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通讯员于明德)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的重点科研项目《焉耆盆地构造特征研究》1997年3月通过河南石油勘探局的验收。1995年初,该院组织科研人员对焉看盆地进行了120天艰苦的沙漠野外勘查,采集、化验、分析岩石样品450多块,精细解释二维地震剖面5000km,三维地震资料300km2,编制地质图件100余幅,写出成果报告8万多字。依据新的认识,为进一步搞好焉容盆地勘探部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焉耆盆地构造特征研究有新成果@于明德  相似文献   

2.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断层封闭性与油气藏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焉耆分地是新疆地区一个侏罗系含油气盆地。与断层有关的圈闭已成为焉耆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运用断层涂抹系数,结合断层活动历史研究了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几条重要断层的封闭性,并分析了它们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作用,为焉耆盆地油气成藏机理研究和断层圈闭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贯彻落实总公司“运用三个综合评价方法,搞好井位部署设计,提高勘探效益”的指示精神,将多项国内外勘探高新技术应用到新疆焉耆盆地的勘探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 焉耆盆地投入勘探以来,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勘探研究的“参谋”作用,该院按照“两新两高”的工作方针,制订了一系列应用勘探高新技术的措施,以确保三个综合评价方法(盆地分析模拟、圈闭描述评价和油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通讯员于明德)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近日传来喜讯:该院勘探室巴彦浩特项目研究组,在地震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并落实各种构造圈闭86个,认为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生、储、盖条件。这是河南油田进军腾格里沙漠开展油气勘探究成的第一仗。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境内,面积约3万km2。位于该沙漠东南部的巴彦浩特盆地面积18万km2,是理想的油气勘探区域。河南油田1996年11月中标该盆地油气风险勘探项目后,立即组织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室巴彦浩特项目矾究组的科研人员,克服了研究难度高、工作最大、时间紧等重重困难,大…  相似文献   

5.
蒋志兵 《吐哈油气》2006,11(4):308-311
温西地区经过勘探、评价、开发及滚动勘探扩展,以及地震资料的重复处理、构造精细解释和地质综合研究,发现新圈闭越来越困难。由于该地区中侏罗统三闻房组发育水下三角洲分支河道、浊积扇、滑塌扇、滨浅湖滩坝沉积,砂体纵向和横向变化非常快,因此,岩性圈闭发育。同时复杂断块滚动目标不仅面临构造圈闭落实风险(主要小断层落实问题),而且还面临砂体发育程度的风险。通过滚动勘探研究,研究出一套该地区砂体刻画和成藏分析手段,经过地质综合评价,极大地增强了对这些复杂圈闭成藏和钻探的信心,对于这些岩性圈闭论证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吐哈盆地其它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海中建南盆地地震地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建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部陆缘的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勘探程度较低,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表明盆地内具有形成油气圈闭的生储盖条件,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利用多道地震调查资料和周边地区的地质资料对盆地进行了地震地层分析,解释了5个地震反射界面,划分出3个地震超层序和5个地震层序,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各地震层序的地质属性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盆地发育有全新统-上新统、上中新统、中中新统-下中新统、渐新统-上始新统、中始新统-古新统等5套地层;在地震相划分和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层序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发育史进行了分析,认为盆地早期为陆相沉积,逐渐发展为现今的浅海-半深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7.
包北地区储层特征及勘探目标选择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充分利用地质、地震、测井、钻井等多种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包北地区储层特征及勘探目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评价出Ⅱ、Ⅲ类储层,其中Ⅱ类储层为有效储层。评价出Ⅰ类圈闭4个,Ⅱ类圈闭1个,Ⅲ类圈闭1个。Ⅰ类和Ⅱ类圈闭总面积为8 42km2。新发现圈闭4个,新增圈闭资源量为3268×104t。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地震资料对一个陆相沉积断陷盆地的油气进行早期预测,为进一步勘探提供客观的依据。1.应用地震资料计算断陷盆地的油气成熟度(TTI)值,圈定生油岩成熟度的范围,指出不同区域构造部位的成油特征。2.进行地震相和沉积相的分析解释,建立古水流体系,研究古沉积环境。3.编制各种类型圈闭图件,划分出六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地层岩性局部圈闭。4.对各类局部圈闭按七项指标进行评价:总分在30—40分的划为Ⅰ类圈闭;22—29分的为Ⅱ类圈闭;18—21分的为Ⅲ类圈闭;17分以下皆归Ⅳ类圈闭。5.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断陷盆地的油气储量,作出各种类型的概率曲线。石油普查勘探作为一个独立阶段而存在,在此阶段中早期油气预测显得十分重要。应用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这项工作,可指出有利部位、有利层位和重点勘探对象,对加速油气勘探和指导勘探部署以及提高钻探命中率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低幅度、小面积构造油藏的勘探是国内外高勘探区面临的技术和勘探效益难题,也是深化勘探的主要方向之一。利用潜江凹陷北部大量的钻井、地震、测井、试油资料,结合多年的勘探实践,对该区二小构造圈闭的分布规律、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套三小构造圈闭合油性评价标准及勘探方法,指出了下一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地震地质信息在焉耆盆地断裂封堵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焉耆盆地所开展的8条比较典型的开启或者封堵的断裂的研究入手,利用地震地质综合研究的方法——“断面应力分析法”和“断面物质涂抹法”,发现该盆地内的断裂在横向上和垂向上开启或者封堵时的“临界值”分别为0.3333和5MPa,指出断裂的封堵性因其形成的时间、垂向上所在的部位和走向上所在的位置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结合断裂及断裂控制圈闭的各项地震地质条件,对该盆地无钻井的断裂进行了断裂的封堵性研究,为盆地的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同时指出,在探井资料比较少的地区应充分、有效地利用已有的地质、地震资料来开展此项工作,并最终做出合理的、可信度较高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腹部近地表地质结构复杂,横向、纵向变化很大,地下勘探目的层系--侏罗系总体表现为自北向南的大单斜,圈闭类型主要为低幅度的背斜、断块和岩性、地层圈闭,勘探难度较大。文章提出了盆地腹部侏罗勘探必须运用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充分运用地震资料和井下资料,从查清沉积格架入手;并指出了在综合运用对勘探起决定性的作用地震处理技术--静校正、速度、精度分辨率、反演、偏移归位、地质建模和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正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野外勘探采集技术的提高,资料处理技术的快速进步,综合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单一非地震资料的多解性,增强了非地震解释成果的唯一性,为石油勘探提供了大量的可靠信息。并使得重,磁、电资料的综合解释成为现实,非地震勘探在焉耆盆地找到了有利的含油气局部构造,在此基础上,焉耆盆地石油勘探获得突破,该成果后经钻探证实,这充分显示非地震勘探在石油早期勘探中,可缩短石油勘探周期,并为提高勘探效益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正确的油气藏勘探理论、技术和程序,快速找到油气藏,实现科学效益勘探,从盆地石油地质勘察入手,对油气藏勘探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详细解析了油气藏勘探的行业和企业标准,重新定义了圈闭评价和油气藏评价,提出了勘探评价井和油藏评价井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油气藏勘探的盆地勘探、圈闭预探、圈闭评价3阶段划分方案,并指出了各勘探阶段的技术方法和基本任务。新划分方案油气藏勘探程序清晰准确,更便于指导油气勘探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4.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地震识别技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琼东南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新生代伸展盆地,面积3×104km2。气源岩主要分布在中央坳陷带断陷期层序中(包括煤系和海相泥岩),具有早、晚两期生烃且以晚期为主的特征。天然气运聚成藏模式主要有3种:沿斜坡带侧向运聚成藏、沿断裂带垂向运聚成藏和强超压区盖层破裂式运聚成藏。圈闭形成有3期,早期(始新世—渐新世)形成的构造圈闭主要是与断层相关的背斜构造,中期(中新世)形成的构造圈闭主要是披覆背斜,晚期(上新世—全新世)形成的主要是挤压背斜。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的形成与海平面变化和褶皱运动有关。早、中期形成的圈闭与晚期生排烃匹配较好。天然气勘探方向以凸起和低凸起边缘的构造为主,超压囊上部的岩性圈闭也是重要的勘探领域。近两年来,通过对琼东南盆地岩石物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和对地震资料作相对保幅处理,建立了盆地岩性、含气性与纵波阻抗、vp/vs(或泊松比)等地震岩石物理参数与地震响应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琼东南盆地天然气地震识别技术体系和流程,为该盆地天然气层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博湖坳陷是焉耆盆地的主要油气勘探区域,但长期以来,该地区都以寻找构造圈闭为主要勘探目标,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寻找构造油气藏的难度不断加大,为进一步打开油气勘探局面,故迫切需要寻找隐蔽圈闭。为此,通过对八道湾组底部层序(SQ1)开展地震相-沉积相分析,结合已有钻井岩性资料,预测油气富集相带。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存在山前复合扇体、主水道、扇三角洲;废弃的三角洲平原、沼泽、三角洲平原;强制水退、低位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等相带。强制水退期间沉积的倾向湖盆的前积砂泥互层,极有可能发育孤立砂体,形成隐蔽的岩性圈闭,是最为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玉门探区为例,通过对低勘探程度盆地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针对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勘探技术和评价方法:首先通过综合分析重、磁、电(重力、航磁、大地电磁)资料解析断层特征和盆地构造单元,实现对低勘探程度盆地“定凹选带”;然后通过类比已知产油气盆地,选定勘探层系;再通过盆地结构分析、烃源岩反演、钻井资料分析、露头烃源岩质量分析,结合沉积相发育特征,评价盆地资源潜力;最后根据“源控论”和古构造控制油气运聚的理论,开展区带评价与优选研究,并通过分析重力异常,结合地震剖面解释成果最终识别圈闭并优选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7.
辽河外围开鲁盆地是一个中生带沉积盆地,根据资源评价结果,开鲁盆地(特别是陆家堡凹陷)是一个很有含油气远景的盆地,并在陆东凹陷交力格地区形成产能区块。但由于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且受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勘探开发进展缓慢。为此,2005年辽河油田在该地区进行了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并对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解释。通过精细解释落实了有利圈闭,在此基础上,对有利区块开展了目标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研究和精细储层反演工作,确定了工区的储层展布特征,为该地区下一步的开发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AVO处理技术及其在新疆焉耆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思耕  张宏等 《河南石油》2002,16(2):9-11,17
AVO处理分析是一种利用地震反射振幅信息进行油气检测的技术。首先依据钻井资料进行AVO正演模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的处理流程和保幅处理技术对野外地震数据进行AVO处理;依据AVO处理成果资料与各种地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后,提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该技术多次为焉耆盆地油藏描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并经钻井证实,其成果资料为降低盆地探井风险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焉耆盆地宝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焉耆盆地宝南地区构造复杂,以往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差、信噪比低,三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效果差,断裂和圈闭的成像精度不高,空间位置不准确,为此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研究。介绍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分析了主要参数(去假频距离、偏移孔径、延拓步长等)对复杂构造成像效果的影响,给出了焉耆盆地宝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结果。对比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分析表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能较好地改善该区复杂构造的成像质量,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20.
横波及横波与纵波的联合勘探技术称为多波地震勘探。它能提高对地层岩性、油气圈闭和储层(特别是裂缝情况)、含油气的识别能力。文中简要介绍了多波地震勘探的概念、理论方法、野外施工前的试验内容,多波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方法与原则。我国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地层都获得了有效的转换横波资料,这些资料对确定小断层、小幅度圈闭、岩性识别、风化壳解释方面有一定的优点。指出这种勘探新技术,对江汉盆地解决局部地区的具体地质问题可能是有用的,应引起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