沉沙作用;(2)利用泥沙加宽和加固大堤,淤筑相对地下河;(3)进行主河槽疏浚并将泥沙淤在生产堤和大堤之间,减小主槽和大堤根的横向高差;(4)将滩地的居民迁移至加宽了的大堤上居住,给他们解决去滩地耕种的道路和交通问题;(5)疏浚并整治主河槽,中水河槽的整治流量可以按3000~4000m^3/s,河道整治工程控导河势,但要允许洪水漫滩。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形势,针对二级悬河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治理二级悬河应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快建设二级悬河严重河段堤防的加固和防护工程;②破除生产堤等行洪障碍,利用大洪水淤滩刷槽;③利用中常洪水引洪淤滩;④人工疏浚河槽,淤填堤河,淤堵串沟;⑤结合引黄沉沙淤填堤河洼地。近期应做好规划、开展试点、加强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黄河下游河槽淤积萎缩十分严重,是著名的地上悬河,经过多年的小水过流状态,河道又演变成为“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局面,防洪形势非常严峻,通过疏浚河槽、淤堵滩区串沟、淤填堤沟低洼地带、完善防滚河工程体系、适当加固生产堤等治理措施,缓解“二级悬河”的形势,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同时提出,“二级悬河”的症结还在于进入下游河道水沙条件的变化,应加大科研力度,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做到“水沙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4.
20 0 4年 3月 8日 ,河南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张柏山召开专题会议 ,听取了濮阳市黄河河务局关于“二级悬河”治理试验工程效果分析初步成果的汇报 ,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此前 ,“二级悬河”治理试验工程相关成果已进行过专家咨询。“二级悬河”治理试验工程效果分析初步成果修改后 ,将于近日上报黄委。2 0 0 3年 6月 ,“二级悬河”最为严重的濮阳河段首先启动了疏浚河槽淤填堤河及淤堵串沟试验工程 ,这标志着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治理由对策性研究转向了实践性探索。试验工程的实施 ,对黄河下游其他河段“二级悬河”的治理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多年来,沿黄的部份群众在黄河滩区修筑了不少生产堤。有的为了多种地和所谓安全生产,干脆顺滩唇筑起既高且大的堤把滩区圈围起来。由于修筑了生产堤,致使黄河的泥沙只淤河槽不淤滩,槽高滩低,横比降加大,形成二级悬河,一旦洪水来临生产堤决口,大溜直冲大堤,危险极大。同时,由  相似文献   

6.
修建束水引沙工程控制4000m^3/s以下洪水不分洪、黄河调水调沙漫滩洪水不出河槽,按从上而下把滩区分为若干个区分级使用,引沙淤滩清水入河。改变黄河下游中小洪水传播时间长、洪峰波动小,提高水流输沙能力,逐渐缓解“二级悬河”的严峻形势,减少控导工程至大堤之间广大滩区淹没受灾几率,利于沿黄滩区群众工农业生产,实现黄河滩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黄河下游治理开发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日,由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的河南“二级悬河”治理试点工程《河南黄河2003年汛前濮阳南小堤—彭楼河段疏浚河槽淤填堤河及淤堵串沟试验工程初步设计》通过黄委组织的专家审查。  相似文献   

8.
对于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仁 《人民黄河》2004,26(5):1-2
二级悬河是黄河下游防洪的心腹之患,必须改变当前槽高滩低的局面,消除二级悬河,才能使黄河下游成为一条有健康生命的河流。只有通过废除生产堤,才能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较快、较好地消除二级悬河的严峻现状。要废除生产堤,首先要搞好滩区的安全建设。在此前提下,建议改变小浪底水库的运用方式:拦蓄大洪水,不拦蓄中小洪水;排泄浑水,不排泄清水;汛期水库少量蓄水,做到拦粗排细;允许洪水漫滩,实现漫滩刷槽,利用滩地处理大部分来沙。  相似文献   

9.
河道生产堤对洪水影响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道主槽两侧修建的生产堤影响滩槽泥沙横向交换,对河床演变带来很大影响。本文针对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的现实状况,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按现状生产堤、废除生产堤、限制生产堤三种条件进行了典型洪水的模拟,模拟计算给出了夹河滩-高村河段不同边界洪水演进、漫滩的过程及滩区淹没程度。作者分析了三种不同边界条件对洪水水位、河段流速、滩槽冲淤的影响,表明废除生产堤使洪水提前进滩,与现状生产堤状态相比大大降低了河道洪水位;限制生产堤方案可以适当控制漫滩流量,扩大滩槽泥沙横向交换,改善滩区生产条件。为了维持黄河河槽活力,协调人河关系,抑制二级悬河发展,限制下游河道生产堤治理方案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滩区综合治理标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黄河下游滩区来水严重偏枯,人口高速膨胀,滩区居民对滩区进行了盲目、无序开发,造成滩区行洪障碍繁多,河槽淤积严重,“二级悬河”形势严峻,生产堤问题突出,人水矛盾严重。为此,必须清除滩区过洪障碍,保证大洪水能够安全、顺畅下泄;推行集中建镇政策,使滩区居民可以防御100年一遇洪水,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进行“二级悬河”治理,使黄河滩面横比降小于河道纵比降,达到“防滚河”的要求;科学改造现状生产堤,保护滩区作物免受小洪水淹没;以滩区综合治理指标规范滩区群众行为,使滩区群众与洪水和谐相处,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相似文献   

11.
黄河高村河段漫滩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芳  董学刚  王桂勤 《山东水利》2005,(6):13-13,15
1前言由于黄河下游已连续多年未发生较大洪水,河床在逐年淤积抬高,主槽变得更加宽浅,造成河道行洪能力降低。高村水文站是黄河进入山东的第一个重要控制站,测验河段位于黄河下游游荡河段的末端,两岸堤距5km,属宽浅河道。断面形态由二级悬河发展为由主槽、滩唇至生产堤间、生产堤至左岸大堤三部分组成的复式断面。河道的变化带来了洪水特性的变化,黄河“96.8”洪水表现出的高水位、小流量漫滩成为该河段漫滩洪水的新特点,漫滩过程更趋复杂。2002年7月“人造洪峰”(以下简称“02.7”洪水)再次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根据“76.8”、“82.8”、“9…  相似文献   

12.
论黄河下游河道的改造与“二级悬河”的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黄河下游滩地分布和“二级悬河”的发展过程、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水沙条件变化是形成“二级悬河”的主要原因,生产堤和河道整治工程的修建加速了“二级悬河”的发展,要立足于下游、着眼于全流域,从水沙优化配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发展与黄河治理开发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探讨“二级悬河”的治理。在系统分析和总结“二级悬河”和下游河道治理各种设想和措施的基础上,指出今后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方向是进行河道的改造。下游河道治理已进入宽河道与窄河道相结合、综合治理滩区.逐步向窄河道发展的时期,“二级悬河”的治理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具体设想是:通过下游河道的改造,滩区的综合治理,形成由现有宽河道、改造后窄河道和窄深主河槽三者相结合的输水输沙和滞洪淤沙系统。并提出了下游河道改造与“二级悬河”治理的具体措施和技术指标,以及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黄河下游河槽淤积萎缩十分严重,是著名的地上悬河,经过多年的小水过流状态,河道又演变成为"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局面,防洪形势非常严峻,通过疏浚河槽、淤堵滩区串沟、淤填堤沟低洼地带、完善防滚河工程体系、适当加固生产堤等治理措施,缓解"二级悬河"的形势,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同时提出,"二级悬河"的症结还在于进入下游河道水沙条件的变化,应加大科研力度,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做到"水沙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4.
黄河河南段二级悬河近期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黄河河南段二级悬河河长已占京广铁路桥—陶城铺河段总长的78%,防洪形势十分严峻。2002年进行的调水调沙试验表明,因黄河河道长期处于小水过流状态,故河槽淤积萎缩十分严重,二级悬河形势日益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主河道极易出现“小水大灾”的情况,从而严重威胁滩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南小堤一彭楼河段进行二级悬河治理试验,拟通过疏浚河槽、淤堵串沟、淤填堤河等工程措施来缓解该河段二级悬河的形势。该河段进行综合治理后,河槽过洪能力可提高到与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基本相适应的水平,二级悬河形势将有所缓解,发生横河、斜河的几率将相对减小,对防洪安全的威胁可相对减轻。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3月 15日 ,黄委会黄河流域防洪规划项目办公室邀请黄委会副总工胡一三及委规划计划局、河务局、科技外事局、设计院、河南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等单位有关专家 15人 ,在黄委设计院对“黄河下游堤防隐患探测”成果进行了验收。与会专家及代表认真听取了黄委设计院毋光荣和山东黄河河务局李长海代表项目组所作的汇报 ,并对该成果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黄河下游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 ,滔滔洪水靠两岸大堤约束下泄 ,因此 ,大堤是保障黄河安全度汛的基础工程 ,也是保障两岸人民安全的生命堤。但是 ,由于黄河大堤堤线长 ,堤身土质和…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的大堤临河侧堤跟低洼,形成堤沟河,主要是河道横向淤积不平衡或历史上堤防施工取土造成的,洪水漫滩后,水流沿串沟演进,到堤跟汇合沿堤沟河向下游演进,形成顺堤行洪,严重威胁堤防安全,且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没有来大洪水,水基本在河道中行走,滩唇高昂,使得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更加明显。为此,对堤沟河严重河段开展不同堤沟河治理方案的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堤沟河治理工程能使顺堤行洪主流速带远离堤防,减轻对堤防压力,能有效减小大堤顺堤行洪流速,减小滩地横比降,缓解"二级悬河"不利态势,但顺堤行洪流速和滩地横比降的减小与堤沟河治理工程高程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在进行堤沟河治理工程高程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工程效果和工程造价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下游的主要问题,是河道淤积、大堤加高,造成高堤悬河。一遇大水年份,洪水出槽漫滩,无有效的控导措施,极易造成顺堤行洪、冲决溃堤、酿成大祸。这种河床淤积、大堤加高的恶性循环,在黄河缺水断流的情况下正在加剧。专家们预测,小浪底枢纽工程投入运行后,冲豫淤鲁已成定局,山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河生产堤分布特征及其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堤是黄河下游滩区群众自发修建的,由于历史原因和沿岸居民认识水平的不同,现状生产堤不论两岸间距,还是断面尺寸和施工质量都呈现出较大差异。生产堤阻断了黄河下游河道滩槽水沙交换,对加大河槽淤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生产堤对河道淤积的部位和形态有重要影响;生产堤对河道冲刷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全部废除生产堤,危及滩区防洪安全,很不科学,目前逐步废除生产堤是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的上策。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治理方向探讨—兼论河槽形态与河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指出:黄河下游生产堤的存在不是产生二级悬河的主要原因,治理宽浅游荡河段的方向是塑造窄深河槽.不同河段的对比分析表明,宽浅河流总是顺直的,而只有窄深河槽的河段才能形成弯曲性河流.本文对不同的来水来沙条件下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的河槽形态变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发现高含沙洪水能塑造窄深河槽,游荡性河段较陡的比降是造成河槽不稳定的因素,在天然来水来沙条件下,河床调整呈恶性循环,只有特殊的水沙组合才能对其进行改造.因此,主要由高含沙洪水输送泥沙,塌滩的低含沙洪水很少发生的北洛河模式可称最优.  相似文献   

20.
齐璞 《泥沙研究》1989,(4):10-17
本文首先指出:黄河下游生产堤的存在不是产生二级悬河的主要原因,治理宽浅游荡河段的方向是塑造窄深河槽。不同河段的对比分析表明,宽浅河流总是顺直的,而只有窄深河槽的河段才能形成弯曲性河流。本文对不同的来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的河槽形态变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发现高含沙洪水能塑造窄深河槽,游荡性河段较陡的比降是造成河槽不稳定的因素,在天然来水来沙条件下,河床调整吴恶性循环,只有特殊的水沙组合才能对其进行改造。因此,主要由高含沙洪水输送泥沙,塌滩的低含沙洪水很少发和的北洛河模式可称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