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袖子是与衣身袖窿相匹配的,脱离袖窿造型单纯去研究袖子结构是不合理的,其中女装合体袖结构与袖窿造型的关系尤为密切。现以女装合体袖为研究对象,试验分析了衣身袖窿对女装合体袖外观造型和活动舒适度的影响,通过不同袖窿造型的袖子纸样试验和穿着实验,结果显示:合体袖造型与袖窿宽关系密切,要制作与衣身协调的袖子,就要控制袖窿的宽度;袖子运动舒适性和后背宽紧密相关;通过前胸宽、袖窿宽与后背宽三者关系推导出袖肥和袖窿宽的计算公式,为制作合体美观的袖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袖窿和袖山是毛衫的重要构成元素,其配伍设计不仅影响毛衫的外形,也是评价毛衫穿着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文章分析了毛衫袖窿和袖山的造型特点和工艺设计方法,根据合体度的不同将毛衫袖窿分为4种形态,并与之匹配4种袖山造型。结合毛衫造型风格和功能性的要求,提出用袖窿深确定袖山高的设计方法。以合体型毛衫为例进行袖窿与袖山的外形配伍,形成一套合体型毛衫袖窿和袖山的工艺计算方法,为毛衫的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服合体袖的研究,分析了对西服袖合体度有影响的袖窿弧线与袖山弧线的关系,结合袖山高等因素,对原型一片袖进行袖山高加高、袖中线前移,肘部收省和分割互补,最终得出了合体的西服两片袖纸样,通过裁剪制作,最后完成的西服袖达到了美观、舒适且合理板型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毛纺科技》2021,49(10)
为解决使用经验公式设计袖窿结构时,在非标准体型的人身上经常出现的袖窿不合体、有褶皱等问题,探索通用型袖窿结构设计方法,用结构力学方法分析袖窿在人体上的受力平衡,得到了袖窿结构受力平衡机制和人体相关的关键点和关键角,提出了袖窿结构设计的力学原理。基于这一力学原理设计袖窿结构时,首先建立以穿着者的肱骨头为中心的三维坐标系统,其次把人体的关键点和关键角落实在此系统内,然后按照需要的手臂活动范围完成袖窿结构设计。如此设计的袖窿结构适合标准或非标准体型的穿着者的肩臂部形态,偏重静态设计的袖窿较合体,偏重动态设计的袖窿便于预设的手臂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杨  申鸿  吴晶 《纺织学报》2019,40(11):151-154
为了给女装肩部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探究女装肩部结构与袖窿结构的关系并建立二者的理论研究模型,运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利用不同厚度的垫肩改变肩斜度从而改变肩部结构,通过三维到二维的转换,在衣片平面展开图上对肩斜度、袖窿夹角进行精确测量,并对数据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制作成衣,对比用传统比例制图法与用实验结果制图的成衣合体度。结果表明:垫肩厚度与肩斜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女装肩部结构变化影响袖窿夹角大小,且肩斜度与袖窿夹角大小呈线性相关关系;运用线性回归关系辅助制图进行女装结构设计,其合体性优于单一的比例制图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为解决基本结构制图方法所得的盖袖结构存在袖窿深过大,不贴合人体,影响美观等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合体女装连身盖袖的结构制图及制作工艺,所得成衣符合人体工程学,且能满足日常服用要求,可直接应用于企业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袖中线斜度为45°时,插肩袖的袖窿深对其造型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制作袖窿深不同取值下的样衣,评价样衣穿着效果,得出袖窿深与插肩袖美观性和机能性的关系。试验表明,当袖窿底点位于标准纸样袖窿底点时,插肩袖具有最佳美观性;当袖窿底点位于标准纸样袖窿底点向下7cm处时,插肩袖具有最佳机能性。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了兼具美观性和机能性的插肩袖袖窿深取值范围,给插肩袖的造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袖子与袖窿组合时,袖山弧线与袖窿弧线应保持一定的缩缝量,才能使袖山呈现饱满的造型。影响袖山弧线长度的因素是袖深和袖肥,它们的取值就成为袖子制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陈谦  程军红  庹武 《纺织学报》2011,32(5):103-106
袖窿部位的结构条件和成品形态之间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对男西服袖窿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种下部袖窿的力学模型,构建了不同作用力与袖窿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为分析男西服袖窿部位的不同结构配置以及在不同配置下的袖窿变形规律,通过大量样本测试,获得男西服袖窿切线力、法线力和扭力对袖窿局部稳定性和平顺性的影响,应用力学模型分析了...  相似文献   

10.
服装袖山吃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服装的制作中,衣身的袖窿弧线与袖子的袖山弧线缝合,但袖山弧长并不与袖窿弧长完全等长,而是比袖窿弧长略长一些,二者的差值就是装袖时袖山的吃势量。为了将平面的面料适合于立体的人体造型而进行的一种工艺处理方法,是将多余的量均匀地吃进所要缝的部位后进行湿热塑型处理。吃势量的存在,使袖山形成漂亮的袖山圆势,  相似文献   

11.
衣袖结构与袖窿的配合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袖山高、袖肥、袖窿的基本结构入手,讨论不同风格的衣袖形状与袖窿之间的配合。衣袖与袖窿的结构设计既要考虑袖山和袖窿的艺术性和功能性,也不能忽视在技术上衣袖与袖窿之间的配伍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服装之领、袖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因为领、袖不仅是服装造型的视觉中心,也是服装打版的关键部位。主要针对服装袖子设计与制版要求展开,结合图片,论述两片袖的画法以及大小袖片如何恰当地分割;毛板制作时,袖山接缝与袖窿结合部位的特别处理,以保证袖子装好后,袖山缝头与袖窿缝头完全重合,以提升女装的美观度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合体两片袖外观质量影响因素,将服装的结构样板、制作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相结合,设计绱袖模板,从而降低绱袖工艺难度,全面提升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14.
选用岛精公司MACH2XS153(12G)全成形电脑横机的DS-ONE APPEX 3设计系统,研究全成形毛衫袖窿成形工艺。根据袖窿全成形编织特点,将全成形毛衫袖窿编织分为腋下、胸宽、肩宽3个部分。全成形毛衫在编织袖窿结构的同时,袖山部位也在不断地向袖窿部位移圈收针,收针痕迹影响袖窿外观造型。研究认为:毛衫前后袖窿存在袖窿宽度差和高度差,袖窿存在宽度差时,无袖毛衫对翻针造成影响,有袖毛衫先完成一片袖窿编织,再编织另一片,袖中线部位线圈会向针数较少的一侧扭转;袖窿高度存在差异时,可以通过局部增加或减少前后片的编织行数来实现,有袖毛衫需注意袖山与袖窿配伍。研究成果可为四针床全成形毛衫设计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为利用四针床电脑横机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全成形毛衫,以平肩袖毛衫为例,探讨了全成形毛衫袖身连接工艺分段设计方法与袖身连接工艺。认为全成形平肩袖毛衫袖身连接处可分为3个部分编织:袖山与袖窿同时收针编织、袖山收针-袖窿平摇编织、平袖山收针-袖窿平摇后放针编织。当毛衫袖山与袖窿之间高度差较大时,应采用较大的平袖山编收比率与袖身编织比率,通过编织更多的衣身行数弥补转数差,袖山与袖窿间弧度的差异可通过增加袖山收针次数调节。要根据毛衫袖身工艺参数以及袖山、袖窿在结构上的差异设计全成形毛衫袖身连接处编织工艺,才可得到贴合人体曲线的毛衫。  相似文献   

16.
倪进方  戴鸿 《针织工业》2012,(12):51-54
针对目前合体连身袖袖裆结构的研究现状和袖裆的应用趋势,研究菱形袖裆边长、宽窄和纱向的变化对连身袖穿着的合体性、舒适性以及外观性影响,探讨了合体连身袖菱形袖裆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纱向对合体连身袖针织服装舒适性和合体性基本没有影响,对运动功能性有一定的影响;宽度一定时,袖裆边长与舒适性、运动功能性和合体性变化成正比;固定边长后,宽度变化对合体性的影响最大、对舒适性的影响最小;长与宽的数据越接近时,综合效果越好;得到合体连身袖菱形袖裆结构设计数据方案为:9.02 cm×8.5 cm×15.91 cm.  相似文献   

17.
 袖窿深与胸围数学关系式的建立有助于从量化角度研究日本文化女装新原型袖窿深,从而得出袖山高,简化了服装CAD软件绘图步骤,可提高服装制版效率。以袖窿深为研究对象,运用日本文化女装新原型的结构设计原理,以及数学与几何学的相关知识,借助服装CAD软件ET2007和Excel、MatLab等应用软件,探索性地建立了日本文化女装新原型袖窿深与胸围的数学关系式,继而可直接得出袖山高的数据,且与日本文化女装新原型“从衣身上出袖子”方法确定的数值具有很大的耦合度。  相似文献   

18.
袖窿深与胸围数学关系式的建立有助于从量化角度研究日本文化女装新原型袖窿深,从而得出袖山高,简化了服装CAD软件绘图步骤,可提高服装制版效率。以袖窿深为研究对象,运用日本文化女装新原型的结构设计原理,以及数学与几何学的相关知识,借助服装CAD软件ET2007和Excel、MatLab等应用软件,探索性地建立了日本文化女装新原型袖窿深与胸围的数学关系式,继而可直接得出袖山高的数据,且与日本文化女装新原型“从衣身上出袖子”方法确定的数值具有很大的耦合度。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当前毛衫行业的衣片工艺计算不注重毛衫的衫型和外观细节的现状,指出了当前毛衫版型落后的缺点。通过对毛衫衣片的袖窿、袖山和毛衫肩部的细节分析,对毛衫的大身袖窿收针工艺和形状,袖子袖山的收针工艺和形状进行研究,总结出解决方案和新工艺,解决了毛衫袖窿处隆起、外观较差的通病,使得新工艺既符合毛衫穿着美观、高档的要求,又不妨碍手臂运动性的要求。文章还通过衣片效果图直观地显示了衣片的实际形状和衣片大身袖窿与袖子袖山的缝合情况。  相似文献   

20.
杜劲松  王敏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2):58-60,62,63
衬衫袖外观较为宽松,但设计时也应保证衬衫袖的合体性,合理的袖山高、袖肥宽和袖山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分析衬衫袖在原型基础上的转化过程,以及衬衫袖的袖窿与袖山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以更科学地完善衬衫袖的设计思路。在分析衬衫袖结构设计原理的基础上,优化和丰富了现有的衬衫袖的绘制方法。通过有效地利用袖窿深度和袖窿宽度的变化,判断袖肥的宽度。并通过SPSS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导出袖山高、袖肥宽和袖山长的数学模型,为袖山高和袖肥宽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设计方法,从而减小设计过程中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