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尤其《师说》中的教师思想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韩愈《师说》中“传道”思想的文化分析,探究大学教师在我国当代社会文化转型、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信息化时代所应肩负的文化建构使命。  相似文献   

2.
罗伯特·赫钦斯是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他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大学观.他认为,大学是探索学术的社会,是真正的学者的社区,是独立思想或批判的中心.大学负有培养人、发展科学增进知识、批判社会以有效地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理智.现实中的大学陷入了专业主义、孤立主义、反理智主义的困境,大学只有统一于形而上学,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大学批判精神失落原因检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里,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是大学的核心。赫钦斯也说:“我现在能够想到关于大学的最好定义是:它是独立思想中心。”“除非大学认真地把独立思想中心作为自己的使命,否则就没有希望。”学者们把大学那种理智的、独立的、客观的精神称作大学的批判精神。所谓理智,是指对科学真理理性的执着的追求;所谓独立,是指不依附于他人、不受人为因素干扰的品质;客观性来自于德国大学所称的价值自由,学者们依据这一原则力求得出“不受价值影响(Value-free)”的结论。正如维布伦所说的:“客观性的目的是对已知事物进行理论上的…  相似文献   

4.
如何构建"作为公民的学院和大学",是欧内斯特.L.博耶始终关注的时代课题。他以"形成联系"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大学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大学是一个拥有共同价值体系的社区、大学是一个肩负学术使命的学者共同体两个层面阐释了其"作为公民的学院和大学"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英语教师文化形象低劣,不时被人看成"二道贩子"、"假洋鬼子","小丑"、"杂耍人",甚至"买办"。这等形象形成主要有三重原因。第一,自身基础知识薄弱,中西学识低下;第二,对外语教学本质认识不清;第三,对外语教育终极目标或使命认识不清。"大学英语教师"不但形象不好,还面临生存危机。他们要摆脱危机,树立良好文化形象,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首先,加强、完善中西文化知识体系;其次,提升教学、教育理念;其三,努力充当学生人生观启迪者与优良品德培育者。  相似文献   

6.
文化维度的大学师生关系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关系,从文化维度来考察大学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对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和规律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为建构和谐的现代大学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大学师生关系的和谐,有赖于大学师生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教师文化霸权的自觉消解和学生正确"文化生态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7.
人因有意识而可能在行为上自觉,行为上的自觉源于自觉意识。越是清晰的充分展开的意识,越可能获得自觉,自由自觉地展开许多方面的活动。人类的文化自觉是更为重要的自觉,更为丰富的自觉,也是更高层次的自觉。人的文化自觉于人的发展亦具有特别的意义。人只有通过文化自觉,才能通天达地,才能醒悟到人生,才能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的文化自觉并不容易生成,自觉地培养这种自觉性更不容易。大学有其文化独特,这是由一个特殊的人群形成的特殊机构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其文化自觉亦必有其独特。大学里的人姓"学",学者,学生;一个"学"字让大学的文化闪闪发亮,也正是与一个"学"字相连,大学本身生产文化。大学独特的文化,当然需要独特的文化自觉,自觉其文化之深邃,自觉其文化之独特,自觉其文化之意义与价值,从而,自觉到大学之为大学。  相似文献   

8.
大学理念和人文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大学理念大致有五个方面。其一,大学的基本使命是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大学应把学生当作未来能够领袖群伦的精英加以培养,主要不是技能教育,而是人文学教育。通过哲学掌握人类的睿智,探索存在的奥秘;通过历史学积累人类的集体记忆,把历史的经验教训转化为存在的自觉;通过文学理解人的精细深刻的情感世界,使得所有的存在都是感同身受、心领神会的生命共同体;通过自然科学领悟客观世界的复杂深邃、无穷无尽,以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如此等等。其二,大学理念应慎对知识的价值取向。突出知识生产的大学理念最大的问题是以知识标准规定了大学教学方向,这是非常危险的。这种取向在进行文科教育时,阉割了文科的人文性。哲学只剩下逻辑、语言、分析哲学,历史变成了史料学和史实学,文学成了文本和形形色色流派症侯的辨析标签。其三,大学如何服务社会。最好不要低估市场对大学的污染,尤其是那些仍然坚持把大学要服务社会效益当作大学理念的人们。其四,大学的任务是接续文化,弘扬传统。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民间生活方式传承绵延,但是,精致深刻的伟大智慧不通过专门的研究教学是不会代代相传的。其五,大学是社会政治批判的中心。用康德的说法,知识分子是自觉地担当人类道义和责任的人。而中国古代读书人最感人动天的抱负就是“士以天下为己任”,以深刻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天下为公的道义责任,批判社会生活中一切违背人类良知的错误、偏见,乃至政策举措。这些是大学当仁不让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大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重点所在。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因此,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斯坦福大学2025年计划》启动"开环大学"取代传统的"闭环大学",一方面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学制、学习方式等进行重新规定,另一方面提出对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多个举措,如自定节奏的教育、轴翻转、有使命的学习等。我国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被社会所诟病并成为久未解决的问题,从培养目标切入或许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斯坦福大学"开环大学"计划虽不可复制,但其注重通过重构人才培养目标以引领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文化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带来民族文化危机意识 ,弱势民族文化的根本危险在于失去了本土自觉之后的历史健忘症和文化软骨病。在全球化时代 ,大学的文化使命在于 :进行自觉的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 ,建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新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论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大学,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本文试图从教育的综合性、科研的前沿性、管理的科学性、环境的学术性等四个维度等来阐述大学向研究型迈进所必须作出的取向选择,以此为研究型大学的创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试评《中国大学评价》的大学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武书连及其课题组的《再探大学分类》、《挑大学选专业》为依据 ,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大学评价》的大学分类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分类结果 ,接着评析了其重要意义和不足之处 ,为进一步研究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徽的意蕴与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蕴是大学校徽中的意象所蕴含的意思,是大学精神的理性诉求。观物取象是意蕴产生的途径,借象寓意是意蕴产生的方法。意境是大学校徽中的意象在人脑海中激发出来的审美想象空间,能够让人产生一种审美的感受。大学校徽意境之美,美在意象,美在意蕴。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教育成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教育成本,即高校培养大学生所耗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是当前实践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试从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出发,分析了高校教育成本的特性,并规范其构成,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走向科学化、实证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大学各个共同体之间共有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它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功能.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艰难的整体转型阶段,高校里同时运行着多种目标、结构、功能完全不同的机制,行政化、企业化的办学模式成为中国大学的普遍特征,属于大学的共性价值目标严重淡化或模糊,导致大学精神的严重缺失.而大学精神的重建,是一项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工程,需要从院校历史、现代管理、校风培育、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做出持续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灵魂是指大学永葆活力与理性发展的基础、法则和动力。学术自由作为大学发展的价值前提,是大学不可或缺的灵魂。当下,大学灵魂众说纷纭相,一方面折射出我国大学在发展中普遍缺乏理性精神,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的危机———大学灵魂的失落。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教学问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大学教学改革焦点是改变人们传统的教学观念。然而,新的教学观念能够在哪些方面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还缺乏理论探讨。本文以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大学教学中,如教学结果与过程之间的关系,合作教学模式,教师的引导者作用,知识的特点和建构,学习评价方式和教学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作者针对张维迎先生《大学的逻辑》一书,提出了若干不同观点:根据当前高校的现实状况,应当首先改革高校管理体制而不是教师人事制度;要破除大学的“官本位”,当务之急不是提高教授的学术水准,而是应提高教授的地位和待遇水准;探索活动应该允许失败,“论功行赏”式不适合于评价高度创造性、探索性工作。高校时下盛行的考核实际上很难考核科研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大学学术性角色和非学术性角色之争,实质是对大学社会角色的批判和认识,大学社会角色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大学的社会角色,有助于认识大学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助于促进大学与社会融合,有助于实现大学的核心价值与达成大学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自治     
大学并非天生享有自治的特权,而是办好大学的内在逻辑要求使然;大学自治并不意味摆脱政府的干预或控制,而是存在边界限制。政府给予大学相对自治权,更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远目标,更有利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办出大学特色。大学自治还需伴随大学自律,校际竞争是实现大学自律的最佳途径或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