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龙  张焱  徐志科  胡敏强 《微特电机》2004,32(6):8-10,15
介绍了超柱型超声波电动机的特点,用ANSYS进行理论计算,优化设计了短柱体超声波电动机定子压电陶瓷的安装配置形式,改进了定子的支撑,最后通过样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行波类环形超声波电动机及其变频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超声波电动机是一种由压电振动而获得旋转力的新型微特电动机,它与传统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不同,本文在对行波类环形超声波电动机的结构进行介绍的同时,对其运行机理作了分析,并针对这种电动机特殊的工作方式提出了其调频控制电源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3.
行波超声波电动机性能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向东  陈波  赵淳生 《微特电机》2003,31(5):13-15,19
以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开发了超声波电动机性能仿真分析软件。利用该软件可预测出处于设计阶段的超声波电动机的输出特性曲线及各项动力学特性指标,还能对定子尺寸、压电陶瓷厚度、模态阶次、预压力等等对超声波电动机性能有显著影响的参数作变参数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超声波电动机优化设计的原则,阐述了超声波电动机优化设计的实现过程,特别对工作模态的选择和预压力及输出特性的选定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环形行波超声波电动机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并针对这些关键技术和难点所采取的技术途径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样机性能表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采取的技术途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电动机的原理与发展动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行波、驻波、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动机的原理及各种超声波电动机的性能区别。列举了各种新型电动机,并对超声波电动机的发展趋势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6.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低速输出的谐波减速式行波超声波电动机,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利用样机研究了行波超声波电动机和组装后的谐波超声波电动机的频率速度特性,获得双面齿行波超声波电动机和谐波减速式超声波电动机的最大空载速度,且实验获得的传动比比设计的理论传动比大20%.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机能够低速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款双翼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电机定子为一个带双翼的空心圆柱结构,其利用双翼弯曲振动致使空心圆柱上下、左右摆动的两个振动模态工作,驱动动子旋转直线运动。推导了电机定子驱动质点的运动轨迹方程,研究了电机定子驱动动子运动的工作机理。利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计算,对定子驱动质点的运动轨迹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电机运动机理分析的正确性。制作了双翼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原理样机,并进行性能测试,试验表明电机的工作频域范围较宽,在激励电压峰峰值为250 V时,电机的空载速度为1.55 mm/s,最大输出力为0.106N,是定子质量的11.7倍。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圆柱定子超声波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超声波电动机定子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纵向、弯曲振动模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定子结构参数对驱动振子谐振频率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圆柱定子超声波电动机设计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温超导技术在电能领域的逐渐应用,超导磁阻电动机作为一种新型电机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首先介绍试制的一台小功率超导磁阻电动机样机的基本结构,然后以该样机为例,讨论此类电机的磁场、参数及性能的分析计算方法,同时对该样机与常规磁阻电动机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导磁阻电动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并具有较好的同步性能。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日本已有几家公司试制出超声波电动机样机。筑波研究所研究员熊本明生试制的样机直径为3厘米,长6厘米,重150克。超声波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电动机截然不同。它是利用压电元件在高频电流作用下厚度会改变从而产生纵向振动  相似文献   

11.
罗泽良 《日用电器》2014,(10):66-69
空气源热泵专用压缩机运行范围广,电机工作点难以确定。本文通过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加热过程中的动态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种旋转式热泵专用压缩机电机工作点的确定方法,提高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能效水平。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various flux-weakening techniques available for wide speed operation of the doubly salient permanent magnet (DSPM) motor are reviewed. A new split-winding topology capable of widening the speed range is proposed, which is valid not only for the DSPM motor with stationary PMs, but also for that with rotary PMs.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btain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DSPM motor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otor combines the features of wide speed range, high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相似文献   

13.
刘建功  范力旻 《微电机》2007,40(4):96-98
在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的设计中,选择伺服电动机时除了要考虑它的功率、输出转矩和转速等性能指标外,电机的惯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尤其是应用于要求快速、准确定位的场合。该文通过一个实例来阐述选择惯量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内模解耦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静止坐标变换和旋转坐标变换,得到了简化的、有利于控制系统设计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当模型不准确或系统参数与模型参数不完全匹配时,基于旋转坐标变换的矢量控制仍然存在解耦控制失败的可能,影响系统的控制性能.为实现可靠、安全的解耦控制,基于感应电动机定子电流解耦控制思想,提出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电流内模解耦控制策略,给出了内模解耦控制器的设计及实现方案,并进行了仿真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theory of the end-effect of a high-spe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 an experimental proof of the theory, an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to eliminate the end-effect. The theory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a two-dimensional solution of electrodynamic equations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experiment has been made by use of a rotary type test facility; the maximum test velocity is 450 km/h. It is found that the theory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 and that the end-effect exercises a very adverse influence on motor performance. The end-effect is investigated as functions of design parameters by making use of the theory. Some measures to counter the end-effect are proposed and discussed. A parallel-connect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 is also proposed as a measure to compensate the end-effect, and its performance is studied.  相似文献   

16.
由于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travelingwaverotaryultrasonicmotor,TRUM)存在着诸多非线性因素,双定转子TRUM中的双路行波输出性能还有待提高。基于单定转子TRUM理论,研究了双路行波运行的轴向组合振动特性和周向合成输出特性,分析了单转轴一双转子结构体的轴向振动模型,由于该结构体阻尼减振的不足,提出一种隔振设计解决方案。建立了双路行波周向合成的输出模型,并探讨了两路行波不一致时的输出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与单定转子TRUM相比,基于隔振结构的新型双定转子TRUM的输出转矩提高了80%,功率密度提高了43.1%,且双路行波输出转矩的合成效率达到90%。该研究为扩展TRUM的应用范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崇德 《电气应用》2004,(2):40-42,55
论述了旋转电动机在实际运行中如何确定其电气绝缘水平 ,以及电气绝缘保护配合的问题 ,分析了旋转电动机过电压保护装置不能保护电动机的原因 ,提出了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 ,实现旋转电动机过电压保护较为有效和可靠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增磁调压转速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由多因素引起的转矩脉动,且空载或轻载运行时电流跟踪性能差。基于旋转编码器,给出转子位置角可靠检测方法及转速优化计算公式。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无轴承电机负载效应,提出增磁控制与电压调节相结合对电机转速进行控制的策略,并给出其优化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机绕组电流脉动程度得到减弱,转速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同时可改善其悬浮性能,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直接驱动环形永磁力矩电机低速齿槽转矩脉动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要求在低速下能够平稳运行的高精度直接驱动数控转台用环形永磁力矩电机伺服系统,它的定位精度主要受到以齿槽转矩为主的扰动力矩的影响。通过构建一个齿槽转矩观测器来动态补偿齿槽转矩,抑制了由于齿槽转矩引起的速度波动,从而减小了对电机低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速度环的抗干扰能力和系统的低速精度。  相似文献   

20.
卢瀛 《江苏电器》2009,(7):31-35
在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中,为了提高其交流调速性能,必须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多种矢量控制方法,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直接对转距进行控制,从而在空间产生圆形旋转磁场,进而获得了恒定的电磁转矩,显著提高了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