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要介绍其蒸汽(工艺用汽和采暖、伴热用汽)凝结水回收系统的设计,重点是回收设备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回收方案的拟定;通过节能分析和成本核算,说明了在蒸汽系统中冷凝水回收的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相似文献   

2.
用适当的技术措施,把煤气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一拖能源分公司采用热管技术对原煤气生产系统进行了改造,将余热转化为蒸汽供本企业使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每年可利用废热生产蒸汽6.5万t,创效480万元以上,改造投资回收期为6-7个月。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大庆化工集团东昊表活剂分公司蒸汽管线工艺改造及冷凝水回收项目实施作了系统的评析,并简要地阐明本厂蒸汽管线改造意义及冷凝水回收利用的特点,讨论了冷凝水在回收过程中热能有效利用的理论依据。从而提出了将本厂冷凝水就地利用,减少热能流失、再利用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4.
回收邯钢动力厂分子筛纯化系统加热蒸汽的冷凝水,将冷凝水(余热)应用在区域采暖系统、空压机叶轮冲洗水箱、氮水预冷系统水冷塔以及车间循环水系统中,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改造后的运行效果表明:改造流程实现容易,操作简便,节能创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板壳式换热器实现了工业热能的高效回收利用 除了传统的能源之外,替代能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工业余热、工业废热是众多替代能源中的一种。工业热能的回收利用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板壳式换热器能够很好地回收利用这些工业热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上海某区域供能系统冷热源规划方案,该系统设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域能源资源形成多能耦合的冷热源系统,包括废热利用(电厂蒸汽废热)、冰蓄冷等技术,同时考虑供能系统安全性,采用天然气作为备用能源。经预测分析,相对用户自建冷热源系统,区域供能系统全年节约能耗4 494 t标准煤,全年碳排放量减少12 595 t,全年运行费用节省1 413万元左右,节省比例约37%。  相似文献   

7.
在热电冷联产系统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制冷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热,这些废热品味低,难以直接回收利用。在此提出了两级双效溴化锂制冷-热泵复合循环,该循环具有冷凝温度较高的特点,便于直接回收冷凝排放热。系统以背压汽轮机的背压蒸汽为热源,制冷的同时利用循环所排出的废热加热锅炉补充水至较高温度。以具有相同功效的双效溴冷机与单效溴化锂热泵联合运行作为对比循环,制冷-热泵复合循环系统省去了一台蒸发器与冷凝器,减少了两个换热温差,并且通过热力计算、能量分析和分析表明,该循环的能量利用率与效率均有很大的提高,效率比对比循环提高了45%。  相似文献   

8.
张杰 《中国科技博览》2013,(25):278-279
蒸汽作为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的热媒,在间接加热设备中释放出潜热以后形成凝结水而尽快排出。蒸汽冷凝水作为余热,含有20-30%的蒸汽热能,又是品质优良的脱盐水。因此,合理而高效地回收蒸汽冷凝水,具有特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我国大力提倡实现“循环经济”的一个有效途径。蒸汽供热系统节能可以从不同环节着手,蒸汽凝结水的闭式回用是提高蒸汽供热系统热效率的重要措施。目前很多工厂企业都在采用这种技术,取代原有的开式回收系统,但有相当多的企业凝结水闭式回收系统并不成功,有的甚至由于闭式系统的投运,影响了蒸汽换热工艺。本文针对蒸汽凝结水闭式回收系统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利用蒸汽喷射式热泵供热系统替代常规热力系统。减少蒸汽在减压过程中的有效能损失,回收蒸汽冷凝水系统排出的余热,使其二次蒸发汽升高能量品位后,再供生产使用。提高以蒸汽做为载热体的热能在转换、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的技术水平,使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其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能源政策号召,促进“十一五”规划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的能源利用状况,以余热利用为切入点,立足于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系统介绍各种可以利用余热、废热和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河水、井水、发电机缸套冷却水、工厂废热水、废热蒸汽、废热烟气)的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并阐述其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希望以此为节能减排事业开拓出一条新思路,为我国更好更快地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蒸汽凝结水回收作为一项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节约水资源的新兴技术,近几年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保效益。在设计回收系统时,要对用汽设备的热负荷进行详尽调查,完成从锅炉-蒸汽管网-用汽设备-疏水系统-回收泵-回收管网-给水泵-锅炉的热力循环系统的周密设计,保证热力系统近于完善的能源梯级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2.
徐军 《中国计量》2001,(11):43-44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是生产纯碱、溴素、氯化钙等多种产品的大型企业集团。仅纯碱生产 ,就配备了五台130吨/小时蒸汽锅炉进行供汽 ,是一个耗能大户。各种规格的蒸汽(37kgf/cm2、32kgf/cm2、10kgf/cm2、5kgf/cm2)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冷凝水 ,这些冷凝水是蒸汽在换热等反应器中与其他介质隔离放热中产生的 ,没有其他介质的污染 ,品质好 ,潜能高。如果直接返回到锅炉系统循环使用 ,就能节约大笔处理净水费用和大量能源。随着“节能挖潜”的深入 ,冷凝水的回收利用受到了高度重视。集团内的各个分…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节能减排压力,研究开发了一套城市垃圾填埋场的废热回收新技术.通过对城市垃圾填埋场的设计、施工规范以及地埋管技术、强化传热理论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考虑,区别于以往的垃圾回收利用方式(如垃圾焚烧技术、堆肥技术、沼气产热等),该废热回收技术充分利用垃圾填埋场填埋单元内的垃圾发酵热能,通过置换作用将这部分废热提取出来,为垃圾站周边的生活、生产提供热能,达到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10几年来,节能技术发展很快,尤其在回收高温废热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了高效率的控制废热发生装置。在利用原有换热器进行低温废热的回收技术中,使用该装置,可使其回收效率有所增加。原来副产物的废热,其能位与热量均有很大波动,所以,回收废热用的机器必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即操作弹性大和有耐久性。对于这些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优先利用风能与太阳能,以及余热储存及废热回收等节能技术,满足中国维多利亚地考察站的供暖和生活热水需求。该技术的应用,使考察站化石燃烧排放量降至最低,对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安钢余热蒸汽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依靠技术进步、优化能源结构,合理利用余热蒸汽。概述了安钢提高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提高安钢余热利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回转窑焚烧技术是当前处理危险废物的主流技术之一,可实现危险废物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然而焚烧过程中回收烟气余热产生的低压饱和蒸汽,除了满足系统自用外,富余蒸汽由于参数较低,往往没有合适的用户,只能冷凝回收,没有充分利用。该文结合某70 t/d危废焚烧生产线,对比了螺杆发电和蒸汽拖动2种蒸汽利用方案,对焚烧线富余蒸汽的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节能减排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经济的增长要建立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本文从锅炉废烟余热回收利用、废水余热回收利用以及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提出热能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燃烧瓦斯工业过程中,烟道气废热的回收和在过程中很好地使用这些能量,可以导致很大程度的节约燃料。在许多情况下,废热回收系统在经济上不是合算的,因为这是与必须克服技术上的种种条件和昂贵的设备成本等等这些限制的条件有关。诸如换热器操作的有限止的最高温度,装置系统部件的设计刚度和一些部件不能承受过程中杂质的污垢和腐蚀等等。太阳透平机社团组织在与气体研究协会合作下,通过试验一个轴向逆流换热器的技术优点,正在努力减少上述的这些限制条件。目前所做的工作是,包括燃烧空气预热废热回收系统的设计及价格分析,实验性的工业换热器的试验,预热燃烧器的幅射试验,在一个钢厂中对一个完全高温废热回收系统的试验等等。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水冷加风冷"复合冷凝技术原理的理论分析及与传统风冷冷凝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复合冷凝技术的独特优点,提出了将复合冷凝热回收技术应用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技术方案,即利用回收的冷凝热作为溶液除湿系统溶液再生的再生热量。理论分析表明:复合冷凝技术应用于独立除湿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显著,采用该复合冷凝技术改进后的空调系统可直接利用废热,废热利用量可达到需要热量的33.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