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7,(6)
目的探讨CT冠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冠心病患者,分析冠脉钙化积分与其年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钙的相关性。结果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受检者的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随着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升高,冠脉钙化积分显著升高。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及风险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
目的研究肠系膜上动脉疾病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提供相应诊断依据。方法选择肠系膜血管病变患者92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后使用MIP、MPR、VR等后处理技术成像,研究其血管病变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92例患者肠系膜上有动脉栓塞者60例,其中8例形成血栓,42例管腔狭窄,且有20例合并胰腺癌。经多层螺旋CT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充盈缺损,在薄层图像中发现明显病变且肠壁明显水肿同肠系膜血管造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另外32例患者发现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广泛血栓,薄层横断面显示门静脉主干及系膜上静脉内有高密度阴影,MPR下可清晰显示广泛充盈缺损。结论多层螺旋CT肠系膜血管成像对于诊断其动脉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0):60-61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A在可疑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均做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DSA检查,冠脉CTA采用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nap shot freeze,SSF)。以CAG检查为最终诊断结果,观察CTA检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CTA、CAG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情况。结果:以CAG检查为标准,CTA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灵敏度为95.83%(46/48),特异度为91.60%(11/12)。CTA、CAG两种检查方法对于冠状动脉通畅、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CTA评分1分42例,2分14例,3分3例,4分1例,平均(1.52±0.33)分;有效图像59例,占98.33%。结论:CT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及时、准确地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且具有方便、价廉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诊断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7例烟雾病患者,所有病例先行CT平扫检查,然后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最后利用ADW4.4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建(MPR)分析。结果 9例表现为单纯脑内出血,其中4例为脑室内出血、3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为背侧丘脑出血;1例同时合并有脑出血和脑缺血灶;7例单纯表现为脑缺血灶和脑萎缩。CTA均清楚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和周围烟雾状血管形成。结论 64排螺旋CT不仅能清楚显示脑实质的病变,如脑出血和脑缺血灶,而且CTA是筛查烟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在诊断和治疗烟雾病当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急性消化道出血可伴有血容量迅速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临床常见急症,其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及处理十分关键。MDCT具有简单、无创、扫描范围大、快速、准确性高的特点,适于急诊使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9):45-4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与MR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CT组和MR组,每组44例。CT组实施多排螺旋CT扫描,MR组实施动态增强MR扫描,将病理学检查结果设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螺旋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是88.64%,敏感度是84.09%,特异性是77.27%;MR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是90.91%,敏感度是84.09%,特异性是75.00%,两种检查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组胰腺癌灶在胰腺动脉期、胰腺静脉期及胰腺延迟期的显示值均高于C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多排螺旋CT与MR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均具有十分显著的诊断价值,临床进行诊断时只需选择两者中的其中一种即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5):28-3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泌尿系统三维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对在本院诊治的106例泌尿系统病变患者进行MSCTU平扫、增强、延迟扫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整理,采用曲面重组法(C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重组法(MPR)及容积成像法(VR)等三维重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和分析。结果:MSCTU尿路成像能够清晰显示泌尿系统全貌,同时显示泌尿系统与附近结构和器官的相互关系。106例患者中,共检出泌尿系统结石71例,其中肾结石35例,输尿管结石20例,肾脏及输尿管多发结石16例;先天性发育畸形7例,包括3例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2例巨输尿管,l例输尿管囊肿和1例马蹄形肾;肾囊肿4例,包括2例单侧囊肿,2例双侧囊肿;肾脏、输尿管、膀胱肿瘤14例,包括4例肾癌、5例输尿管癌和5例膀胱癌;肾脏创伤、肾内血肿3例;输尿管狭窄7例。结论:MSCTU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好,可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三维图像,能良好地显示泌尿系统病变的位置、形态、解剖关系、毗邻关系、血供情况及性质,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128MSCT)在诊断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川崎病患儿128MSCT及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结果。128MSCT在无屏气状态下进行扫描,扫描时心率为80-130次·min-1,平均(99±18)次·min-1。主要观察冠状动脉瘤的数目、部位、大小及形状。冠状动脉病变按左冠状动脉(LCA)主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主干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30例川崎病患者中17例行128MSCT和ECHO冠状动脉检查均未见异常。128MSCT显示冠状动脉损害患者13例[病变累及冠状动脉起始处或近端6例,累及冠状动脉中段和(或)远端7例];ECHO只显示冠状动脉起始处和近端的损害6例,ECHO诊断完全符合率为76.67%(23/30)。ECHO评估中远端冠脉病变有限;漏诊7例(LCA、RCA近、中、远端多处瘤样扩张3例,双侧远端冠状动脉增粗迂曲2例,LCA中端中度或LAD轻度狭窄2例)。恢复期:13例冠状动脉损害患者以128MSCT结果为对照,ECHO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1.54%(8/13),8例同期随访(1-6个月)128MSCT及ECHO均提示冠状动脉病变消失。漏诊5例(128MSCT提示RCA中、远端节段性瘤样扩张2例,LCA、RCA多发巨大瘤合并双侧冠脉瘤壁钙化1例,LCA中端或LAD狭窄各1例)。结论在较高心率、无屏气模式下,128MSCT有助于评价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全貌,能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随访和诊断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0):108-111
目的:总结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影像诊断经验,明确多排螺旋CT(MD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AAS的100例病例,行MDCT平扫及MDCT血管成像(MDCTA)后,运用GE ADW4.5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后分析影像征象。结果:MDCT准确诊断42例AAS,其中主动脉夹层(acutic dissection,AD)18例,MDCT显示内膜破口、内膜片、真假腔;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acutic hematoma,IMH)11例,MDCT显示主动脉壁增厚呈新月形、环形无强化高密度影,宽度≥5 mm;主动脉穿通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acutic ulcers,PAU)13例,MDCT显示增厚主动脉壁内有局灶型造影剂填充,形成龛影。结论:充分认识AAS影像征象,及早诊断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价值,利用MDCT检查有明显的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20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小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小肝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最大斜率法计算小肝癌及肿瘤以外正常肝脏组织的肝动脉血流灌注量(HAF)、门静脉血流灌注量(HPF)及灌注指数(PI),并采用色阶赋值形成灌注影像,获取感兴趣区参数图。结果小肝癌的HAF、PI明显高于同一患者肝肿瘤以外的正常肝脏组织,HPF明显低于同一患者肝肿瘤以外的正常肝脏组织(均P〈0.05)。结论 320排CT灌注成像扫描范围可以覆盖整个全肝,有效地显示小肝癌灌注参数值,对难以诊断的小肝癌提供了早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提高其CT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副神经节瘤患者均行CT平扫和两期增强扫描。采用螺旋扫描,扫描速度为转速0.6s,探测器覆盖率为40.0mm,扫描条件:KV 120,mA 400,重建层厚分别为5、1.25mm。结果 12例患者中,良性9例,恶性3例。颈动脉体2例,后纵隔1例,盆腔2例,腹膜后7例(肾上腺2例)。10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肿块;2例肿瘤呈不规则形,有分叶。CT增强扫描示:4例实性部分动脉期即不均匀显著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有所减低;6例实性部分动脉期强化明显,静脉期则不均匀显著强化;1例动脉期、静脉期逐渐轻度强化;1例为完全囊性,壁中度均匀强化。12例患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无强化区。结论实性部分显著强化是副神经节瘤的较特征CT表现,结合其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3):169-176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如128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后处理功能强大等优点,几乎适用于全身各重要脏器的血管重建。目前,国内有关多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取得很大进步,且相关研究有一定数量,但其中有关128层螺旋CT肝癌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旨在评价128层螺旋CT对肝癌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希望能够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0)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入院治疗的120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及电子显微内镜检查,观察患者门静脉主干、分支、侧枝循环显示、门静脉系统学的解剖类型并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形态。结果:诊断过程中,CT组诊断轻度19例(15.83%)、中度46例(38.33%)、重度55例(45.84%),胃镜组轻度22例(18.33%)、中度38例(31.67%)、重度60例(50.00%),CT组诊断的准确度为96.5%;Kappa>0.4。CT检查食管下段静脉曲张111例(92.5%),胃底静脉曲张107例(89.2%),胃左静脉曲张105例(87.5%);胃镜组分别为113例(94.17%),108例(90.0%),108例(90.0%),,CT组诊断的准确度为94.9%;Kappa>0.4。结论:多排螺旋CT成像对于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具有可靠的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19):37-4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十二指肠憩室(D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8个憩室)经上消化道钡餐、胃十二指肠镜或ERCP检查证实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行轴位、冠状及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同时结合局部薄层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憩室位于十二指肠降段22个,水平段4个,升部2个;直径1.05.0 cm者24个,大于5.0 cm者2个,小于1.0 cm者2个;CT表现为十二指肠壁外的圆形、椭圆形囊袋状影,囊内为气-液平或气液-食物混杂密度影25个,囊内仅为气体或液体密度影3个;单纯合并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1例,急性胆囊炎3例,胰腺炎2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很好地显示十二指肠憩室及相关的胆胰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诊断注射吸毒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临床拟诊注射吸毒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术前行多层螺旋CT造影。经16层螺旋CT工作站采用多种重建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并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多种重建方式对注射吸毒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可以多平面及三维重建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位置及瘤体、瘤颈与股动脉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出注射吸毒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特征,对其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6)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血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以血尿为主诉的患者78例,采用多层螺旋CT泌尿造影进行检查。结果:泌尿系统炎症10例,结核4例,膀胱肿瘤15例,肾脏肿瘤12例,输尿管结石17例,肾脏结石15例,未见明显异常5例。结论:螺旋CT泌尿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血尿患者泌尿系统的三维结构,为准确诊断提供重要的保障,是血尿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0):112-113
目的: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探讨其应用价值,为日后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7年1月16日-2018年5月10日本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62例。以WTO发布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作为依据,结合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度恶性组(n=18)、中度恶性组(n=32)、高度恶性组(n=12)。三组均实施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对比各组肿瘤实质区、正常脑组织区各项血流指标(PS、BF、BV、rBV、rBF)。结果:瘤体实质区PS、BF、BV均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低度恶性组瘤体实质区PS、BF、BV均低于中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且中度恶性组瘤体实质区PS、BF、BV均低于高度恶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侧正常脑组织区PS、BF、B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恶性组rBV、rBF均低于中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且中度恶性组rBV、rBF均低于高度恶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清楚地了解患者的肿瘤实质区血流变化情况,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9):123-12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92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主要包含肝脏各叶、主动脉、脾脏及门静脉层面,对比两组各项CT灌注参数及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CT灌注参数,主要包括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脏血流量(T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及总肝灌注量(TLP)。结果:观察组HAP、TBV、MTT及HPI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VP和TL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hild-Pugh分级判定标准,114例肝硬化患者中,A级32例,B级45例,C级37例;A级、B级及C级患者HAP、PVP、HPI及TLP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级、B级及C级患者TBV和MTT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级患者HAP和TLP水平均较C级低,PVP和HPI水平均较C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获取肝硬化患者肝脏形态及功能信息,明确肝脏供血情况,还可判定肝硬化患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眼眶骨折的80例患者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眶骨折的直接CT征象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凹陷及曲度失常;上颌窦腔出现“泪滴征”是诊断眼眶下壁骨折的特异性间接征象,眼外肌明显嵌顿及眼球内陷和牵拉试验阳性是手术治疗的指征。结论螺旋CT扫描能全面、准确地诊断眼眶骨折,对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3):146-14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质量和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成像质量,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