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固上顶空一气相色谱法(HS—GC)测定PVC树脂中主要残留有机物的方法。给出了定量分析计算公式和气国吸附平衡常数(K_1)的求算步骤。并对国内外几个厂家的PVC树脂样品进行了定量测定。证实了残留氯乙烯单体(RVCM)并非是PVC树脂中唯一的主要残留毒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PVC树脂中残留有机物的检测方法。它采用了毛细管柱、固上气相色谱法和程序升温、不分流进样技术。用这种方法对国内外几种疏松型PVC树脂进行检验,发现除残留氯乙烯单体外,还有多种其他有机毒物存在。氯乙烯单体并不是PVC树脂中唯一的主要残留毒物。  相似文献   

3.
1 应用范围 本标准是用液上气相色谱法测定聚氯乙烯(PVC)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RVCM)含量的方法。适用于氯乙烯(VC)均聚物、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品中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聚氯乙烯树脂(PVC)本身是无害品,毒性主要指残留单体氯乙烯(VCM)。为此,为了使PVC树脂广泛地用作食品包装材料,卫生部、国家标准局发布了暂行卫生标准:树脂单体残留量≤5 ppm; 制品≤1ppm。对此,国内厂家相继采取了各种汽提装置来降低PVC浆料中残留单体,达到制取无毒树脂的目的。 热真空法是脱除浆料树脂中残留单体的  相似文献   

5.
刘红  徐树锴  陈华 《辽宁化工》2013,42(3):320-322
提出了一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简称气质仪)测定PVC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和甲苯的方法,并对国内外不同厂家和同一厂家不同工艺条件生产的PVC树脂样品进行了定量测定,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6.
聚氯乙烯(PVC)树脂分子中不稳定氯原子的测定通常藉助于酚烷基化法。依反应物的形态,又可分为液—固相反应和液相反应两类。前者为A、Caraculacu提出,我们曾改进了此法,并对若干悬浮法PVC树脂样品的不稳定氯原子含量作了测定。此法中PVC为固态,因此PVC树脂颗粒形态、颗粒粒径大小及其分布、树脂的孔隙  相似文献   

7.
引言自从确认氯乙烯单体(VCM)是致癌物质以来,许多国家都相继制订出VCM残留量卫生标准,如聚氯乙烯(PVC)树脂中,残留VCM一般小于10ppm,PVC塑料制品,食品包装材料,允许残留VCM为1ppm。而用一般工艺条件生产的PVC树脂,成品中VCM残留量高达几百ppm,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悬浮法PVC树脂(S—PVC)与微悬浮法PVC树脂(MS—PVC)熔融共混体系的塑化性能,以及S—PVC/MS—PVC共混软片的发泡性能与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张尊锋 《中国氯碱》1995,(11):25-27
1 前言 氯乙烯单体(VCM)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均有毒性,并具有致癌作用。关于如何减少环境中VCM的浓度及如何减少PVC树脂中VCM残留量的问题,便成为PVC厂家及从事PVC科研人员的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认为,由于VCM是一种极易挥发的物质,PVC树脂中残留VCM的脱吸机理同时存在着沸腾与扩散两种形式。并且这两种形式随着脱吸条件的不同而互分主次关系。当VCM浓度较高、脱吸温度较高和压力较低的情况下,以沸腾为主扩散为次;反之,以扩散为主沸腾为次。VCM的脱吸动力学方程为: -dC/dt=Kc(1)或lnC/C0=-Kt(2) CO式中CO与C分别为PVC试样中VCM的起始浓度及在脱吸时间t时的浓度。K为脱吸速度特性常数,主要决定于树脂颗粒结构特性及脱吸的温度与压力等。本文作者认为,相间的界面阻力、树脂颗粒形态及其外皮的结构特性,VCM与PVC大分子间的选择性分子间引力等,是影响悬浮PVC残留VCM脱吸的主要阻力,而温度与压力是脱吸的主要条件。化学法脱吸残留VCM的机理,就是利用化学助剂改进树脂颗粒结构特性以降低悬浮PVC残留VCM籍沸腾与扩散作用而脱吸的阻力,提高脱吸速率。 通过大量小试与工业试验证明,化学脱吸法不仅对于树脂中残留VCM的脱吸效果比较显著,而且通过大量脱吸动力学数据的测试和研究,进一步认识了化学法脱吸悬浮PVC残留VCM的机理及其动力学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1.
聚氯乙烯(PVC)树脂特别是低粘度的树脂作为生产食品、药品等包装材料用原料,不仅需要有较优异的塑化加工性能,而且树脂中残留的氯乙烯单体(VCM)还要符合一定的指标要求(一般为≤5~10PPM),这是因为后者通过与人经常接触而具有致癌的作用,因此国内PVC生产厂一般采用塔式汽提法(Ⅰ)、热真空脱吸法(Ⅱ)及化学法(Ⅲ)来脱除、降低PVC树脂中的VCM残留量。上述Ⅰ、Ⅱ两种主要靠物理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PVC)树脂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树脂品种之一。目前,有生产厂70余家,生产能力约52.5×10~4t。预计1990年我国PVC树脂生产能力将突破100×10~4t。然而,在PVC生产过程中逸散的和树脂中残留的单体氯乙烯(VCM)却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上法与液上法分别测定聚氯乙烯(PVC)树脂中残留的氯乙烯(VCM)单体含量,并利用SPSS20统计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显著性;针对PVC树脂及其片材制品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液上法比固上法检测结果偏高,但固上法精确度更好,两者具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VC树脂与对应片材残留VCM检测数据两者具有中等相关性,造成其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来自加工助剂,其中脱模剂硬脂酸钙影响最大,外润滑剂聚乙烯蜡次之。  相似文献   

14.
前言最常用的PVC树脂的聚合度在500~1500之间。通常将平均聚合度在1000以下的PVC树脂称作低聚合度树脂。国家标准中将低聚合度树脂列为PVC—SG6、PVC—SG7型等PVC树脂(一般称为高型号PVC树脂)。高型号PVC树脂具有较好的加工性  相似文献   

15.
绿色建材专用PVC树脂R-1000的特性及其加工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晖  袁茂全 《聚氯乙烯》2004,(1):11-14,18
简述了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PVC树脂R—1000的合成工艺,并从PVC树脂的质量指标、颗粒特性、加工性能、VC脱吸速率及残留VC含量等方面对R—1000产品与国外同类样品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VC树脂R—1000的性能已达到国际水平,充分体现出其用于硬制品挤出成型的优势。经加工应用,该公司开发的PVC树脂R一1000受到用户的欢迎和认可。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聚氯乙烯树脂(PVC)因其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性能优良,是应用最广泛的三大热塑性塑料之一。近年来,由于硬制品塑料的不断发展,使聚氯乙烯树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PVC产量迅速发展。我国现在PVC产量达六十万吨左右,预计1990年达110万吨。由于聚合过程中一般转化率在80—85%之间。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vcm)自压回收到气柜,但浆料中仍残留单体2%左右。虽经  相似文献   

17.
通过PVC树脂中VCM脱吸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改进措施 :(1)减少分散剂用量、加入低分子质量、低醇解度的聚乙烯醇 (LL - 0 2 ) ;(2 )在聚合配方中添加NH3·H2 O和NH4 HCO3;(3)当聚合釜压力降为 0 .15~ 0 .2 0MPa时加终止剂 (此时转化率在 85 %以下 )终止反应。采取改进措施后 ,改进了PVC树脂颗粒的皮膜结构 ,使PVC树脂中残留的VCM含量小于 5× 10 -6,达到了无毒级PVC树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聚氯乙烯(PVC树脂生产过程中采用纤维素醚等代替传统的明胶分散剂以后,PVC树脂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颗粒形态、粒度分布、孔隙率大小与分布、残留VCM(氯乙烯)含量等方面的差距还很大,  相似文献   

19.
1概论 随着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加工业对聚氯乙烯(PVC)树脂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氯乙烯单体(VCM)因有致癌作用,所以要求PVC中残留单体含量必须最低。为此,就必须使树脂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以保证树脂中单体的脱除,而且高孔隙率可使PVC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要达到高孔隙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助分散剂,因此对助分散剂的研究就很必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聚氯乙烯多乙烯胺(PVC—PP)树脂催化合成l—碘戊烷并简述了PVC—PP树脂的三相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