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斌  牟悦 《模型世界》2010,(11):6-9
<正>实车资料IV号坦克(PzkpfwⅣ)为二战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武器之一,它是战争期间惟一保持连续生产的坦克。1934年希特勒下令开始研制装备75毫米火炮的Ⅳ号坦克。该坦克研制目的主要是作为对轻型坦克的火力支援。1937年10月第一辆IV号A型坦克出厂,  相似文献   

2.
M10坦克歼击车是二战中美国一种重要的自行火炮,它是坦克歼击车,参加了二战中后期的重要战斗,总生产量达到6700辆。1941年11月,美军开始研制T35坦克歼击车。T35坦克歼击车以M4A1中型坦克底盘为基础,采用T12型76.2毫米火炮为主要武器,炮塔能360度旋转。在T35的基础上,加大了装甲厚度,便制成了T35E1坦克歼击车。经进一步改进后,于1942年6月4日,定名为M10坦克歼击车。M10坦克歼击车采用的也是可360度旋转的炮塔,在火力机动性上,比当时德国和苏联的坦克歼击车要先进得多。M10坦克歼击车的战斗全重为30吨,乘员5人。它采用M7型76.2毫米火炮,…  相似文献   

3.
关于“豹”G最终型 Pz.kpfwV“豹”G中型坦克无疑是二战中性能最优秀的坦克之一,与它的前两种型号相比1944年3月改进后的“豹”G型加强了车体装甲,改进了传动装置,增加了车内三防通风装置。“豹”G型的生产直到战争结束,产量达到了3740辆,它是“豹”式坦克系列数量最多的型号。但相对于“T-34”和M4“谢尔曼”坦克,“豹”式坦克防护性能绝对优于“T-34/85”,火炮口径虽然为75毫米,但70倍口径的炮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于“T-34/85”的85毫米L/54.6火炮,甚至也高于“虎”I坦克的88毫米L/56火炮,更是从全方位性能上超过英美各型同类坦克。因此有了“消灭一辆‘豹’式需要五辆‘谢尔曼’”的说法。但其复杂的工艺不易维修,产量难以和“T-34”、M4“谢尔曼”坦克等盟军坦克相比,这因此成为它无法克服的顽症。  相似文献   

4.
黄亮 《模型世界》2012,(10):10-12
德军2号坦克乘员为3人,其主要武器是一挺20毫米的火炮以及一挺7.92毫米MG13或MG34机枪。在1935年开发出该车样车,直到1937年2号的C型修改出来后,才基本确定了大规模生成的2号坦克的样式,本次制作的F型是1940年在C型的基础上改进的,并大量在非洲战场上使用,例如本作的突尼斯战役的涂装,车体上的R表示该车是团长坐车。这款坦克也不是一种很成功的战车,其中2号C型在早期的西班牙内战及入侵波兰时它的薄装甲以及弱火力的弱点都暴露无疑。之后F型在C型的基础上,补充了正面装甲,改造了驾驶员的观察窗,但是所有这些装甲都只有可怜的3厘米厚,很容易被敌方火力打穿正面装甲,但是由于当时德国的3号、4号坦克生产力远远不及前线的需求,所以2号也不得以被大规模生产,提升总体装机单位的数量。我本次制作是威龙出品的2号F型坦克,和上次制作的1号A型坦克分模类似,套件中也有完整的驾驶舱和作战舱,但是没有动力舱。由于这个车的车窗更小,很难看见内部结构,所以为了节省时间,我没有制作内部结构,而是把大量的经历花在模型外部的涂装上。在做完模型后,居然还剩下r大量的板件。  相似文献   

5.
刘锋  张军 《模型世界》2010,(4):16-19
<正>IV型坦克歼击车车型低矮,它拥有良好的机动性和火力,并且它是一种难以对付和危险的战斗车辆,尤其在防御作战中。它装备的75毫米火炮在安全距离上除了苏联的JS-2坦克外能摧毁盟军所有的坦克。它的最大缺点在于没有炮塔,作  相似文献   

6.
出现敌情     
刚玛 《模型世界》2006,(7):30-31
实车简介及制作构思早在1930年初,以推崇装甲作战闻名的古德里安将军就预见性地提出了德军未来战争中的坦克装备问题,并决定由莱茵金属公司和克虏伯公司各研制生产一辆样车。1936年,克虏伯公司的设计被陆军采纳,开始投入批量生产,该车装备一门75毫米主炮及两挺机枪,时速31千米,行程150千米,全重18.4吨,车内配备了通讯系统,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军方将其定名为Ⅳ型战车(正式编号Sd.Kfz.161)。在二战开始时,虽然只有很少量的Ⅳ型战车参战,但却在火力、机动性、防御性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使其成为德军装甲兵团的主力。在以后的几年中,德军又…  相似文献   

7.
1936年6月15日,德国军方要求开发一种装全75毫米或75毫米以上口径主炮的装甲车辆以支援步兵。要求中规定火炮有25度的旋转范围,安装于车内,对乘员没有特殊的身高要求。1936年到37年间,埃克特公司在3号B型坦克上改装了5辆试验型的原型车。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改进,A型突击炮在  相似文献   

8.
易语 《模型世界》2012,(3):36-39
实车简介T-34坦克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呕血杰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军民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战斗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早期生产的T-34坦克装备的是76毫米口径火炮,被称作T-34/76型。至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前苏联共制造T-34/76型坦克1225辆,大大超过了同期德军Ⅳ号坦克的数量。T-34/76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  相似文献   

9.
bubudou 《模型世界》2011,(12):20-23
实车介绍 1942年德国为了加强战车的火力,开始研究如何在旧有坦克的底盘中加装重型火炮的问题。设计者把捷克的Panzer38(t)H型坦克的炮塔移去,并在坦克顶部划开一个隔间,再在这个隔间中加装了150毫米sIG33重型火炮,于是它便成为了一架自行火炮。  相似文献   

10.
威骏出品     
正CB35134 1/35德国三号A型坦克(Sd.Kfz.141)三号A型坦克是三号系列中型坦克的最初期型号。1937年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了10辆。主要武器是1门37毫米KwK L/46.5战车炮和3挺7.92毫米MG-34机枪。其与其他三号不同之处是采用螺旋弹簧悬挂和5对大直径负重轮,这种悬挂虽然可靠性高,但减震效果不佳,在后续的改进型中换成了簧板和扭杆悬挂。10辆A型除2辆无武装的训练车外其余8辆参与到了1939年闪击波兰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11.
"虎"式坦克是二战中最著名的坦克。该坦克由亨舍尔公司研制,战斗全重56吨,乘员5人,装1门88毫米坦克炮,最大装甲厚度102毫米,最大速度38千米/小时。"虎"式坦克火力强大、装甲防护超群。实战证明,对付一辆"虎"式坦克,往往需要五六辆盟军中型坦克协同作战。  相似文献   

12.
正这次笔者要自制一台1/16的法军索玛S35坦克。坦克的主体用胶板搭建并配合模型AB补土塑形。索玛S35坦克于1934年秋天制造,对该车的测试开始于1935年春。1936年春,坦克测试成功,开始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该坦克从1936年至1940年共生产约500辆,一直服役到1940年法国投降。该种坦克装备了新型火炮和斜面装甲,具有较好的机动性,从火力和装甲防护力方面,均优于当时德军的3号坦克。当时德国人认为这种坦克是配备37毫米反坦克炮  相似文献   

13.
M3坦克是由美国汽车公司生产的,共有A1-A5五种型号。在最初的设计中,该型坦克的主炮口径为37毫米。当设计快完成时,德军全面占领了法国。波兰和法国战役大大震动了M3的设计人员,他们意识到37毫米口径已远远落后于实战的需要,后来设计人员想改成75毫米火炮,但已设计好的炮塔无法容纳这么大口径的火炮。1940年7月11日该坦克被美国军械委员会定名为M3轻型坦克。由于战争需要,它很快就被批准投产,正式生产于1941年8月开始,到1942年12月结束。,共该型完成此时在美国的英国军火采购团为了战争的需要见吗买吗(天津方言),英国采购了不少这种坦克并…  相似文献   

14.
易语 《模型世界》2009,(11):32-37
“杀手”简介 1942年末,德国陆军装备局提出了新的坦克歼击车需求:新战车零件要和Ⅳ号坦克通用,并装备“豹”式坦克装备的Pak4270倍口径的75毫米火炮。不同于以前的驱逐战车,如“黄鼠狼”系列,新战车的主炮装在了全封闭车体的上部结构中,以尽可能降低车辆高度,提高车辆的隐蔽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杜浩 《模型世界》2006,(5):20-22
T-35型坦克的开发工作在1932年2月28日展开。同年8月20日,T-35-1型坦克的第一个模型被试制成功。9月1日,它在苏维埃的一个特殊的委员会上被展示出来,给委员会的所有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T-35-1看起来特别像英国的A1E1“独立”5型战车坦克。它设计配置一门火力强大的76.2mmPS-3火炮和一挺DT机关枪,但是由于PS-3型火炮的缺乏,用一门威力小的火炮来替代PS-3火炮。后来,仍然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开发出了性能优良的76.2mmKT火炮,终于填充了PS-3型火炮的空缺。雪地迷彩涂装T-35A型坦克是在世界的惟一的5炮塔坦克,它的布局为多炮塔车辆中最…  相似文献   

16.
Ⅲ号坦克是二战初期和中期德军装甲兵的主要装备,它几乎参加了德军装甲师在二战中的每一次战斗。从1942年10月到1943年2月,由维格曼、MIAG、MAN和MNH公司共生产了250辆Ⅲ号坦克M型。M型在L晚期型基础上加装了能通过1.3米水深的涉水装置(原L晚期型只能涉水0.8~0.9米)。这使M型重新设计了进气、出气口,密封了所有的接缝,还在车体后部高处安装了截止阀。另一个改进是M型在炮塔左右各安装了三个90毫米Nbk发烟装置。1943年后出厂的M型车体和炮塔上增加了8毫米装甲护板。笔者制作的这款模型是“龙”的(9015号)Ⅲ号坦克M/N型。这是“龙”…  相似文献   

17.
苏维埃巨兽     
1936年,KV-Ⅰ坦克参加了苏芬战争。在使用中苏联最高指挥部意识到需要加强KV-1的火力以摧毁敌军碉堡及其他防御工事。二战前夕,苏联西北方面军指挥部要求为4辆试验用的KV-1安装上152mm的榴弹炮。1941年初期,这种坦克被命名为KV-2。在德军仅装备了Ⅲ号,Ⅳ号坦克的年代,“KV-2”对于行军坦克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1939年12月19日,苏联开始生产装备KV-1重型坦克,KV是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KlimentYefremovichVoroshilov,1881—1969)的缩写。当时,KV-1坦克参加了入侵芬兰的战争,在那些战役中,苏联最高指挥部意识到需要加强KV-1坦克的火力以摧毁芬兰军的雕堡及其他的防御工事,于是用KV-1的底盘生产了KV-2坦克。KV-2型坦克装有1门M-10型152毫米榴弹炮。之所以采用这样大口径的火炮,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摧毁敌方坚固的防御工事(譬如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但这也使坦克的炮塔变得特别巨大,不仅导致车体行动不便,而且看上去宛如一个立在坦…  相似文献   

19.
Ⅲ号坦克H型     
林强 《模型世界》2006,(1):22-23
Ⅲ号坦克是二战前期德军的主力战车,拥有众多的改型。此次制作选择的是“龙”出品的1/35Ⅲ号坦H型(9029号)。Ⅲ号坦H型在1940年10月投产,至1941年共生产了308辆。其主要特征是:该车装有一门50毫米42倍口径的KwK38火炮,第一托带轮前移,改用新的六孔主动轮和镂空的负重轮,另外还在车体和驾驶室前部栓接了30毫米的附加装甲。开盒看到板件,感觉开模质量一般,行走系部分和一些小零件不尽如人意,部分螺栓和铆钉显得比较“肉”,不过原配的防爆网蚀刻片缓解了一些失落感。该车的组装是有一些难度的,大部分零件都要经过细心打磨,去掉合模线和残留的…  相似文献   

20.
孙川  周旭 《模型世界》2013,(10):74-77
二战中的欧洲东线战场上,德军的虎式和虎王坦克凭借优秀的防护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给苏联人在攻守两端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获得-种能与德军重型坦克想抗衡的重型坦克,苏联在库尔斯克战役后将KV-85和KV-15的设计结合起来,加以更强的火力和装甲,形成了被称为JS-85的新坦克,生产后定名为JS-1,其后根据战场上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系列的修改,发展出了JS-2。JS-2和JS-1最大的区别就是换装了A-19122毫米火炮,A-19火炮威力较以往苏军坦克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其采用了分装弹药,导致射速很慢,只有每分钟1~2发,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是-个很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