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金属粉尘的毒性及污染源 根据金属离子毒性比较,属于高毒的金属元素有:汞、铀、铟、镉、铊、砷、金、钒、钼、镀、银、锌、镍等13种,加上中毒和低毒的金属元素共有50多种;可能产生有害粉尘的含以下金属元素的矿物约有30种之多,这些矿物是:辰砂、黑铀矿、钒钾铀矿、沥青铀矿、辉砷钴矿、硫砷铜矿、雄黄、砷黄铁矿、砷钴矿、钒铅矿、绿柱石、硅铍石、镍黄铁矿、铬铁矿、赤铁矿、黑钨矿等,吸入这些金属矿物粉尘,可以产生明显的职业性病害,大多数能导致肺部产生明显的病变,一部分可以致癌,例如含铀、含砷、含镍的坚硬矿石,含铬、含钴等金属矿物粉尘,均有较高的肺癌致病率,美国已将含三氧化砷的金属粉尘标准,从过去的50 μg/m3,提高到0.1 μg/m3.  相似文献   

2.
白木  子荫 《上海金属》2001,23(2):36
一百多年来陆续有一些金属元素被证实会使人体致癌 ,这种现象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下面主要介绍 4种致癌金属的情况。(1 )铬 :早在 1 890年人们就认识到铬化合物会使人致癌。 40年代后期各国学者相继进行了许多研究 ,最明确的依据来自铬酸盐生产及铬酸盐颜料的制造和应用行业。美国曾报道生产铬酸盐的工人肺癌死亡率增加 30倍 ,德国颜料制造业工人肺癌发病率也很高。动物实验发现 ,铬酸钙、铬酸锌、铬酸锶及铬酸铅均能诱癌、致癌。铬是惟一令人信服的具有遗传毒性的金属 ,其毒性取决于氧化状态及溶解度 ,唯有溶解度小的铬酸盐是致癌的。…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金属,与人类密切相关,重金属也因其生物积累、不可降解,有毒等特性,导致环境污染或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尤以铅、汞、镉、铬、砷五类元素为主,因此会有很多人误以为砷属于重金属,本文对重金属的定义、危害,砷、砷的化合物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希望帮助人们对砷元素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不再对其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4.
<正> 存在于自然界并在金属材料中被应用的金属元素有74种,非金属元素有7种。 对人类实用价值大、贮藏量也大的金属元素及其在地壳中的品位如表1所示。 按照目前使用的金属量来计算,钨、铜、铬、镍等金属到2000年时,在地球的陆地上将接近发生枯竭。 主要金属元素在地壳大陆上集中分布地区如表2所示。 表1 主要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品位、矿石中的品  相似文献   

5.
采用NaO H-Na_2S碱浸方法实现了高砷烟尘中砷的选择性浸出。在砷浸出过程中,探讨了碱料比、硫化钠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对各金属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料质量比为0.5,硫化钠用量为0.25 g/g,浸出温度为90°C,浸出时间为2 h,液固比为5:1的优化条件下实现了砷与其他金属的有效分离。在优化条件下,砷、锑、铅、锡和锌的平均浸出率为92.75%,11.68%,0.31%,29.75%和36.85%。NaOH-Na_2S碱性浸出过程提供了一种从含砷烟尘中脱除砷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同时产生具有利用价值的铅渣。  相似文献   

6.
铝及铝合金中痕量砷的铜试剂:银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立新  赵红 《轻金属》1999,(10):49-51
由于砷是剧毒物质,所以,生产与食品有关的铝包装盒,包装袋时,对砷的控制十分严格。DDCAg 法测定砷是一种快速、灵敏和准确性良好的方法,用于铝及铝合金中痕量砷的测定( 测定范围0 ~4mg/L)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在酸性介质中使用还原剂将砷(V) 还原为砷( Ⅲ),再用新生态的氢将砷(Ⅲ)还原为砷化氢气体通入显色剂中测定。  相似文献   

7.
砷抑制黄铜脱锌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浸泡法、电化学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砷对 H62和 H68黄铜脱锌的抑制作用。合金元素砷对两种黄铜有抑制作用.脱锌深厦 D 与含砷量 C 有如下经验关系:D=D/(I BC~n)。电镀砷抑制效果不如合金砷,溶液中砷离子对脱锌无影响。XPS 确定含砷黄铜腐蚀产物膜组成为 CuCl。合金砷的作用可能是改变阴伋反应过电位,有利于黄铜表面生成 CuCl 保护膜。  相似文献   

8.
采用空气做氧化剂,在碱性体系中将砷、锌高效浸出。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碱浓度为5 mol/L、时间为12 h、液固比为5:1的条件下,砷、锌的浸出率均能够达到99%以上,2%的钴、铜被浸出,镍基本不被浸出;空气氧化浸出含砷钴镍渣的平均表观活化能为11.62k J/mol,属于扩散控制;平均反应级数为0.69;浸出渣中含铜68.24%、钴3.04%、镍0.87%,且含砷仅有0.01%,可进行铜、钴、镍的进一步回收。采用空气碱浸含砷镍钴渣,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避免剧毒砷化氢气体的产生,对含砷资源的综合利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贾成厂教授的系列文章之一——"金属(1):地壳与人体中的金属"深入浅出地阐明金属是具有光泽、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和导热等性质的物质。金属元素的汉字偏旁部首一般为"金"字旁,仅有一个"汞"(俗称"水银")例外。金属元素的种类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了已知元素的80%以上,具有重要地位。地壳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是铝,含量最少的是具有放射性的碱金属元素钫。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其次是钠、钾、镁。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金属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并用谐音顺口溜"养闺女贴给哪家美(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铁骨童心歌孟母(铁钴铜锌铬锰钼)"生动有趣地介绍了地壳和人体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以Cu S为添加剂对砷锑烟尘进行焙烧可实现其中砷的有效脱除,过程中Sb转化为Sb_2O_4与Sb_2S_3,保留在底物中,As则以As_4O_6形式挥发。借助XRD、EPMA和SEM-EDS等表征手段,对焙烧温度与Cu S加入量对砷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 S对砷的分离有促进作用,其原因为:Cu S可将(Sb,As)_2O_3固溶体结构破坏,使其中As以As_4O_6形式挥发脱除。焙烧温度为400°C、Cu S用量为130%时,砷锑烟尘中砷的挥发率高达97.80%,锑挥发损失率仅为8.29%。同时,高砷挥发物被氧化后可用于制备砷酸铁以实现其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马红周  燕超  王耀宁  仵宇轩  张向昭 《贵金属》2015,36(1):14-16, 20
随着易处理金矿的减少,含砷金矿已成为金提取的重要资源,但砷对金浸出有不利影响,需要在浸金之前进行去除。进行了氢氧化钠溶液浸出金矿中砷的研究,考察了浸出时间、氢氧化钠用量及液固比等因素对金矿中砷浸出的影响。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金矿中的Fe As S及As S分解为Fe S2和As2O3,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获得了较优的砷浸出条件。在温度100℃、氢氧化钠用量500 kg/t、浸出时间2.5 h、液固比5:1的条件下,砷的浸出率达到80.10%。  相似文献   

12.
<正> 半金属包括硅、硒、碲和砷。这些半金属元素,都以“石”作为偏旁,乍看起来,它们似乎属于非金属。然而,它们都具有一些与金属相似的性质,有金属光泽,为半导体材料,它们划归有色金属类中。 硅 硅(Si)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元素之一,它占地壳总重量的1/4,多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在50年代末期,硅的生产已走上工业化,6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法制备PZT纳米晶反应机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硝酸氧锆、钛酸四丁酯、醋酸铅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钙铁矿型的锆钛酸铅(PZT)纳米晶。实验中发现前驱物间的聚合反应使硝酸氧锆能很好地溶于乙二醇。通过对原料、不同温度下的溶胶、干凝胶、PZT粉末的红外光谱分析,给出了溶胶、凝胶形成的机理,进一步证实溶胶—凝胶过程中通过前驱物的水解、缩聚反应形成金属元素与乙二醇相配位的链状或网状聚合物。原料中所含的NO3^—离子反应后形成的硝酸酯被包裹在溶胶和凝胶的聚合物网络中,CH3COO^—离子反应后生成醋酸酯并通过两个O与聚合物网络中的金属元素配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含砷类型金矿的细菌氧化-氰化浸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砷类型不同的金精矿和单矿物进行细菌氧化-氰化浸出研究,分析毒砂和雄黄对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菌氧化过程中,含砷金精矿中的毒砂易被氧化分解,经过192 h的细菌氧化后,脱砷率可达93.10%;而雄黄无法被细菌氧化分解,且影响细菌活性,延长浸矿的停滞期;在氰化浸出过程中,毒砂非常稳定,不参与任何副反应;而雄黄易与CN-及保护碱发生副反应,且产生的沉淀物质会在金粒表面形成薄膜,从而降低氰化浸出效率。  相似文献   

15.
李永湘 《硬质合金》1996,13(4):250-252
钨冶炼厂环境砷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钨精矿中伴生的砷矿.某厂开发生产22年由精矿中带入的砷约40吨。在生产过程中,砷以砷酸及其盐类和磷砷渣的形式存在。且未经处理随废水外排.每当暴雨或洪水季节,废水外溢及内涝,磷砷渣随煤灰沉积和泥土对砷的吸附作用,造成废水流经的部分土壤的砷污染.菜土的砷略高于对照区;老坝洪排水沟两旁标高34.5M以下的部分稻田受到了轻度的砷污染;排水沟及其两旁的洼地(不种植农作物的磷砷渣和煤灰沉积地带)为中度砷污染区。蔬菜、稻谷中的砷含量不高,未超过国家的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 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某些金属元素还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每日所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用以维系体内的生理代谢功能。但与此同时,人体也从环境中摄入有害的金属元素,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生命。金属元素对人体的影响,不但与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在体内的存在量有关,某些金属元素的生理效应还与其在人体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亚砷酸盐(As(Ⅲ))和砷酸盐(As(V))是天然水中砷的主要存在形态,其中As(Ⅲ)由于其高毒性和高迁移率,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远大于As(V)。因此,将As(Ⅲ)预氧化为As(V)被认为是降低砷毒性、提高砷去除率的有效手段。由于铁基功能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砷亲和力,在非均相类芬顿体系中可以快速将As(Ⅲ)氧化为As(V),然后通过吸附和表面共沉淀将As(V)从水中去除。本文综述零价铁和铁(羟基)氧化物等不同铁基功能材料对砷去除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非均相芬顿法中As(Ⅲ)的催化氧化及去除机理。最后,本文还展望了应用于As(Ⅲ)氧化的铁基功能材料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8.
木子 《金属世界》2005,(3):45-45
金、银、铂、钯、钌、铑、铱、锇等金属元素,由于其有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加上它们在自然界含量稀少,因而被称为贵金属。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如何在TDR-40A单晶炉上拉制出φ76.2mm重掺砷硅单晶作了介绍,提供了试验装置,给出了工艺条件及试验结果,并对重掺砷和重掺锑晶体的异同点进行了初步讨论。重掺锑硅单晶比重掺砷单晶需要更大的((dT)/)(dz))_L,重掺砷硅单晶与重掺锑硅单晶同样有(111)小平面存在,但没有杂质析出现象。  相似文献   

20.
研究砷(As_2O_3)的Na_2S碱性浸出,以及用Fe_2(SO_4)_3沉淀砷。采用基于中心组合设计的响应面法对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用于参数优化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在Na_2S浓度100 g/L,固液比0.163 g/mL和温度80℃的最优预测条件下,89%的砷可从烟灰中去除。研究发现,固液比和Na_2S浓度是影响浸出过程的显著因素。在沉淀过程中,当pH为4.8、Fe~(3+)与砷的摩尔比和H_2O_2与砷的摩尔比分别为5:1和4:1时,浸出液中99.93%以上的砷以无定形砷酸铁的形式被除去。Fe~(3+)与砷的摩尔比和pH值为最显著因素,而且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