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适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通过技改使150 kt/a料浆法磷酸一铵装置具备100 kt/a传统法NPK复合肥的生产能力。介绍具体技改措施(包括:新增原料系统、新增造粒系统、新增洗涤系统和原有筛分冷却系统技改等),以及技改后的工艺流程。技改后,该装置可实现料浆法磷酸一铵与传统法NPK复合肥的切换生产。  相似文献   

2.
段付岗 《磷肥与复肥》2011,26(5):36-38,40
结合陕西陕化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复肥厂的生产实际,阐述磷酸二铵(DAP)装置产能由设计60 kt/a提高至200 kt/a的扩能改造技术,主要得益于增加磷酸萃取料浆闪蒸冷却系统、更新石墨换热器及其新旧并联运行、用磷酸一铵(MAP)装置酸性料浆联产DAP等3大技改项目,并分析评价其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粉状MAP需求旺盛,各厂都对原生产装置挖潜改造、扩能翻番,就现有100kt/a粉状MAP装置的浓缩系统改造为200kt/a的料浆浓缩系统,提出了两效三体的料浆浓缩技术方案。通过对蒸发水量计算,认为只需增设一套原100kt/a料浆浓缩系统的蒸发循环回路,就可达到产量翻番,实现投资省、工程量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第一套15kt/a萃取磷酸装置经过连续多次扩产技术改造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反应温度、增加反应槽体积、改变料浆冷却方式和过滤机选型等,使之扩产至75kt/a,指出了各项措施的扩产效果,并对今后的技术进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磷酸快速萃取技术的原理及技术概要,结合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消化吸收快速萃取技术的一些新工艺,增加料浆的冷却负荷,改善结晶,提高过滤强度,提高浓缩装置产量,可使年生产能力从93 kt P2O5提高到120 kt P2O5.  相似文献   

6.
段付岗 《化肥工业》2007,34(3):24-27,30
阐述了60 kt/a磷酸二铵(DAP)装置的工艺特点、扩能改造技术和运行情况,重点突出产量翻番的关键是"6改8"工程中磷酸闪蒸冷却萃取料浆技术项目,同时也离不开改进磨矿工艺以及氨蒸发器等设备.  相似文献   

7.
对磷酸萃取料浆用立式压滤机脱水、洗涤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立式压滤机可以替代其它脱水设备对磷酸萃取料浆进行脱水处理。  相似文献   

8.
六国化工粉状磷酸一铵(MAP)生产装置采用磷酸装置萃取稀酸、浓缩磷酸贮槽的底流渣酸和磷酸二铵(DAP)装置系统不能平衡的稀酸洗涤液等为原料,含固量较高,中和浓缩后磷酸一铵料浆的黏度大、流动性较差,装置运行周期短,工艺控制指标难以稳定。分析生产中的影响因素,重点对循环水、浓缩和热风系统进行了技改。改造后,2008年产量超过130kt(设计产能120kt/a),产能逐步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9.
对130kt/a磷酸装置萃取尾气洗涤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管道洗涤,增加旋风分离器,提高循环洗涤水量,提高渣坝回水补入与取出量等措施,显著提升尾气洗涤系统洗涤效率。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220 kt/a料浆法磷铵与重钙、磷酸二铵(DAP)装置联产装置的特点和考核指标。考核表明,磷酸一铵(MAP)装置能达到设计能力,产品质量指标、原材料和公用工程指标达到设计指标,工业卫生指标达到国家要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结合130 kt/a传统法磷酸二铵(DAP)和100 kt/a料浆法磷酸一铵(MAP)生产装置的生产特点,从工艺优越性、设备耐蚀性和运行经济性等方面论证将两套磷铵装置由用水热洗改为磷酸热洗的可行性。改为酸洗后,提高了N和P2O5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增加了产品产量。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17,(7):88-89
云天化云峰分公司200kt/a MAP装置生产中产生的呆料每小时有0.5t左右,主要是产品中颗粒状物料和干燥塔塔壁疤块。现处置方式是产品中颗粒状物料由外务工跟班从料仓顶振动筛上收集后背到地槽溶浆,存在溶解不完全,有片状物料存在,堵塞磷酸泵吸入口导致磷酸量波动大。现进行技改,在20万吨装置成品现场楼顶安装一个带搅拌浆并有隔网的容量100m3的耐酸储槽,成品料仓顶振动筛筛分过的颗粒状物料与配酸槽送入的原料磷酸回滴法溶解混合后,送100kt/a复合肥装置跟硫铵母液混合使用生产复合肥。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云南红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磷铵厂90 kt/a DAP系统,利用单一管式反应器工艺生产DAP的工艺设备运行基本情况.重点介绍湿线部分造粒洗涤系统及干燥洗涤系统的技改情况.经过技改,根本上解决了洗涤系统的堵塞现象,提高了开车率,使DAP生产能力从设计能力300 t/d提高到530 t/d  相似文献   

14.
杨雄 《化肥工业》2013,(5):28-30
结合180kt/a粒状磷酸二铵装置在喷浆造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造粒机机体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从造粒机氨分布器、料浆分布器、管式反应器以及造粒机筒体转速、橡胶衬板等找出影响磷酸二铵成粒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热能与水量衡算论证了磷铵料浆浓缩工序废热水用于蒸发液氨和用作萃取料浆过滤冲盘洗水的可行性,并付诸实施,结合液氨蒸发工艺简化了废热水循环流程.废热水的综合利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节水46万m3/a、节电近49万kW· h/a、节汽近4.5万t/a,合计节标准煤约6415 t/a;增加复肥产量约11 000 t/a,年增效益1 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料浆法磷酸一铵装置,磷酸与氨中和采用设有循环泵的环流中和器,根据鲁北化工150 kt/a料浆法磷铵装置,磷酸与氨中和采用无泵型环流中和器已稳定运行10年的业绩,介绍了无泵型环流中和器的工作原理和工艺计算,供磷铵厂技改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湿法磷酸生产提供磷矿浆的磨矿工段,通过采用闭路二级脱水新工艺,使磷收率由91.06%提高到94.25%,矿浆浓度提高,节约了洗水用量,并可回收污水量27万t/a。最重要的是使湿法磷酸生产的水平衡问题得到彻底解决、25万t/aP2O5装置,该项改造可创效益超过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伊泰煤制油有限公司160kt/a煤制油项目气化装置制浆工艺存在的煤浆粒度级配不合理、煤浆浓度偏低等实际问题,对煤浆提浓工艺及细磨机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实现了煤浆提浓系统及关键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煤浆浓度和气化炉运行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经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示范与大型化等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磷铵单系列生产能力由 30kt/a发展到 2 0 0kt/a ,全国已建成近 30 0 0kt生产规模。从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生产技术的开发、设备的研制与开发介绍料浆法磷铵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并对未来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