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粤北长江铀矿区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铀矿资源基地之一。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拥有良好的铀成矿地质条件,现已发现铀矿床10余个,大多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深部探矿成果较少。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首先采用U分量化探技术对矿区深部隐伏矿体进行探测,以剖面的形式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相关测试分析,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适当处理与图形绘制;然后结合深源铀成矿理论和矿区地质特征对区内的U分量含量总体特征和U分量异常特征进行分析解译,并对区内深部铀成矿条件进行讨论。研究表明:1矿区U分量含量总体较高,与区内有利的铀成矿地质条件相符合,U分量异常明显且与深部铀矿体位置吻合较好,U分量异常基本能够指示区内深部铀矿体的存在;2W、Mo分量异常明显且与U分量异常带吻合较好,U、W、Mo分量异常组合基本可作为该区指示深部铀矿的地球化学标志;3对于U分量异常明显且浓集较强的成矿有利地段,可视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钻探工程;4对于异常极强的单点异常和U分量异常不明显但伴生W、Mo分量异常强烈的地段,建议布置槽探等相关揭露工程,查明异常原因及其延伸规模。上述分析表明,粤北长江铀矿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分析结果对于该区进一步开展深部铀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虎林市358高地岩金普查矿区的地质及物化异常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初步建立了本矿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找矿模型,探讨本区寻找金矿潜力,同时讨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中应采取的物探方法,以及地质工程验证物化探异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普朗铜矿为三江地区超大型的斑岩型铜矿床,矿(化)体在空间及成因上与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关系密切.矿区地表覆盖复杂,地质找矿标志不明显.为进一步查明成矿规律,填补矿区首采区—东部结合部找矿工作的空缺,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厘定矿床地质特征,利用综合物化探方法对首采区—东矿段结合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对敖包山银多金属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蚀变特征深入讨论的基础上,结合物化探工作成果及以往地质资料,对该地区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结合近几年来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的一些新成果和新认识,分别从卡拉盖雷金铜矿矿区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矿物组成、矿化富集规律方面进行分析,初步判定该铜金矿的矿床类型为与岩浆有关的气成高温热液铜金硫化物矿床,同时提出了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PE5276铜矿区位于刚果(金)加丹加省卢本巴希市北部,区内残坡积发育,地质找矿标志不明显,前人曾在B16区东北部开展过化探异常钻探查证工作,仅见少量黄铜矿化,未见工业矿体。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本区开展新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中梯和高密度电阻率等物化探工作。化探工作发现了1个结构完整,连续性好,浓集中心明显,Ⅲ级浓度分带清晰的Cu异常。物探激电中梯、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平面和剖面上查定了异常体的空间分布范围,圈定了找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了1个隐伏的硫化物铜矿体,已探获铜资源量3万吨,平均品位1.24%。据此,构建了区内地质、物化探找矿模型,总结了找矿标志,为后期找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综合物化探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7.
赵双  杨马林  刘代虎  陈红飞 《现代矿业》2016,32(10):103-107
随着地表浅部矿产资源的日益匮乏,需将地质、物化探等多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提高深部找矿效率。以某勘查区为例,将电法、磁法相结合进行铁矿找矿勘探工作,对勘探成果进行了详细分析,供区内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方城县大庄一带铌矿区大地构造位置横跨华北陆块南缘与北秦岭构造带,位于栾川—维摩寺断裂北侧,地壳结构上具基底和盖层双层结构特点,矿床受区域上栾川—维摩寺断裂的碱性岩带控制。为分析该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在以往工作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矿区地层、岩浆岩和物化探特征,结合伽马测量综述圈定矿体的特征,以此分析该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借鉴。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分异型矿床,找矿标志以碱性程度较高的岩体为主。  相似文献   

9.
兴宁盆地位于NE向邵武-河源断裂带与五华断裂带的夹持区,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有利的地层、岩浆岩、物化探条件,优越的成矿构造环境和极其发育的铀矿化、异常点。结合区域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该区地质特征及铀成矿潜力。结果表明:区内区域性深大断裂旁侧次级硅化带或辉绿岩组带的发育部位,尤其是硅化带与中基性岩脉交汇,且出现硅化、赤铁矿化、次生铀矿化与各类物化探异常叠加的地段是铀成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矿区位于于都银坑—宁都青塘贵多金属成矿带上,赣南钨矿成矿集中区,成矿地质背景有利而独特。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研究和物化探异常综合分析,阐述了青塘银(金)多金属矿的成矿特征、控矿因素,认为矿区成矿潜力大,找矿远景良好。通过对不同矿石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研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岩浆有关的中低温热液成矿,为矿区下步探矿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用(NH_4)_2CO_3-(NH_4)_2SO_4解吸剂可以从含铀、钼树脂上同时解吸铀和钼。解吸液经蒸氨沉淀ADU。含钼及少量铀的母液在弱酸条件下(pH=3.0—3.2),用TFA-TBP-煤油萃取,钼的萃取率大于98%,铀几乎不被萃取。反萃取液用硫酸酸化沉淀,制得多钼酸铵产品。铀的总回收率在99%以上,钼的总回收率达90%。由于全流程为硫酸盐体系,避免了NO_3~-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应用离子交换法从堆浸液中分离回收铀、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南华 《铀矿冶》1999,18(2):134-138
应用离子交换方法处理含钼铀矿石堆浸液(矿石的钼与铀质量比接近1∶1)可较好地解决了铀钼分离问题,并且从钼淋洗合格液中回收钼质量分数为30% 以上的钼产品,沉淀回收率达96% 。这样,既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某钼铀矿矿物特征,对其采用“原矿硫酸浸出,浸液钼铀萃取分离;浸渣浮选,浮选混合精矿水冶”处理,可获得含钼40.77%、回收率85%的钼酸钙,含铀70.37%、回收率88%的重铀酸铵,含金24.6g/t、含银490g/t、金回收率90%、银回收率36.8%(挥发部分未计)的金银精矿.钼产品与金银精矿放射性强度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辽西南部钼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在已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之上,对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辽西南部的基础地质状况进行了初步对比研究,阐明了研究区内的成矿有利地质历史时期和赋矿地段,对于未来的找矿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铀钼伴生矿的强化堆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铀钼伴生矿的强化堆浸研究结果。由于采用了加入复合助浸剂和活化新技术,使铀的浸出率提高了3%~5%,钼的浸出率由不到50%提高到约80%,浸出周期由近100d缩短到50-60d。  相似文献   

16.
崔拴芳  杨帅 《铀矿冶》2020,(2):75-78,86
介绍了中国铀矿勘查开发现状,系统总结了近20年来低品位硬岩型铀矿选矿和水冶技术的新进展,重点阐述了放射性选矿、重选、浮选、选矿与水冶结合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实例。在分析低品位硬岩型铀矿勘查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选矿废水的完全回用是建设绿色矿山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然要求。为考察鹿鸣钼矿选矿废水循环利用的可行性,基于废水水质分析结果,在实验室进行了选矿废水直接回用的探索试验及系统的药剂制度优化试验,并通过工业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现有选矿工艺制度下,选矿废水直接回用会明显降低铜、钼精矿品位,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通过优化铜钼混浮作业、铜钼分离作业和钼尾选铜作业的浮选药剂制度,调整选矿废水循环利用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工业试验验证,最终获得了钼回收率88.13%、铜回收率35.29%的良好指标,使综合经济效益有所提升,为同类型钼矿选厂选矿废水循环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的矿化特点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出发,结合地浸采铀技术工艺特点,初次论述了此类矿床在地浸开采阶段生产勘探和开拓工作的内容、方法和基本原则,以期为此类矿床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介绍河南省钼矿资源特征及勘查开发现状,指出河南省钼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河南省钼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河南省钼矿资源丰富,钼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华北地块南缘的黑沟—栾川—明港深断裂附近,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少量为热液脉型。河南省钼产业存在投资过热、矿业权分散、采选冶技术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工作,强化资源配置,发展深加工产业,调控钼供应总量,建立战略资源矿产地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20.
王军宁  杨军锋 《铀矿冶》2006,25(1):50-52
西北某铀矿床工业铀矿化主要以沥青铀矿为主,属可地浸工业铀矿物类型。通过对该矿床取样分析研究,发现铀元素的四、六价态在矿体倾向上和垂向上有不同的分布特征。这对地浸采铀中的不同矿体部位、不同浸出阶段合理使用氧化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