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保证双螺杆压缩机转子在工作运行时的平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像素法的啮合间隙布置方法,根据像素筛选原则及间隙判定原则,结合齿轮啮合及磨损原理, 基于双螺杆压缩机转子的齿廓型线特征以及转子在加工工况下的热膨胀仿真结果,对双螺杆压缩机阴阳转子的齿间间隙布置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所提方法可在一对无啮合间隙的阴阳转子的端面型线上合理布置齿间间隙,调整转子啮合位置,减小双螺杆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磨损,降低运行功耗。  相似文献   

2.
异向啮合型双螺杆捏合机转子型线演化及其混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各种不同类型异向啮合型双螺杆捏合机转子型线数学模型表达不一、性能优化及对比困难等问题,建立异向啮合型双螺杆捏合机转子型线设计的统一数学模型,改变阴阳转子头数及其他设计参数,演化得到包括目前常用异向啮合型螺杆转子在内的多种转子端面型线;采用粒子示踪法对几种不同典型螺杆转子流道中的动态混合过程进行研究,对表征螺杆混合性能包括分布性混合和分散性混合的参数指标,如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分离尺度、拉伸速率、剪切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差速啮合型双螺杆捏合机分布性混合能力优于传统异向等速啮合型双螺杆捏合机,传统异向等速啮合型双螺杆捏合机分散性混合能力优于差速双螺杆捏合机。研究结果可为双螺杆捏合机螺杆转子的型线选择以及性能优化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向设计方法(啮合线法)对双螺杆压缩机转子型线设计研究。推导出能表征双螺杆压缩机综合性能的表达式,为灵活设计,将NURBS引入螺杆转子啮合线的设计研究中,在已知基本参数条件下,对啮合线的基点进行确定。根据基点啮合线进行分段。基于NURBS控制点具有局部控制的机制,以综合性能指标为寻优函数,对分段的啮合线进行寻优反向设计转子型线。  相似文献   

4.
具有不对称齿形的螺杆压缩机,其阴阳两转子在运转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封闭容积。该容积在吸气端端面出现时,称为吸气封闭容积。它是由阴阳两转子的部分螺旋面与端盖所围成的,是从阴阳两转子端面齿啮合顶点接触时开始,随转子转角的增加,由一点遂渐扩大成一螺旋锥片状的封闭容积。当阳转子齿顶点  相似文献   

5.
渐开线-摆线齿形双螺杆泵的转子型线比较复杂,推导其型线方程的方法主要以解析法、几何法等为主.本文基于啮合理论,采用旋转矩阵的方法,设计推导A型齿双螺杆泵的转子齿形型线方程和啮合线方程,有助于对转子啮合的分析,并有助于对密封线形成的理解.此种方法可以普遍地应用于对其它齿形双螺杆泵转子的型线改进和新型线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鉴于啮合线与转子型线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其能够反映出转子型线的某些重要性能参数,针对传统的"转子法"和"齿条法"设计方法的不足,采用从啮合线推导双螺杆压缩机阴、阳转子型线的啮合线法,并将B样条曲线作为啮合线的组成曲线,实现对转子齿形的局部快捷调整,更加方便控制啮合线的形状。在现有转子型线的基础上,基于B样条曲线设计了一条啮合线,反推出阴阳转子型线,对最终得到的转子型线在不同工况下进行CFD模拟计算,分析其内部流场特性,与传统设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最后通过实验有效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为双螺杆压缩机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7.
双螺杆压缩机的两个螺杆实际上相当于一对相互啮合的共轭斜齿轮,它的阴、阳转子间是定传动比啮合,以齿轮副啮合理论为基础,通过改变阴、阳转子的初始相位角,以达到调节螺杆压缩机转子间隙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六、渐开螺旋面刀具范成齿轮的双自由度切齿啮合渐开螺旋面刀具滚、剃、珩、研和精车齿轮的范成运动都是双自由度切齿啮合。图4所示,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螺杆混输录转子截面廓形的几何特点,根据空间圆弧逼近原理,即空间的某一段圆弧逼近理论螺旋面的母线,用圆环盘铣刀加工此类螺旋曲面,这段空间圆弧可由铣削时的刀尖空间回转运动轨迹来得到。在铣削螺旋面过程中,刀具参数对所形成螺旋面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满足其精度的需要,设计了刀具参数优化计算系统。轴向是影响双螺杆混输泵工作效率及性能的误差敏感方向,在优化计算系统的设计中,把逼近螺旋面与理论螺旋面之间对应点的轴向误差最大值作为刀具参数选择的主要衡量标准,并通过计算实例来验证此种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双螺杆液体泵的内部流场比较复杂,建立双螺杆液体泵的三维模型,采用三维结构化网格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加密啮合间隙处的网格,从而准确、清晰地反应泵内流场的流动特性和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螺杆液体泵内压力呈阶梯状分布,转子啮合间隙处高低压交替分布;螺杆转子之间的法向间隙处存在Z轴泄漏速度的最大值,是主要的泄漏位置。研究结果为优化螺杆转子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增加变速器带载换挡能力,解决摩擦片发热烧毁等问题,提出利用非圆齿轮传动替代摩擦传动换挡结构;研究渐开线变厚齿面形成原理,通过增加共轭齿条周向纯滚动和轴向运动约束条件,建立螺旋非圆齿面包络加工数学模型,描述共轭齿条各段齿面失径,推导螺旋非圆齿面方程;利用数值计算实例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分析非圆齿的几何特征与轴向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说明共轭齿面仍为线接触;通过对锥齿轮组进行详细设计与动力学仿真,结果显示角速度输出曲线较为平稳,仍存在一定轻微冲击;搭建基于机电检测方案的锥齿轮组自动变速装置试验平台,实现了档位自动变换功能,进一步验证了螺旋非圆齿轮基本啮合原理且锥齿轮组改造设计方案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宋超  殷国富 《工具技术》2010,44(8):58-61
从运动原理出发,通过分析螺旋槽加工中工件、刀具的运动合成关系,在确立相对速度计算方法后,将合成速度的运动特点与工件、刀具加工中的接触条件及共轭特性相结合,推导出盘型铣刀轴向廓型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弧齿锥齿轮的加工原理,建立了弧齿锥齿轮的切齿共轭方程,在考虑误差和支承刚性的条件下,对锥齿轮的接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计算了误差及支承刚性对齿轮副的接触印痕和运动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种由共轭凸轮机构、空间连杆机构和齿轮机构组合而成的新型剑杆织机引纬机构,通过有效分离,将其中的共轭凸轮作为两个盘形转子单独进行了平衡,其余构件整体上作为空间机构运用线性无关向量法一并进行了平衡,从而实现了整个机构的震动力完全平衡。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渐开线型螺杆转子存在尖点与泄漏通道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变速螺线型螺杆转子。基于螺线理论和啮合原理,建立了变速螺线构建理论,推导了型线方程,研究了不同旋转角函数对变速螺线生成过程和截面面积利用率的影响。通过解析求解和受力模拟,对比了现有的和所提出的两种转子的性能,结果表明:变速螺线型螺杆转子具有较好的啮合特性,连续光滑的空间接触线,齿根处应力分布平缓;并且变速螺线型螺杆转子有较好的级间密封效果和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罗茨转子便捷高效的轮廓构造,提出了一种双对称图解法。首先由转子副轮廓间的共轭关系,得出同一转子各轮廓分段间关于中轴和节圆切线的双对称构造关系;其次由给定的共轭段依序图解出待定共轭段和外过渡段及内过渡段;最后就抛物线例展开详细阐述。结果表明:双对称图解法的图解质量好,拟合精度高,更易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理解;全轮廓段参与的共轭泄漏和径向泄漏更少。成果为同类转子便捷高效的轮廓构造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VC++环境下的螺旋锥齿轮测量软件系统。该系统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完成了对螺旋锥齿轮进行测量的路径规划、齿面重构计算及绘图、误差分析等工作,可实现对螺旋锥齿轮的快速检测,并对螺旋锥齿轮的精度进行评定,指导对螺旋锥齿轮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双螺杆压缩机转子齿形进行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时,需要对球形测头半径进行半径补偿.结合转子螺旋曲面的几何特点,对转子型线测量数据点进行半径补偿计算,得到三坐标测量机球形测头真实接触点,再将空间分布的真实接触点旋转到相同横截面上得到转子型线数据点.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应用于双螺杆压缩机转子型线的检测及逆向工程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对弧齿锥齿轮提出了一种新的共轭求解方法,来更方便地求解共轭小轮的齿面方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齿面接触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ease-off差曲面计算方法,即用对应点的转角误差替代直线误差进行差曲面求解,使得传动误差解析、齿面修形量的确定更为直观和准确。提取了ease-off曲面上的差曲线,以方便地确定出接触路径和边缘接触点。根据全程差曲线得到了齿面接触印痕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0.
弹性支承条件下中央弧齿锥齿轮传动的接触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弹性支承条件下中央弧齿锥齿轮的工作可靠性,首先应保证其接触的稳定性。本文针对某航空发动机转子,计算了在转子不平衡量和齿轮啮合力同时作用下,弧齿锥齿轮支承处的变形大小;依据支承变形对齿轮接触特性的影响机理,将变形转化为齿轮安装调整值ΔH、ΔJ和ΔV;利用空间啮合理论,建立了弧齿锥齿轮传动的接触稳定性条件以及接触特性分析方法。分析计算了不同转速和不同功率下弧齿锥齿轮的齿面接触印痕和传动曲线,研究了转子共振时齿轮接触的失稳现象,获得了提高弹性支承条件下中央弧齿锥齿轧传动的接触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