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CSL-200B系列微机线路保护的遥控合闸与保护合闸共用合闸回路,不能满足电力现场操作规程要求遥控合闸时退出重合闸保护。提出了从保护装置内部把遥控合闸回路与保护合闸回路分开和改变保护装置外部二次回路使遥控合闸时开入重合闸闭锁量闭锁重合闸两种改造方案,并从保护的基本原理、二次回路、操作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方案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作出比较,选择了最优的外部改造方案并实施了改造。实际检验结果表明了改造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CSL-200B系列微机线路保护的遥控合闸与保护合闸共用合闸回路,不能满足电力现场操作规程要求遥控合闸时退出重合闸保护.提出了从保护装置内部把遥控合闸回路与保护合闸回路分开和改变保护装置外部二次回路使遥控合闸时开入重合闸闭锁量闭锁重合闸两种改造方案,并从保护的基本原理、二次回路、操作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方案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作出比较,选择了最优的外部改造方案并实施了改造.实际检验结果表明了改造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解决线路出现短时重复故障情况下保护二次重合闸不动作的问题.分析发现该问题的原因是二次重合闸的间隔时间过长.从断路器储能过程及保护重合闸的充电方面进行分析,采取了取消断路器储能时闭锁重合闸回路和修改保护装置重合闸充电逻辑的改造措施,并通过设计的断路器储能过程的模拟二次回路开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按照躲过断路器储能时间来整定重合闸充电时间,能够大幅减少线路保护二次重合闸的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4.
舒逸石  马勇  魏民 《华中电力》2011,24(3):51-53
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通过对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中压力监视回路的深入研究分析,指出在新的线路保护设计规范推出后保护装置压力监视回路中的缺陷,即在第一组操作电源失电时,会造成两组操作回路同时断线,将断路器误闭锁,致使线路有故障时,断路器无法跳闸,并提出解决方案,即保护装置只闭锁重合闸,断路器分、合闸闭锁靠机构本体二次回路实施...  相似文献   

5.
对老旧遥控回路提出了改进,新增手动把手、同期合闸压板、闭锁同期压板、防误电子锁和遥控压板等功能.分析了每种新增回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结合其设置目的,对断路器遥控回路提出了同期合闸采样功能/精度、电压闭锁、压差闭锁、频差闭锁及角差闭锁的校验方案.通过对改造后4个220 kV变电站近一年遥控操作情况的跟踪统计,新遥控回路运...  相似文献   

6.
王晋原  李晋利  崔卫红 《电力学报》2002,17(2):152-153,156
介绍了一种变电站 10kV开关二次回路常规自动化改造方案。本着充分利用原有设备、所有回路改造不得影响原有设备运行模式的原则 ,主要对遥控重合闸闭锁、遥控 /就地方式切换及闪光、信号量采集及信号复归、遥控操作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该方案经各项功能测试 ,基本能够达到无人值守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操作机构与保护装置如何接口的问题.由于操作机构箱内已设置了电气防跃回路、闭锁回路等,与保护装置相重叠,因此操作机构二次回路的接线在工程设计中应值得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110 kV SF6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的电气防跃回路、信号回路及闭锁回路接线特点,指出在微机保护特别是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普及后,取消操作机构内置的电气防跃回路、将TWJ线圈接在辅助开关DL动断触点前、将保护装置TWJ动合触点改为辅助开关DL动断触点以及修改重合闸装置的工作程序,既可以保证一次设备安全运行,又可以保证二次设备正确动作.  相似文献   

8.
在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操作机构与保护装置如何接口的问题。由于操作机构箱内已设置了电气防跃回路、闭锁回路等,与保护装置相重叠,因此操作机构二次回路的接线在工程设计中应值得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110kVSF6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的电气防跃回路、信号回路及闭锁回路接线特点,指出在微机保护特别是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普及后,取消操作机构内置的电气防跃回路、将TWJ线圈接在辅助开关DL动断触点前、将保护装置TWJ动合触点改为辅助开关DL动断触点以及修改重合闸装置的工作程序,既可以保证一次设备安全运行,又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中运行的10 kV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合闸回路在合闸但由于操作机构拒合或断路器辅助开关触点配合不当等原因没有合上时经常烧毁合闸线圈这一问题,对合闸回路进行设计改造,串入了一种自行设计的继电器,提高了微机保护合闸回路自动复归能力,避免了线圈的经常烧毁。此设计同样可以运用在35 kV线路保护二次回路中。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中运行的10kV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合闸回路在合闸但由于操作机构拒合或断路器辅助开关触点配合不当等原因没有合上时经常烧毁合闸线圈这一问题,对合闸回路进行设计改造,串入了一种自行设计的继电器,提高了微机保护合闸回路自动复归能力,避免了线圈的经常烧毁.此设计同样可以运用在35kV线路保护二次回路中.  相似文献   

11.
乒乓式或注入式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的二次回路需接到转子绕组的正负两端。600 MW及以上容量的大型发电机的额定励磁电压普遍较高,且运行中会有各种过电压,因而担心二次回路绝缘等级偏低,不能承受足够的过电压。分析了在差模和共模电压作用下及转子绕组发生一点接地故障时,二次回路可能出现的严重过电压。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和间接与转子绕组相连接的二次回路电缆的耐压要求不同,宜采用独立的注入式转子一点接地保护并就地安装在励磁系统屏柜内,缩短直接与转子绕组连接的二次回路电缆;转子电压的信号采集宜采用具有隔离作用的变送器。  相似文献   

12.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作为电网安全第二道防线,对电网安全运行的作用极其重要。针对稳控装置控制逻辑多样性,外部二次回路的设计的繁杂性,需要对稳控装置的主要外接回路的分析,尤其对外接开入量和保护出口回路的详细论述,给出了典型稳控装置的外回路设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断路器作为变电站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防跳"回路就是断路器控制回路中的一个重要保护回路。目前随着电力系统产业的高速发展,断路器的防跳回路设计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作为二次安装和调试人员,必须与时俱进,深入理解并领会防跳回路的关键之处,才能保证二次接线和调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扩建工程中,同一电压等级母线,新上电压互感器具有二个主二次绕组(一个用于测量、保护,一个用于计量),而站内原有电压互感器仅一个主二次绕组(测量、保护和计量公用),常规母线电压并列回路无法实现站内电压互感器具有一个主二次绕组和二个主二次绕组的母线电压回路的并列。本改进措施,通过对母线电压并列条件的分析,增加并列条件,使用一个闭锁继电器,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广泛应用于存在同类型问题的变电站扩建工程中。  相似文献   

15.
沈国菊 《青海电力》2006,25(2):67-68
文章通过对110 kV桥北变电所WXH—803型微机保护重合闸起动回路的分析,发现WXH—803型微机线路保护的重合闸回路存在保护装置误发重合闸命令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220 kV变电站跳位监视回路的设计缺陷问题,通过对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的设计及接线原理进行分析,发现跳位监视回路存在监视盲区,导致控制回路断线时保护装置和后台未能正确提示并告警。对跳位监视回路的二次接线改进后,成功消除了跳位监视回路监视盲区的问题,提高了系统供电可靠性和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多数变电站程序化操作方案仅考虑一次设备程序化操作,涉及二次部分的操作仍由运行人员到现场人工完成,这将导致程序化操作暂时中断.文中以双母线接线方式下某一条220 kV线路断路器母线侧隔离开关发热处理为例,对母线倒排、隔离开关操作、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切换等功能进行二次回路优化,并对常规操作和优化前后程序化操作模式下的操作时间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讨论了线一变串中开关保护的重合闸问题。虽然一台半接线方式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和调度的灵活性,但是一台半接线方式造成使用的保护设备多,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配置复杂,给继电保护维护及自动装置的投退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线一变串中开关保护重合闸的问题,此时中开关同时肩负对线路、变压器送电的任务,而在变压器故障时,不允许中开关对变压器重合。如果中开关保护的重合闸退出,那么在线路单相故障时可能导致中开关非全相运行,对变压器和电网稳定运行有影响。本文针对此问题以某500kV变电站一线一变串为例进行分析,找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相关二次回路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多参信息量的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对SV、GOOSE、MMS报文的监测及分析,研究了过程层和站控层链路异常信息的特征,并提出了SV、GOOSE网络的断链、数据异常和同步性分析与预警策略。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提出二次回路在线状态监测方法、采样值异常、开关量监视及异常预警策略。通过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或保护状态监测及诊断装置,将保护设备及二次回路各环节发生故障时的典型告警信息收集、分析、上传,构建一套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