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机械共混法,使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种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用红外光谱(FTIR)法、DSC(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法、扫描电镜法(SEM)及力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组分配比情况下共混物的结构、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变化。并研究了聚丙撑碳酸亚丙酯(PPC)的加入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S含量的增加,PBS/PLA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降低不多,而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而PPC的加入能够提高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并显著提高体系的韧性。  相似文献   

2.
韦良强  孙静  徐国敏  何敏  秦舒浩  于杰 《塑料》2013,(5):5-8,114
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PPC/PBS材料,通过机械性能、DSC、TG、SEM研究了PBS、扩链剂的加入量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稳性能、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BS的加入提高了PPC的拉伸强度、热稳定性能;扩链剂的加入提高了PPC/PBS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非缺口冲击强度和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超支化乙二胺三嗪聚合物(HBETP)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HBETP共混物;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热失重分析仪、电子万能试验机、旋转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断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HBETP含量为0.5 %(质量分数,下同) 时,PPC/PBS/HBETP共混物在韧性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拉伸强度提高幅度最大,由7.56 MPa提高到11.22 MPa,增幅为49.6 %;HBETP的加入可以提高PPC/PBS的相容性,且适当的含量会使PPC/PBS的拉伸强度提升。  相似文献   

4.
聚β-羟基丁酸酯和聚碳酸亚丙酯的共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芝  胡平 《塑料》2006,35(4):24-27
采用溶剂挥发法和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β-羟基丁酸酯(PHB)和聚碳酸亚丙酯(PPC)的共混物,采用DSC、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等手段系统研究了共混物配比对体系热、力学性能、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混物中PHB含量的增加,共混物断裂强度增大,PPC的加入可明显改善材料脆性,断裂伸长率增大.PPC的存在可以抑制PHB的结晶过程,降低PHB的熔点,拓宽PHB的熔融加工窗口.上述共混物在可降解塑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端环氧基型超支化聚合物(EHBP)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EHBP共混物;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热失重分析仪、力学性能测试、旋转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EHBP使PPC和PBS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ΔTg)减小,表明其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当添加0.5 %的EHBP时,PPC/PBS/EHBP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升了68.7 %,冲击强度提升了81.2 %;当添加1.0 %的EHBP时,断裂伸长率增加了74.9 %;共混物的复数黏度随EHBP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将木质素改性聚醋酸乙烯酯(L-PVAc)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熔融共混,制得了L-PVAc/PBS复合材料。通过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 DSC、 TGA及SEM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断面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L-PVAc含量的增加, L-PVAc/PBS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及剩余炭量逐渐上升,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拉伸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熔融温度(Tm)基本无变化;当m(PBS)∶m(L-PVAc)=5∶1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可达41.5 KJ·m-2,是纯PBS的164.7%。  相似文献   

7.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旋转流变仪对其相容性、热性能和黏度等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PBS的加入对PLA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A和PBS之间是部分相容的,PBS的少量添加并不影响PLA的拉伸强度,且其冲击强度随着PBS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PBS含量为10份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最好;与纯PLA相比,共混物的黏度有所增加,且随着P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黏度逐渐增大;PBS的添加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促进了PLA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PBS/PBAT共混型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物,用熔体流动速率法、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法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BS/PBAT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性、结晶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共混物相容性。结果表明,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PBS/PBAT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断裂伸长率不断提高,冲击强度先降低后提高;当PBAT含量为20 %(质量分数,下同)时,与纯PBS相比,断裂伸长率提高10倍,冲击强度提高82 %,而拉伸强度仅仅降低6 %。  相似文献   

9.
聚羟基丁酸酯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降解材料聚羟基丁酸酯(PHB)改性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PHB与羟基戊酸酯(HV)的共聚改性、PHB与顺丁烯二酸酐(MA)等的接枝改性,以及PHB与聚碳酸亚丙酯(PPC)、淀粉等的共混改性,并从力学性能、结晶情况、热稳定性和亲水性等方面考察了它们对PHB的影响。最后指出了PHB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PBS-g-MAH反应性增容PPC/PBS体系的相形态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塑料》2013,42(2):80-83
通过扫描电镜和旋转流变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马来酸酐(MAH)接枝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对聚碳酸亚丙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PC/PBS)体系的相形态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S-g-MAH作为增容剂加入PPC/PBS体系中,原位生成接枝共聚物,使PPC与PBS相之间的界面变得模糊,界面层厚度增加;随着PBS-g-MAH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熔体强度得到提高,逐渐从"类液体"性质转变为"类固体"性质,界面松弛峰向长时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外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淀粉共混物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直接共混体系,增塑改性体系,增容改性体系以及淀粉纳米晶对于PBS的改性作用。增容改性体系中,通过不同的增容方法,基体与淀粉之间产生较强的界面作用力,力学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并对PBS/淀粉共混物改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木薯渣作为一种生物质废弃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可与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进行共混制备全降解复合材料。将木薯渣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在密炼机中进行共混,制备出木薯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全降解复合材料,并研究木薯渣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冲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都较纯PBS的低,随着木薯渣含量的增大而降低;木薯渣质量分数为10%的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较PBS的高,随后随着木薯渣含量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木薯渣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其在木薯渣质量分数为20%时出现一个最大值,但较PBS的冲击强度低。  相似文献   

13.
刘丹  齐治国  徐军  郭宝华 《塑料》2014,(4):25-28,24
用丙三醇增塑玉米淀粉制备热塑性淀粉,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丙三醇增塑玉米淀粉(GTPS)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宽角-X射线衍射(W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及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淀粉未改变PBS的晶型;丙三醇对淀粉的塑化只发生在淀粉的非晶区;加入淀粉,PBS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降低,冲击强度上升;随丙三醇含量上升,体系的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4.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乙酸酯淀粉/淀粉复合材料,其中PBS质量分数固定为50%,并对其进行结构性能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经过共混过程后,淀粉和乙酸酯淀粉无定型区域的含水量显著降低。广角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共混后的淀粉晶体结构遭到破坏,破坏程度随着醋酸酯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当乙酸酯淀粉质量分数为40%时,PBS/乙酸酯淀粉/淀粉复合材料形成了比较有利于力学性能的结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淀粉和乙酸酯淀粉的加入,显著增加了改性PBS的吸湿和吸水性能,有利于材料的快速降解。  相似文献   

15.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的合成、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市场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合成PPC的催化体系主要有锌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稀土催化体系、Salen(MX)催化剂、金属卟啉类催化剂等,其中锌类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Salen(MX)复合物的二元或双官能团催化体系效率最高。PPC的改性方法主要有交联共聚、溶液共混和熔融共混。最后,指出PPC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机酸、甘油与淀粉进行反应挤出制备热塑性淀粉(TPS),再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PS共混物。通过滴定和特性粘数测试研究酒石酸对于TPS性能的影响。又通过SEM、动态流变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不同有机酸对于PBS/TPS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论表明,有机酸对于TPS的酸解和酯化作用有助于降低TPS在PBS相中的分散尺寸,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酒石酸可以提高TPS和PBS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β-羟基丁酸戊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HBV/PBS)共混材料。研究了PHBV/P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相形态、结晶性能、热性能及晶胞结构。结果表明,将PHBV和PBS共混后,PHBV的韧性会有明显改善。当PHBV/PBS/TEC质量比为20/80/5时,PHBV的断裂伸长率由原来的5.7%增至124%、冲击强度由1.7 kJ/m2增加到4.3 kJ/m2,分别为PHBV的21.7倍和2.5倍。DSC研究表明,PBS的加入抑制了PHBV的结晶,但当PHBV/PBS/TEC质量比为20/80/5时,共混物出现了共晶现象。XRD显示PBS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HBV的晶型,复合材料的晶面特征峰发生了明显偏移。  相似文献   

18.
韩艳萍  杨景辉 《塑料工业》2012,40(12):29-32,45
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用丁二酸和丁二醇分别与1,2-丙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共聚改性合成得到一系列产物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丁二酸1,2-丙二醇酯)(PBSP)、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丁二酸1,2-戊二醇酯)(PBST)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丁二酸1,2-己二醇酯)(PBSH).利用乌氏黏度计、1H NMR、DSC等对其摩尔质量、化学结构、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共聚酯分子主链上支链长度的增加,数均摩尔质量(Mn)几乎无变化,对应的熔点(Tm)、结晶温度(Te)、结晶度(Xc)、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冲击强度变化:PBSP-10< PBST-10< PBSH-10<PBS,总体上PBSH-10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共混比对反式聚异戊二烯(TPI)/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物物理机械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PI/PBS共混物中,随着PBS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交联密度逐渐减小,物理机械性能下降,热刺激相应温度和形状恢复率整体也呈下降趋势。当TPI与PBS质量比为90/10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较为优异。增容剂CPE的加入可改善TPI与PBS两相的相容性,使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致形状记忆性能得以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化学合成技术,包括直接酯化法、酯交换法和扩链法等的情况。而且综述PBS在改性技术方面(包括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和PBS基共混复合物等改性技术)的进展。最后展望了PBS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